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杭……杭州。
店小二吃了一惊:杭州?老爷这就要回杭州?
于谦醉醺醺地长吟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朝廷已无我用武之地,我于谦还不如归隐江湖,独善其身吧。
店小二更惊:你……你是于大人?
于谦大笑:不错,本人就是于谦于大人,现在这个于大人要归隐江湖了,哈哈哈哈。
就在于谦喝得酩酊大醉之时,女贞满脸焦急地跑进来了,见了于谦,又喜又恼:于大人,你在这儿啊,让我好找呢。
于谦:你找我?可我……我要走了啊,走了,走了。
女贞:哎哟,你的病还没好呢,怎么能喝成这样?快跟我回去。
于谦:我……我不跟你回去,我要一个人……一个人走,走……走得远远的,远远的……
女贞:远远的?去哪儿?
店小二:刚才于大人说,他要回杭州老家。
女贞大为意外,呆呆地凝视着于谦:于大人,你真想回老家了?
于谦: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吧。
女贞沉思着:这么说,你是下决心了?
于谦:我……我说过,我已心力交瘁了,朝廷里的事,我是管……管不了喽。
女贞从未见过于谦如此心灰意冷的样子,倒怔住了:于大人,振作点。
于谦:我于谦从来没有如此颓唐过,是吧?女贞啊,我的心碎了,碎了啊!天缺了有女娲来补,这心缺了,有谁来补呢?
女贞看着于谦痛苦的样子,轻轻扶住他:那好吧,于大人,我陪你一块回杭州,从今往后,你再也别管朝廷里的事,过逍遥自在的日子吧。
于谦大笑:好好,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哈哈哈哈。
于谦在女贞的搀扶下,踉踉跄跄走远了。
他嘴里还在悲凉地念叨着: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13、于府书房
于谦乘醉伏案起草辞官还乡的奏章。
女贞奉上一杯茶:于大人,先喝口茶,醒醒酒再写。
于谦:不必,酒后真言,正可吐尽我胸中块垒。
女贞看着于谦下笔如行云流水,感叹地:于大人是要一吐为快了!
于谦脸色凝重地一路写下去。
女贞站在他旁边,念起于谦的辞呈:臣于谦质本凡庸,性复偏执,时遭明盛,位极人臣。既居少保之官,又兼六卿之职。报国之心虽切,而济时之术全疏……伏望皇上罢臣职位,遣归田里,另选贤良,以代今职……
二十三 辞官还乡(7)
女贞沉吟了一下:于大人,你也太谦虚了吧?
于谦:功过是非,自有定论,我于谦到底是何等人,还是让后人来评说吧。
女贞:对,你已经够对得起皇上,对得起朝廷了。
于谦:唉,要不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份辞官还乡的辞呈,我于谦是说什么也不愿写啊!
女贞:于大人,你后悔了?
于谦郑重地:你还记得吗?以前你曾说过我像诸葛亮。诸葛先生为振兴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于谦重振大明,虽换得天下暂时太平,可却是中途而废,惭愧哪!
女贞默然。
于谦:明日一早,我就向皇上递交辞呈。但愿我走了以后,朝廷能选用良才,趋吉避祸,江山永固!
14、南宫佛堂
英宗和孙太后相对而坐。
孙太后愤愤地:皇上倒行逆施,把太子废为沂王,哀家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英宗却淡淡地:朕都知道了。
孙太后:这么说,于爱卿的事情你也知道了?
英宗一愣:于爱卿?他有什么事啊?
孙太后:皇儿啊,哀家是万万没想到,皇上废立太子,威逼大臣们签名,于爱卿他也签了。
英宗大惊:皇娘,这可当真?
孙太后伤心地:哀家都亲眼看见了于爱卿的签名,哪会有假!
英宗恨恨地:难怪呢,朕还以为这废立太子怎么就如此轻而易举,原来是于爱卿帮着皇上干的。凭他在朝中的威望,自然是小事一桩了,哼哼!
孙太后矛盾地:哀家也说不清楚,于爱卿到底怎么回事,他曾亲口答应哀家,会竭尽全力阻止皇上,不料却是如此结果。唉,到如今,反正这名是于爱卿亲自签了,哀家实是无话可说!
英宗怨恨地:于谦,你干得好啊!朕倒错看你了!
孙太后:现在皇上的权势是越来越大了,再这样下去,就怕哀家和你的性命都难保啊!
英宗:皇娘放心,朕不会就此蛰伏于这座死气沉沉的南宫。
孙太后一愣:皇儿有何打算?
英宗阴沉地:朕自有办法。
孙太后担忧地:唉,哀家是担心你的身体,要不是你得了怪病,治又治不好,哀家本来还有点指望,现在太子也废了,哀家真是心灰意冷了。
英宗诡秘地一笑:皇娘,你难道真以为朕有病吗?
孙太后不由愕然:皇儿,你这是……
英宗奸笑起来:嘿嘿,嘿嘿……
15、华盖殿
早朝。
景帝:昨日朕大封百官,独独于爱卿不在,于爱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