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脸色肃然:娘娘,你……你真是妇人之见哪!
汪皇后倒吃了一惊:皇上何出此言?难道臣妾又说错了吗?
景帝:娘娘有所不知,太上皇自进了南宫,表面上不理朝政,实际上却是另有图谋啊!
汪皇后:皇上的意思是太上皇也想理政?
景帝点点头:唔。
汪皇后天真地:皇上和太上皇共理朝政,这有何不好?以臣妾看来,倒是从古至今未有的美事呢。
景帝一愣。
汪皇后继续说下去:本来太上皇就是大明的皇帝,再说,你们又是亲弟兄,年纪也相仿,一同理政,那是顺理成章。
景帝吃惊地看着汪皇后,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了:没想到你也说这种话,难怪太后和大臣们都有这个心思了!
汪皇后并未感觉景帝的不悦,劝慰地:皇上心胸开阔,原本就对皇位心存畏惧,如有太上皇一同理政,倒省了许多麻烦。是以臣妾觉得,这倒是件大好事呢!
景帝不由大为震怒,厉声地:糊涂,你……你怎么就如此糊涂!皇位岂同儿戏?你上去了,能随便下来吗?
汪皇后一怔,忙争辩着:皇上,臣妾不是这个意思,臣妾的意思是……
景帝断然地:让朕与太上皇一同理政,那是万万不可!
汪皇后见景帝发火,赶忙认错:臣妾冒犯圣威,皇上万勿怪罪。
景帝见汪皇后一副委屈的样子,也感觉到自己的态度太过分了,沉吟了一下,诚恳地:娘娘,不是朕心狠,朕也是迫于无奈啊!
汪皇后只是看着景帝,不敢再答话了。
景帝:不瞒娘娘说,自从朕与于爱卿彻夜长谈,听了他的一番振兴大明治国方略,朕是激奋异常。朕已在心里发誓,定要励精图治,富民强国,造福天下百姓。
汪皇后:皇上有此宏愿,臣妾打心眼替天下百姓高兴,可这跟太上皇……
景帝:哼,太上皇这些年做了什么,娘娘难道还不清楚吗?土木堡一仗,差点葬送我大明江山,朕痛心哪!不是朕对太上皇有成见,太上皇回朝,朕是以礼相待,可他在背地里做尽手脚,笼络大臣,处处与朕为难,他这图谋,岂止是与朕共理朝政而已!
汪皇后惊恐地:难道太上皇他……
景帝:以田地封赏,还有石彪一案,朕算是看清了,太上皇如此作为,只会导致朝中混乱,致使众大臣各怀异心。当前乃重振大明、推行新法的关键时期,如太上皇的图谋得逞,不但新法功亏一篑,我大明也将重蹈覆辙,祸国殃民啊!
汪皇后终于听明白了景帝的担忧:那皇上打算如何对付对太上皇?
景帝:朕就为这个寝食难安哪。不过,出了七星宝刀这件事,倒让朕下了决心,为将重振大明顺利付诸实现,朕只好对不住太上皇了。
汪皇后惴惴不安地:皇上,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
景帝痛苦地:朕何尚不想有别的的法子,可惜没有!
汪皇后:于大人对太上皇一片忠心,皇上如执意为之,于大人和众大臣对皇上……
景帝面有难色:是啊,朕最担忧的也是于爱卿,唉,他会如何看待朕?
汪皇后诚恳地:请皇上三思啊!
景帝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于谦送给他的那幅字上――“民为重”,不由浑身一愣:不!
汪皇后:皇上――
景帝:于爱卿一心为国,从无私心杂念,可惜他不知此事万难两全!
汪皇后哑然无语。
景帝喃喃地:朕出此下策,乃是万不得已,为天下苍生和社稷安定,朕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是非功过,还是让后人评说吧。
7、南宫
景帝领着于谦等众大臣前去探望英宗。
一路上,增添了一些御林军把守着宫门,别的地方,与以前并没有两样。
众大臣们默默跟着景帝,鱼贯而行。
南宫大殿里已摆上了丰盛的宴席。
英宗脸色憔悴,显得心事重重,魂不守舍。
钱皇后同样神情恍惚,看上去有点木呐。
景帝则兴高采烈:来来,列位爱卿,今天朕替太上皇准备了宴席,咱们君臣几位,再好好喝几杯。
景帝说着,盯着英宗:太上皇,你说呢?
英宗神情迟钝地:是是,朕……朕跟大家喝几杯。
于谦看着英宗,满脸关切。
景帝、英宗和众大臣就座。
英宗的脸色似乎好多了:多谢列位爱卿没忘了朕,朕也时时刻刻记挂列位哪。
于谦:太上皇的气色不错,臣等刚才还在替太上皇担心呢。
英宗话中有话地:是吗?那真有劳于爱卿惦念了。于爱卿现今是朝廷第一重臣,有于爱卿关心朕,朕的日子好过喽。
于谦感觉到英宗在暗示他什么,微微一愣:太上皇言重了,臣……
十四 幽禁英宗(5)
景帝及时插上话来:哎,两位不必如此客气,今日太上皇高兴,哈哈,朕也高兴!
胡滢:太上皇受了惊吓,几日工夫,又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龙体康健得很嘛,啊?老臣先为太上皇祝福了!
英宗一语双关地:人逢喜事精神爽,你们都来看朕,朕的病就好了。胡大人哪,你是三朝老臣了,打朕小时候起,你可曾见过朕如此开心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