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一愣:皇上――
景帝却不理于谦了,他把目光投向大臣们:诸位爱卿,你们也说说吧,啊?
于谦:对,大家都说说,忠言直谏,那是我们做大臣的本分!
众大臣突然变得鸦雀无声了。
景帝将目光落在石亨等人的脸上:怎么?你们难道都变哑巴了?
石亨:皇上明鉴,列位大臣其实早就有了主意。
景帝:哦,是吗?朕怎么没听见啊?
石亨掏出一份劝进表:皇上请看。
景帝心里已经明白,装模作样地:这是什么呀?武清侯。
石亨不无得意地:启禀皇上,臣废立太子的奏折一经提出,列位大臣纷纷附议,刚才臣献给皇上的,就是臣和列位大臣的劝进表,劝皇上尽早废立太子,以定大位!
景帝接过劝进表,交给曹吉祥:念!
曹吉祥尖声念了起来:皇上膺受天命,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武清侯所奏甚是……
石亨:皇上,这上头还有列位文武大臣的签名呢。
景帝微微点头:唔。
曹吉祥将劝进表交还给景帝:请万岁爷过目。
景帝将劝进表拉开,上面果然是长长的一串签名,还按着密密麻麻的手印,足有几十个。
景帝大喜:列位爱卿,这些都是你们签的名了?
有不少大臣赶忙纷纷跪下,唯唯诺诺地:是,是。
景帝:还按了手印呢,哈哈,好,好啊!
还有将近一半的大臣仍站在殿上,似乎对这种做法颇为不满。
景帝阴沉地扫视了他们一眼:怎么,你们几位呢?这上头……
二十二 废立太子(8)
不容景帝说完,于谦突然对着石亨,义愤填膺地大喝起来:石亨,你……你干的好事!
石亨:于大人,你看清楚了,岂止是我石亨一人干的好事,这满朝文武差不多都跟我站一块呢。
于谦愤怒地瞪着那些签了名的大臣,痛心疾首地:你们……你们还有良知,还有公理吗?你们这是把我大明往火坑里推啊!
石亨:于大人,别教训人了,这就叫胳膊扭不过大腿,懂吗?
于谦轻蔑地看着石亨,吐出两个字:卑鄙!
景帝却突然呵呵笑起来,举着那份劝进表:于爱卿啊,你还有何话说?
于谦激愤地:皇上,此等小人之道,你居然受用得很,埋下灾祸而昏聩不明,绝非圣君所为!
景帝大怒,但极力隐忍着,反而一笑:于爱卿一向出言耿直,朕就不计较了,要是换了一个人,朕可就要他的脑袋了!
于谦:臣的脑袋不足惜,臣是为我大明江山社稷担忧,皇上,你定要执意为之,臣今日就死在这儿!
景帝一愣:于爱卿,你难道要死谏不成?
于谦:比起朝廷安危,臣的一条命又何足道哉!于谦愿以一死,换取大明江山日后的安宁。
于谦说着,悲愤地就要往柱子上撞去。
景帝大惊:快拉住他!
胡滢和王文等人拉住于谦:于大人,万勿冲动。
于谦:列位大臣,眼见朝中纷乱丛生,动荡将至,皇上又置江山社稷于不顾,臣还有何必要苟活于人世?
胡滢等不胜唏嘘:于大人,我等还是再劝劝皇上吧。
于谦:皇上,不听臣之言,要遭报应的啊!
景帝扬起手中的劝进表,厉声地:够了,于爱卿,废立太子乃众大臣建议,不容你多说。不过,朕看在你也是为朝廷的长久之计份上,且退让一步。
于谦以为景帝松口了,急忙上前:皇上请明示。
景帝:朕现在就下诏废立太子,你,还有一些大臣可能心中不服,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有赞同废立太子的,在这份名单上签名,朕等会再行定夺。于爱卿,朕这样做,够公平的了吧?
于谦:若有大臣不肯附议,皇上不可勉为其难,而且,要是不肯附议的大臣居多,皇上应即刻放弃废立太子的动议。
景帝郑重地:行,朕答应你。
于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如此甚好!
石亨和徐有贞交换了下眼色,显得颇为胸有成竹。
陈循急忙上前:皇上,事不宜迟,众大臣既有不少附议,请皇上当庭决断,免得夜长梦多。
景帝却不理陈循,对着大臣们:不过,朕有个条件,要你们现在就拿出自己的主意。朕先回乾清宫等候,三炷香以后,朕重开廷议,一锤定音!
众大臣又是一愣。
景帝这次把目光落在了陈循身上:陈爱卿乃内阁首辅,此事就交由陈爱卿主持。
陈循得到景帝重用,喜形于色:是,臣遵旨。
景帝笑吟吟地站起来,大摇大摆退出殿去。
文武大臣看着景帝的背影,均呆若木鸡。
廷上燃起了第一炷香。
徐有贞、陈循、孙镗等人拿着劝进表,在逼没签名的大臣签名:签名,签名,皇上的意思你们还不明白吗?签名!
有些大臣害怕了,战战兢兢签了名,又有些惭愧,偷偷看了于谦一眼。
于谦朝他们怒目而视,这几个大臣赶忙低下脑袋,避开了于谦的目光,满脸通红。
陈循把劝进表拿到胡滢边上:胡大人,该你了!
胡滢却看看于谦,为难地:老臣再等一等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