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惶恐地:在下可不敢与岳将军相提并论。
老头:还有一桩,岳将军是宋朝的少保,于大人你是明朝的少保,你们二位,实有不少相似之处呢!
女贞听了,却不由一愣。
于谦惭愧地:岳将军为江山社稷不惜牺牲性命,死而后已,可我于谦却辞官还乡了。老人家这几句话,令于谦汗颜不已啊!
老头:哎,话不能这么说,此一时,彼一时嘛。于大人的功绩在百姓心中,是永远抹不掉的。
于谦站了起来:老人家,刚才你说有事相求,不知是何事?
老头:哦,我有个小小的请求,想请于大人为岳庙留一幅墨宝,如何?
于谦想了一想:行!
女贞一笑:于大人拜谒了半天,正有话要说呢。
老头已摊开纸墨:那最好不过了,于大人和岳将军惺惺相惜,必定有感而发。于大人,请。
于谦拿过笔,蘸上墨,略一思索,凝重地落下笔去。
纸上出现了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风孰与高。
女贞点着头:嗯,这是写岳将军的,岳将军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风范,世人谁能与他比肩!
老头:于大人意犹未尽,且看下一句。
于谦挥毫而就,也是四个大字:血不曾冷。
老头连连赞叹:风孰与高,血不曾冷。佳句妙对,佳句妙对啊!
女贞的脸却一下白了。
老头看看女贞:这位姑娘,你说呢?
女贞百感交集,突然之间热泪盈眶。
于谦看着女贞的样子,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一时倒呆住了。
12、岳庙门口
时近黄昏,于谦和女贞从庙里出来。
女贞的脸色苍白,管自己埋头走路。
于谦:女贞,你怎么啦?
女贞抬起头来,定定地看着于谦:于大人,我知道,你的心里还在牵挂着京城,牵挂着朝廷!
二十四 血不曾冷(6)
于谦默然,只是叹了口气。
女贞:你早上读的书,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你刚才写的字是“血不曾冷”,这都是你的自我写照啊!
于谦:我只是感到惭愧,跟岳飞相比,我于谦太微不足道了。今日来拜谒他的埋骨之处,方知他的英魂足以千百年迷漫于天地之间,与日月同辉。我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女贞难过地:看来你是不会在杭州隐居下去了,你迟早还得回京城。于大人,我说得对吗?
于谦又叹了口气:我也说不好,就是心里闷得慌。
女贞:于大人,你知道我刚才为什么难过吗?这段日子,是我一生中最最快乐的时光,就像一只鸟儿飞出了笼子,我自由自在,没有了宫中的尔虞我诈,没有了担惊受怕,也没有了烦恼痛苦。我……我是多么喜欢就永远呆在这里,永远不要跟这种平静的好日子告别!
于谦:有些事情,我们自己是没办法的。大概是命中注定吧,该干什么的还得干什么!
女贞默然了。
13、曹吉祥府上
孤灯如豆,曹吉祥躲在房间里,在秘密炮制准备毒杀太子的用具。
那是一本有绘图的《山海经》。曹吉祥先将这本书拆开,装订成薄薄的好多本。
然后,他再将书页的右下角,一张一张浸上砒霜。
他干得小心翼翼的,惟恐砒霜沾着了自己的手指。
一本沾有砒霜毒液的《山海经》炮制成功了。
曹吉祥嘿嘿奸笑起来:你要除掉我们,嘿嘿,我先让你断子绝孙!
他又开始炮制另一本带毒药的《山海经》……
14、东宫花园
一座小凉亭里。
新立的太子朱见济正捧着本《论语》,摇头晃脑地念念有词: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先生摇着把折扇,悠然地欣赏着亭外的风光。
不远处,曹吉祥提着只蝈蝈笼子,兴冲冲过来。
他见朱见济正念得认真,又有先生在旁边,迟疑了一下,不敢贸然上去。
曹吉祥隐身于花草丛中,一双贼眼紧盯着太子朱见济。
小凉亭里,朱见济念得更响亮了: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先生微微点头:唔,圣人之言,你可都记住了?
朱见济:记住了,师傅。
先生:接着念吧。
朱见济又摇头晃脑念起来: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见朱见济念得专心,曹吉祥灵机一动,将蝈蝈笼子晃了一晃,蝈蝈拼命叫起来。
朱见济听见蝈蝈的叫声,有点坐立不安了,他开始东张西望。
他远远看见曹吉祥躲在树丛后面,在向他招招手。
朱见济立时领悟,看了先生一眼,故意装着肚子疼,哎哟,哎哟叫起来。
先生吃了一惊:太子,你怎么啦?
朱见济:我肚子疼,要……要出恭。
先生:去吧,快些回来。
朱见济:是,师傅。
15、东宫花园旁
朱见济转过树丛,避开先生的视线,飞快向曹吉祥跑去:曹公公,曹公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