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刑场诀别(2)
于谦:冕儿,你这不是让爹的心都碎了吗?
于冕扑通跪下:孩儿不孝,请爹受孩儿一拜。
于冕庄重地叩头,砰然有声。
女贞见了,也流下泪来。
于谦热泪横流,哽咽地:冕儿,起来,起来。
于谦一阵心痛,眼前一黑,晃了一晃。
女贞大惊:于大人――
于冕已将于谦扶住:爹,你可要挺住啊!
于谦沉痛地:白发人送黑发人,爹心里的伤痛,莫过于此了!
于冕反而平静下来:爹,别难过,你的身体要紧,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孩儿九泉之下也难瞑目啊!
于谦:冕儿,爹不劳你记挂,爹能挺住。
围观的百姓见了,莫不流下泪来。
廖大人也动了恻隐之心,叹着气轻轻摇头。
于冕:孩儿事到如今,都想明白了,还请爹多保重了。
于谦颤颤巍巍地:为父的记住你这句话了,啊?
女贞:少爷,今日是于大人送别我们的日子,振作点,别让于大人为我们难过了。
于冕点点头:好,爹,孩儿要高高兴兴跟爹话别。
于谦:说吧,冕儿。
于冕:记得当年孩儿赴桃源县为官,爹曾送给孩儿两件东西,爹,你还记得吗?
于谦:爹记得。
于冕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这是女贞姑娘的父亲桃源王遗书,这里面还有爹从桃源县带回的一把麦穗,爹把这些交给孩儿,是要孩儿记住,这天下大事,最紧要的是“民为重”三个字。
于谦点点头:没错,冕儿可明白这三个字的分量了?
于冕:明白了,孩儿一叶障目,只知眼前百姓利益,却不知天下百姓疾苦,悔之晚矣!
于谦柔声地:冕儿,为了这三个字,一个人的生命又何足惜!
女贞热泪盈眶地:所以,它得用鲜血和生命来写啊!
于冕轻轻一笑:爹,孩儿受之有愧,现今把它交还给你了。
于谦颤巍巍地接过桃源王的遗书,慢慢打开,里面的麦穗金光闪烁,他久久凝视着,眼前又突然出现了麦浪四起,丰收在望的幻觉。
于冕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还有一件东西,就是爹送给我的诗了,那年我十三岁,爹特意给我写了一首《示冕》。
于谦从幻觉中回过神来:是啊,那年我正在塞北巡视边防,这首诗是随家信一块寄回。
于冕:我还记得爹的这首诗,这会儿再念给爹听听。
于谦:唔,爹听着呢。
于冕念诗: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鬖鬖。好亲灯火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于谦和女贞也动情地接着念起来: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梦江南……
于冕大声地:还有最后两句: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于谦:好,好,冕儿,看样子,你是把爹的希望一直记在心头,爹的诗没白写啊!
于冕:爹的教诲孩儿是历历在目,一想起这首诗,就惭愧得很,爹,孩儿辜负了你的期望了。莫负青春取自惭,孩儿现在连自惭都来不及了。
于谦:冕儿,有你这句话,也算没辜负为父的一片心意。
于冕:对了,爹,以前都是你给我写诗,孩儿今日与爹生离死别,就让孩儿为爹吟上一句吧,聊表孩儿心中的感念之情。
于谦:好,爹听着。
于冕一字一顿地:可惜孩儿只想了一句:生平未报恩……
于谦喃喃念着:生平未报恩……
于冕:还有一句,就请女贞姑娘续上吧。
女贞想了一想,郑重地:好,我就续上这一句: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于谦热泪盈眶地重复着: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于冕:爹,这两句就算是孩儿和女贞姑娘这一生的绝句吧。
于谦再也忍不住了,哽咽地:冕儿,女贞……
这时,斩首的时辰到了。
有人吆喝:午时三刻到!
廖大人抽起竹筒里的竹签,高举到手上。
于谦泪眼朦胧地朝于冕、女贞点点头,踉踉跄跄退下。
于冕、女贞平静地昂首而立。
围观的人群一阵涌动,随即心惊胆战地盯着于冕、女贞。
廖大人大声吆喝:午时三刻到,开斩――
随着廖大人的喊声,他手上的竹签飞出去,落在了地上。
两个刽子手同时高高举起了鬼头刀。
眼看鬼头刀就要砍到于冕、女贞的脖子上,突然响起一声惊呼:刀下留人!
众人都大吃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兴安赶到了。
兴安:皇上驾到――
兴安话音刚落,景帝已从轿子里出来。
廖大人吓得惊慌失措,一时竟呆住了。
于谦、于冕、女贞也惊呆了。
兴安:廖大人,皇上驾到,为何还不前来接驾?
廖大人这才如梦初醒,赶忙战战兢兢地迎上去,跪倒在地:皇上驾到,臣有失迎候,请皇上恕罪。
景帝却不理廖大人,径直走上台去,在椅子上坐下,他看着刑场上的于冕、女贞,慢悠悠地:你俩就是于冕、女贞?
于冕、女贞跪地:于冕、女贞叩见皇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