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吉祥连连点头:是,是。
景帝想了一想,郑重地:朕可不能没有于爱卿,这样吧,速传太医院的御医
前去诊治,定要治好于爱卿的病,啊?
曹吉祥:奴才领旨。
20、于府卧房
于谦病倒在床上,咳嗽不止。
景帝派去的御医在给于谦搭脉。
曹吉祥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旁。
御医的脸色很是凝重。
曹吉祥欲言又止:于大人这病……
御医微微摇头,面有难色。
于谦又剧烈咳嗽起来。
21、御花园
景帝在向御医询问于谦的病情:依你之见,于爱卿的病是别无良策了?
御医:卑职无能,于大人所得的是疑难之症,卑职确实想不出办法!
景帝瞪着御医,脸顿时拉了下来:不行!朕定要你想出办法来!
景帝说着,霍地站了起来。
御医吓得忙跪在地上:皇上……
景帝在花园里走了几步,脸上的怒气越来越盛了:废物,废物,这点病都治
不了,要你们太医院何用,啊?
御医战战兢兢地:皇上息怒,卑职从未诊治过于大人此种病症,遍翻前人医典,亦难觅良方,所以毫无把握。不过,有一种民间偏方,据说……
景帝:民间偏方?那你何不早说?
御医:卑职只是耳闻而已,不敢冒昧。
景帝:于爱卿得病,朕忧心如焚哪,不管是什么法子,你先说给朕听听。
御医:启禀皇上,这偏方倒也简单,就是拿新鲜的竹子,放在火上烤,烤出竹子里面的竹沥……
景帝:竹沥?
御医:是,皇上,这竹沥须以文火慢慢烤取,每日饮上少许即可。
景帝点点头:既有这偏方,倒也不妨试上一试。
御医却为难地:皇上,竹子乃南方所产,眼下京城里一时怕难以找到啊。
景帝一愣:是吗?
御医:卑职就是有这方子,没有竹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景帝沉思着:唔,这倒是个麻烦事。
这时,曹吉祥插话了:万岁爷,要不,差人到江南……
景帝转脸看着曹吉祥,轻轻摇头:派人去江南?不行,一个来回,最快也得十天半个月,朕可等不及!
曹吉祥:那……
景帝突然想起来,一拍桌子:对了,朕怎么就忘了,万寿山上不是种了片竹子吗?
曹吉祥:奴才也想起来了,万寿山上是有片竹子,万岁爷好记性。
景帝高兴地:唔,有了竹子,就好办了,哈哈。
曹吉祥:万岁爷,奴才这就派人去万寿山砍竹子。
景帝想了一想,摆摆手:不必了,还是朕亲自走一趟吧。
22、万寿山
景帝坐一顶轿子,亲自带着曹吉祥等一帮太监来到万寿山。
万寿山上果然长着一丛翠竹。
曹吉祥:到了到了,万岁爷,就这儿。
景帝缓缓下轿,看着那片翠竹:唔,好一片竹子!
曹吉祥:这片竹子有些年头了,奴才听说,还是当年……
景帝却根本就没听他说,挥挥手:传令下去,这片竹子统统砍了!
曹吉祥高声地对手下太监:万岁爷有旨,这片竹子统统砍了!
太监们齐声应着:是。
太监们开始砍伐竹子。
一根根竹子呼啦啦倒下来,堆成了一大堆。
夜晚,万寿山上燃起了火堆。
景帝坐在火堆边上,亲自动手,拿着一根竹子放在火上烤。
从竹筒中,慢慢流出了一滴竹沥。
这滴竹沥晶莹剔透,在火光的映照下,煞是好看。
曹吉祥大呼起来:出来了,出来了,万岁爷。
景帝喜形于色:快,快拿瓶子接住。
曹吉祥:是,万岁爷。
曹吉祥说着,忙取出一只银瓶,将那滴宝贵的竹沥接住。
景帝郑重地:这竹沥来之不易,小心了。
曹吉祥小心翼翼地捧着银瓶:奴才明白。
夜深了,太监们侍立在边上。
景帝还在专心致志地凑着火堆,烤取竹沥。
他的双手和脸上都被烟熏黑了,看上去像个烧炭的农夫。
曹吉祥恭恭敬敬捧着那只银瓶,竹沥在一滴滴流入瓶中。
有一刻,曹吉祥盯着景帝被烟熏得黑乎乎的脸,似乎走神了。
他的手晃了一晃,一滴竹沥滴到了银瓶外面。
景帝心疼地喊起来:哎,拿好拿好了,曹公公。
曹吉祥回过神来: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景帝愠怒地:曹公公,你这是想什么呢?心不在焉的,啊?
曹吉祥:启禀万岁爷,奴才刚才是……是在看万岁爷的脸。
景帝:朕的脸怎么啦?
曹吉祥:回万岁爷,万岁爷的脸让烟熏黑了,看上去有点……有点……
景帝乐了:哦,你是说朕的脸像个卖炭翁吧?哈哈。
曹吉祥一愣:卖炭翁?
景帝兴致勃勃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名叫《卖炭翁》,他说那
卖炭翁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朕现在这模样,除了两鬓没有苍白,这脸上和十指跟那卖炭的老头,恐怕是没什么差别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