于冕、女贞含泪地:是。
于谦凝视着火苗,眼睛里已泪光闪烁。
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一片嘈杂声,似乎是有一大群人来了,于谦的眉头不由皱紧了。
于府门口,前来送礼的文武大臣有几十人,他们都带来了礼物,挑的挑,提的提,场面煞是壮观。
屋檐下的那条鱼已变成了一具白森森的骨架,在夜风中晃来荡去,与下面这帮乱哄哄的人群构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于康站在门口,在竭力劝说这些送礼的人离开:各位,我家老爷立有家规,从不收礼,请各位见谅了。
徐珵恭敬地:我等一片诚意而来,还是让我们见过于大人再说,啊?
于康:对不住了,各位,老爷他是不会答应的,你们请回吧。
众人嚷嚷着:
――我等来都来了,哪有回去之理?
――对对,见过于大人再说。
于康:不行,你们这样做,老爷他是不会出来见你们的。
徐珵:哎哟,我们与于大人都是同朝为官,情同手足,你又何必较这个真呢?
徐珵说着,招呼众人:来来,我们进去。
众人又拥上来。
于康大急:等等,我有话说。
众人都站住了,看着于康,不知他要说什么。
于康举起手,指着屋檐下的鱼骨头:我家老爷在门口挂了这件东西,不知各位可看清了?
一大臣:那不是鱼骨头吗?
于康:没错,是鱼骨头,你们可知它的来历?
徐珵自作聪明地:来历?嘿嘿,那还用说?年年有余啊,于大人把它挂在门前,不就讨个吉祥嘛!
众人连连附和:到底是徐大人聪明,一猜就中。
于康却冷笑起来:实话告诉你们,这是我家老爷专门挂给你们这些人看的。
众人都是一愣。
于康:前些天,老爷身体不好,他最要好的朋友送了条大鱼,给老爷尝尝鲜,我先收了下来,老爷知道后,把我训斥一顿,然后就把这条鱼挂在门口。鱼肉腐烂,成了现在这付模样。老爷说,最亲近的人的礼也不能收,有谁要送礼,请他先来瞧瞧这副鱼骨头,瞧明白了,再打道回府!
众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5、于府书房
书房里,于谦从一只箱子里取出一只红木盒子,小心翼翼打开,他的表情异常庄重。
盒子里面是几本于谦的手稿:《均税法》、《财政法》、《治军练兵法》等等。
于谦取出其中的一册《均税法》,翻开来,认真读起来。
于康进来禀报:老爷,外头的那些人说什么也不肯回去,非要见你。
于谦的脸色顿时十分难看:我不是早说了,送礼之人一概不见吗?
于康:我是跟他们说了,可他们非要进来,我费了不少口舌,他们就是不听,拦都拦不住呢!
于谦想了一想,把《均税法》放回到盒子里:好吧,既然如此,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这就出来见上一见。
送礼的那帮人还聚在门口,翘首望着大门。
一片闹哄哄中,大门终于打开了,于谦走了出来。
众人嚷嚷着:于大人来了,来了。
徐珵一见于谦出来,忙拱手迎上:下官等人听说今日是于夫人过世忌日,特来吊唁,万请于大人节哀!
于谦客气地点点头:谢徐大人,还有各位同僚记挂。
徐珵:于大人乃朝廷栋梁,国之中流砥柱,此次力挽狂澜,救大明于危难之中,其丰功伟绩令人高山仰止。
十二 君臣之间(6)
于谦冷冷地:徐大人,你到底什么意思?
徐珵:哦,在下的意思是……是请于大人千万保重身体啊!
于谦:徐大人的心意我领了。
于谦只是冷淡地拱拱手,没有要让徐珵和送礼之人进屋的意思。
徐珵只得把礼盒取过来,恭恭敬敬奉上:于大人,下官的一点心意,请于大人收下。
于谦没说什么,轻轻打开礼盒,里面是十几块金锭。
徐珵:于大人请勿见怪,礼太轻,略表心意而已。
于谦的脸色板了起来:徐大人,这礼我可不能收。
众人见状,纷纷上前:哎,于大人何必客气,一点心意,一点心意而已。
于谦郑重地向众人拱手:谢谢,各位的心意我领了。这些礼我不能收,你们请回吧。
一大臣:哎,于大人,我们同朝为官,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嘛。何况礼节如此,于大人又何必推辞?
另一大臣:就是就是,于大人高风亮节,我等深为感动,可这次我等哪是送礼啊?是……是为了于夫人……
于谦听这些人又提到兰心,心里一痛。
众人见于谦沉默着,顿时一个个拥上前来:于大人,别客气了,收下吧,收下吧。
一份份厚礼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金银珠宝,应有尽有。
于谦一时看呆了。
众人见于谦默然不语,以为他心里已默许了,大喜过望,纷纷把那些厚礼捧到他面前:于大人最讲交情,我等的心意哪能拒之门外?嘿嘿,于大人请了。
于谦依然毫无表情,默默将这些厚礼推开。
徐珵讪笑着:于大人且别误会,这些小意思,于大人不收,那是情理之中,可下官等人不是送给你,是送给夫人的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