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见济根本就不听,继续大喊着跑远了:当皇帝喽,当皇帝喽――
汪皇后:这孩子,就是不听话!
景帝看着朱见济的背影,笑而不答,在微微点头。
汪皇后对景帝刚才的话还心有余悸,便抱怨地:皇上,你也真是的,怎么能给孩子说这种话?
景帝颇为不悦:怎么?不能说吗?
汪皇后:当今皇太子是太上皇的儿子朱见深,皇上说这种话,要是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见济对皇位有……
景帝顿时拉下脸来:够了,此事岂容你多嘴,朕心里明白得很,哼!
汪皇后见景帝如此声色俱厉,只得唯唯诺诺:是是,臣妾多虑了。
停了一停,汪皇后还是忍不住补了一句:可皇上啊,见济虽不是臣妾亲生,臣妾待他也是视若己出,希望他日后有所出息,只是臣妾万万不敢奢望那种事,请皇上三思。
景帝的脸色更是难看,气呼呼地又哼了一声。
朱见济将风筝放得高高的,他开心地拍着手,不料一用劲,绳子突然断了,风筝呼啦一声,从天上掉了下来。
景帝见了,为之色变。
朱见济哭起来:鹞儿,我的鹞儿――
景帝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叹息一声:不祥之兆,不祥之兆啊!
汪皇后浑身一震,抬起头来,看了看远处的朱见济,有点不知所措。
朱见济还在哭闹:我的鹞儿,我的鹞儿,你们快去给我找我的鹞儿!
景帝的目光变得若有所思了……
下雪了,华盖殿外银白一片。
众大臣早朝。
景帝:于爱卿,你先说说,今日都有何事要奏啊?
于谦:启禀皇上,自新法推行以来,已初见成效,朝纲得以整肃,民风得以
匡正,腐败奢靡得以惩戒,百业复兴,我大明重现生机,百姓们莫不拍手称快,都说皇上干了件大好事呢。
景帝:哎,于爱卿啊,这可是你的功劳呵。当日大旱来临之际,人心惶惶,是你坚持推行新法,毫不动摇,才有今日成果,哈哈,朕为天下百姓高兴啊!
于谦:皇上过奖了。新法虽初见成效,可臣以为,还有待由表及里,进一步实施下去。
景帝:唔,于爱卿只管放手去做,朕无有不允。
于谦:谢皇上信任。不过,臣还有一要事请奏。
十八 追查私钱(5)
景帝:哦?于爱卿接着说。
于谦脸色郑重地:眼下财政秩序混乱,国库依然空虚,究其原由,乃是有人私铸铜钱,巧取豪夺,鱼肉百姓。
景帝吃了一惊:私铸铜钱?
众大臣也都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于谦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递了上去:皇上请看。
曹吉祥捧着只托盘,将那把铜钱端到景帝面前。
景帝看了一眼,脸色大变,只见那把铜钱铸造粗糙,厚薄不匀,大小不一。
景帝哼了一声,怒容满面:胆大妄为!
于谦:这批私铸的铜钱,已在各地市面上出现,大有在全国泛滥成灾之势!
众大臣们见状,都低声议论起来:难怪现在的钱不顶用了,原来是有人私铸铜钱,这……这还了得!
景帝扫视着众大臣,对曹吉祥:曹公公,给列位爱卿看看,让他们也开开眼界。
曹吉祥:是,万岁爷。
曹吉祥端着托盘,依次在众大臣面前转了一圈。
众大臣更是议论纷纷了:
――这些铜钱又薄又轻,分明是坑害百姓嘛!
――乖乖,又是一桩祸害,祸害啊!
于谦:私钱猖獗,势必坏我国法,扰乱市场,直接危害百姓利益,皇上,如不严加惩处,倒真是一场天大的灾祸了!
景帝严厉地:户部呢?为何不向朕禀报?
陈循战战兢兢地:皇上,臣也是刚刚得知,正……正准备派人前去调查,等弄清了情况,再……再向皇上……
景帝大怒:陈爱卿,你们这是干什么吃的?啊?于爱卿都收集了这些证物在手,而你,你却刚刚得知,你这个户部尚书,还想不想当下去啊?
陈循吓得跪在地上:皇上,臣马上去办,马上去办。
于谦:等等。
景帝:于爱卿,你有何主意?
于谦:此事关系到国计民生,负责全国钱银的户部竟然一无所知,是为严重失职,臣建议,对户部先行整顿。至于查访私铸铜钱一案,不妨由吏部新任尚书王文王大人来主持。
景帝微微点头。
于谦:此次私铸铜钱一案,规模数量惊人,以臣看来,必是上下勾结,组织严密,实是非同小可。王大人年轻有为,公正廉明,又是新官上任,由他主持调查此案,最是合适。
景帝想了一想,点点头:好,就朕依你所奏。王大人,追查私钱一案就交给你了,不管牵涉到谁,定要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王文郑重地:皇上放心,臣一定一查到底,向皇上复命,也向天下百姓有个交待!
石亨见状,有点惊慌了。
徐珵把石亨的表情看在眼里,心里在盘算着什么,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阴险的笑容。
15、石府书房
石彪又从边关溜回来了,正恭恭敬敬地站在石亨跟前,听他问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