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面对这颗血淋淋的人头,吓得惊呼出来:人头?这……这是……
于谦:回皇上,这就是桃源王的首级。
英宗一惊:他……他死了?
于谦:桃源王自知有罪,愧对皇上,已引咎自尽。臣特带桃源王之女,向皇上献上桃源王首级。
这一来,廷上又是风云突变,英宗的脸上平静了许多,他似乎松了口气,微微点头。
女贞扑通跪下:民女拜见皇上、太后。
英宗摆出严厉的样子:这位姑娘,你且从实招来,你手上捧着的,可真是桃源王首级?
女贞抽泣着:回皇上,正是家父首级。
英宗终于一块石头落地:好,好!
女贞泪流满面,突然发出一声呼喊:皇上,家父有冤哪!
英宗吃了一惊,斥责地:有冤?他……他自立为王,那是谋反,何冤之有?
女贞怆然地:家父对皇上赤胆忠心,他是为皇上而死啊!
英宗连连训斥:荒唐,荒唐!
女贞:请皇上、太后听民女细细道来,家父因见流民四起,怕危及社稷安定,自愿出头,做了桃源王,在十万大山中,管束百姓,自力更生,与世无争。今见皇上派兵进剿,家父自知朝廷成见已深,情愿将一应干系独自承担,慷慨赴义,一是向皇上表明心迹,二是望皇上善待数十万无家可归的百姓。
孙太后听了,慨然而叹:这位桃源王倒是条汉子!
女贞:皇上,家父首级在此,你难道还不信吗?
英宗也被女贞这番话震惊了:既然如此,那朕对桃源王所犯之罪,就不予追究了。至于这个首级嘛,送回安葬了罢。
女贞:谢皇上。
英宗:起来吧。
女贞捧着木盒子站起来,眼泪又流了出来:爹,皇上不怪罪于你了,现在你可以瞑目了吧?爹啊――
女贞哭得异常伤心,孙太后看着女贞孤苦伶仃的样子,心里一动,向她招了招手:这位姑娘,你且过来。
女贞向孙太后跟前走了几步。
孙太后慈爱地:刚才哀家见你为父伸冤,情真意切,小小年纪,真是难能可贵。哀家问你,你家中可还有亲人?
女贞:回太后,爹死后,民女就剩孤身一人。
孙太后“哦”了一声,沉吟了一会,点点头:那这样吧,你就留在哀家身边,如何?
女贞没想到孙太后竟然会收留她,便迟疑地转身看了于谦一眼。
于谦急忙上去:太后慈悲为怀,女贞姑娘如蒙太后收留,那是最好不过。
女贞见于谦如此表态,扑通一声跪下:民女情愿服侍太后。
二 疑难重重(2)
孙太后笑了:好个伶俐丫头,哀家可没看错人哪,哈哈。
女贞:太后恩情,民女感激不尽。
孙太后:快起来吧,来来,到哀家身边来,从今往后,你就是哀家的人了,啊?
女贞站起来,抹了抹泪:是,太后。
廷上的形势发展到如此,王振也是始料未及,只得恨恨地站在一边,静观其变。
孙太后看着于谦:于爱卿,你还有何事要奏,尽管直言。
英宗:对对,于爱卿,你说,此事该如何了断?
于谦:臣刚才说了,数十万百姓流落浙、皖两省边界十万大山中,开垦荒地,自给自足,非为谋反,只是寻一条活路,皇上万不可降罪。
英宗沉吟了一下:唔,朕自然不会为难百姓。
于谦:桃源王之事既已了结,臣奏请皇上、太后,就地安置流民,令其在十万大山中开荒种地,以保社稷安定。
英宗迟疑着:这个……他们要是不听朝廷之令,那岂不……
于谦:皇上请勿担忧,那数十万流民情愿归朝廷管束,朝廷可即刻派官吏前往,设立官府,一应律法,与我大明各地无异。
英宗:他们情愿归顺,倒也免了一场血光之灾。
于谦:何止是免了血光之灾,皇上,依臣之见,流民在十万大山开荒种地,乃是造福朝廷。皇上可先免其三年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待其安居乐业后,再向朝廷缴纳赋税,如此一来,对朝廷,对百姓,那是两全其美啊!
英宗心理一动,微微点头:这个办法,倒也有几分道理。
王直挺身而出:启禀皇上,老臣以为于大人言之有理,数十万流民安置不当,必为朝廷带来大祸,事已至此,安抚当为上策。
胡滢、陈循等大臣均附和:是是,安抚为上,安抚为上。
孙太后松了口气,意味深长地看着英宗:皇上,社稷安危事大,把那些流民逼急了,后果可不堪设想啊!
英宗终于被说动了:好吧,既然太后和列位爱卿都这么说,朕就恩准了。
众大臣:皇上圣明!
王振的脸色一下变得十分难看。
英宗:好了,今日之事,就到这儿吧。
于谦却又挺身上前:皇上,臣还有话说。
英宗:于爱卿,你所奏之事,朕不是都恩准了吗?
于谦沉重地:数十万流民安身之所是暂且解决了,可造成流民无家可归的根本原因并未解决啊,皇上!
英宗:那……于爱卿想干什么?
于谦:造成今日数十万百姓沦为流民的是皇亲国戚、权贵贪官大肆圈地,圈地之风不予遏止,流民只会越聚越多,到那时,流民只怕不是数十万,而是数百万了!臣绝非危言耸听,民怨沸腾,势如干柴烈火,内乱随时可能引发,我大明江山也将毁于一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