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毒杀太子(6)
汪皇后扑通跪下:皇上,臣妾有一事相求,望皇上千万答应。
景帝:你要是开口为他们求情,朕连你一块治罪!
汪皇后又流下泪来:皇儿虽非臣妾亲生,可到底也是臣妾一手带大,现在他去了,臣妾是痛不欲生。
景帝:哼!
汪皇后:臣妾有说错的地方,任凭皇上处置。臣妾是替皇上着想,要查出这件事情的真相,非得请于大人回来不可!
景帝一愣:于爱卿?
汪皇后:宫中人心惶惶,文武大臣议论纷纷,如此下去,只怕朝中生乱,不可收拾。皇上哀伤过度,龙体虚弱,更需有忠诚可靠的大臣出来主持局面。
景帝沉吟着:唔,你这几句话倒有几分道理,朕要找出毒害太子的元凶,还真少不了于爱卿。不过,于爱卿当日辞官还乡,对朕颇为失望,现今这事正应在他的话上,恐怕他是不会……
景帝说着,连连摇了摇头。
正在这时,钱公公急匆匆进来:万岁爷,河南巡抚急报,户部刚刚送来,请万岁爷……
景帝:又出什么事了?
钱公公:连日阴雨,黄河沿岸水患严重,洪涝大灾遍及河南、山西等省,庄稼只怕要颗粒无收了!
景帝接过急报,脸色大变:怎么又在这节骨眼上出事了?哼,天灾人祸,天灾人祸啊!
汪皇后:皇上万勿忧虑,先把于大人请回来,这天灾人祸,或许还可应付。
景帝想了一想,突然有了主意:对,于爱卿最关心黎民百姓,河南、山西水灾,关系千千万万人的性命,他不会坐视不管。
汪皇后:皇上,那你快下旨,速召于大人回朝。
景帝:好,朕这就拟旨!
16、宫门外
信使带着景帝的圣旨,飞马向江南而去。
“驾,驾”的扬鞭声和得得的马蹄声不绝于耳。
17、杭州三台山墓地
清明时节,桃红柳绿。
于谦和女贞来到兰心墓前祭扫。
女贞把一束野花,献到兰心墓前:夫人,女贞和于大人又来看你来了。
于谦点燃了香烛,供在兰心墓前。
他虔诚地跪拜着。
女贞在默默流泪。
于谦亲手点燃了纸钱,火光映红了他泪光闪烁的脸。
祭扫完毕,天色骤变,乌云翻滚。
女贞:于大人,快下雨了,我们回吧。
于谦坐在一块石头上,正想着什么:我想一个人呆一会。
女贞理解地点点头:好吧,我等你。
女贞悄悄退走。
于谦呆望着兰心的墓碑,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久,女贞回来了,见于谦还坐在石头上,正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划着什么,便好奇地走上去。
原来于谦是在地上写了一首诗。
风吹着墓前的野花,花瓣纷纷飞扬。
女贞辨认着,正是于谦以前写的那首《悼内》。
女贞轻轻念出了声:
悼内
东风庭院落花飞,偕老齐眉愿竟违。
幻梦一番生与死,讣音千里是邪非?
凄凉怀怆几时歇,飘渺音容何处归?
……
女贞不由呆呆地出起神来。
于谦叹了口气,将手里的树枝放下了。
女贞:于大人,你这首诗应刻在碑上,立在夫人墓前。
于谦似乎回过神来:哦,是吗?
女贞:回头我请人刻去。
一阵大雨突然从天而降,把地上的诗句打得斑斑点点。
女贞心疼地:哎哟,都让雨淋坏了。
于谦淡淡地:诗是写在心里的,刻在碑上的未必是真正的诗啊!下场雨也好,就当把这首诗送交天地之间吧。
女贞感动地点着头,双手合十,喃喃祈祷着:让于大人的这首诗化为雨水,渗入九泉之下。夫人地下有知,定会读到这些诗句。
女贞的泪水夺眶而出。
于谦的眼睛也湿润了。
两人站在雨中,看着雨水冲淡了地上的诗句,默然无语。
18、三台山上
雨过天晴,满目青翠。
于谦和女贞登上三台山。
群山起伏,逶迤环抱着下面兰心的坟墓。
奔腾的山势中,有一种凝固般的宁静。
女贞感叹着:这座三台山,真是太美了!
于谦却似乎想起了什么:此处甚佳,甚佳啊!
女贞从于谦的脸上看出了异样,不由一愣:于大人,你说什么?
于谦:我是说,这地方太好了,如果我死了,也埋在这儿吧。
女贞大惊:于大人,你怎么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于谦淡淡地:人哪有长命百岁的?我也一样啊。这地方钟灵毓秀,山势雄伟,最难得的是有一份天籁般的宁静,真是埋骨的好去处!
女贞急了:于大人,我可不许你说这种话!
于谦:此处离岳飞将军的英灵不远,能与他遥遥相望,是我的福分,三生有幸了!
女贞急得快哭了,哽咽地:于大人――
于谦却开心地:好了,这是喜事,怎么要哭鼻子了?哈哈哈哈。
女贞:于大人,以后可不许说这种话了,人家心里有多难过!
二十五 毒杀太子(7)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