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后甩开景帝,终于镇定下来,掂掂劝进表,冷笑地:哼哼,这些大臣们倒真听皇上你的话啊!
景帝拉下脸来:皇娘,你这是什么意思?大臣们也是一片诚意嘛,你说呢?
孙太后又一声冷笑:哼,你做都做出来了,哀家还有何话说!
景帝装出难受的样子:请皇娘谅解儿臣的处境,儿臣也是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
孙太后一针见血地:为大明着想?只怕是你个人的私欲在作祟吧!
景帝:皇娘就是再怎么骂儿臣,儿臣都不敢说个不字,可事情到了这一步,儿臣也阻止不了,皇娘是个明白人,该知道什么叫众意难违吧?
孙太后已知无法挽回,绝望地:你这是来向哀家下最后通牒的吧?哀家就是不答应,你也要一意孤行了?
景帝恭敬地朝孙太后鞠了一躬:大势所趋,儿臣是顺应列位大臣的意愿,儿臣虽比不上列朝圣明君主,可从善纳谏,这个最起码的为君之道,儿臣可是不敢不遵的。
孙太后被景帝的话噎得无话可说,悲伤的泪水忍不住冒出来。
景帝依旧是恭恭敬敬的样子:皇娘保重,儿臣告退了。
孙太后无言地挥挥手。
景帝悄悄退下去。
孙太后看着他的背影,泪水终于流了下来:太上皇啊,皇上这一回可是把咱们的根子都给掘掉了,哀家和你是彻底没指望了啊!
3、于府厅堂
一盏孤灯之下,于谦与女贞默默相对,气氛极为压抑。
过了好久,于谦终于抬起头:太后是亲口这么对你说吗?
女贞:嗯,太后说,这事是没指望了。
于谦:太后还说了什么?
女贞:她……她很伤心,她对你……
于谦难过地:我知道,太后是恨死我了。
女贞伤心地:于大人,你……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别的人签名也就罢了,可连你竟然也屈从于皇上的旨意,你不是明明答应过太后的吗?你……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十三 辞官还乡(2)
于谦:我对不住太后啊!
女贞:于大人,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跟我说说。
于谦想了一想,摇摇头:别提了,这件事就此搁下吧。
女贞生气地:于大人,你怎么对我也不肯明言了?再说,太后现在对你误会极深,你总该让她明白是怎么回事吧?
于谦长叹了口气:有些事情还是让它永远藏在心里吧,我能承担的,就让我独自承担!
女贞看着于谦痛苦的样子,气慢慢消了:好吧,你不肯说,自然有不肯说的道理。反正我知道你有苦衷。不管你做了什么,我都能理解。
于谦感动地:女贞,谢谢你。
女贞:唉,除了太后,现在最难过的当数太上皇了,他有病在身,不知能不能经受住这个打击。
于谦:但愿太上皇能平安无事,我的心里也会好受些。
女贞突然认真地:于大人,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
于谦:什么问题?
女贞:一个人,本来好好的,为什么做了皇帝,就变了?
于谦一愣:这个……
女贞:我听说皇上在当郕王的时候,胆小怕事,躲在郕王府一心读书,好些人还看不起他,以为他没什么能耐。当了皇帝之后,他倒变了个人,魄力、才干有目共睹,做了许多造福万民的事,可没料想,天下人都以为他是一位明君,他却又玩起了废立太子的把戏,私心日重,放任怂恿石亨这帮奸党,惹来今日之祸,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于谦有点陌生地打量着女贞,突然发现她成熟多了。但她的话还是让他震惊,甚至感到可怕。
女贞:于大人,你说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于谦:我是做臣子的,做臣子的职责就是忠于皇上。女贞,说实话,皇上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我从内心里是一直非常感激皇上,对他现在的变化,我根本就没想到。
女贞:该好好想想了,于大人,这次的废立太子,虽然是石亨从中搞鬼,可没有皇上的支持,他是绝对办不了的。
于谦痛苦地:皇上确有私心,可对江山社稷……
女贞:江山社稷?石亨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他都可以赦免他,这江山社稷,还不是视若儿戏?于大人,我真是替你担心,你要重振大明,整治朝纲,可到头来,这朝纲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啊!
于谦浑身一震:女贞,你是说,重振大明其实并没收到实效?它……它失败了?
女贞见于谦如此伤心,倒有点不忍心了:那倒也未必,不过……
于谦:你别说了,我明白,我心里都明白,经过这场事变,实际上是将重振大明的宏图给……给葬送了!
女贞试图想安慰于谦:于大人……
于谦痛苦得几乎落泪:我的一腔热血洒下去,到头来是颗粒无收啊!是我于谦生不逢时吗?还是上天不肯眷顾我大明?我……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啊!
女贞轻轻握住于谦的手:于大人,别难过了,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有些事,就是你最有能力去做,也不一定做得成。你已经尽力了,别再难为自己,还是想开点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