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脸色绯红,含羞地低下头:是,太后……
孙太后半晌无语。
女贞回过神来,等她抬起头,却见孙太后一脸肃然,不由吃了一惊。
孙太后已朝她摆摆手。
女贞乖巧地:那……奴婢先告退了。
孙太后勉强笑了笑:唔。
女贞退下。
孙太后看着女贞的背影,那丝笑容便凝固在脸上:看来于爱卿是注意上太上皇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现在既然要复立太子,太上皇那头,千万不要有所动作才好。这个朝廷,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啊!
12、乾清宫景帝寝宫
窗外阴雨绵绵。
景帝躺在病榻上,病情又严重了几分。
曹吉祥轻手轻脚地过来禀报:万岁爷,于大人求见。
景帝:哦,让他进来吧。
曹吉祥把于谦一直领到景帝的病榻前。
于谦刚要跪地叩见,景帝已伸出手来:于爱卿,快坐到朕的身边来吧。
于谦:谢皇上。
景帝焦急地盯着于谦:于爱卿,谋害太子的凶手找到了吗?
于谦摇摇头:回皇上,还没有。
景帝严厉地:于爱卿,你这是怎么搞的?啊?你有耐心,朕可不能就这样眼巴巴等下去!
于谦:皇上龙体要紧,追查凶手一事,臣会竭尽全力,请皇上放心。
景帝:案子一日不破,凶手一日不找出来,朕的病就好不了,于爱卿,你难道连这个都不懂吗?
于谦:皇上,依臣之见,目下还有比追查凶手更为紧迫之事,不知皇上有没有想过?
景帝:是吗?还有比追查凶手更紧迫之事?于爱卿不会是开玩笑吧?
于谦:谋害太子一案,必是太子或者皇上身边的人所为,也就是说,是宫里的人干的,否则,谁也没有机会,三番五次用砒霜来慢性毒杀太子。
景帝:所以朕要你快快将他给找出来,朕要亲手宰了他!
于谦:臣担心的还不是这个隐藏的凶手,臣担心的是谋害太子这件事,乃宫内外有人狼狈为奸,共同下的毒手。
景帝一愣:那倒真是反了!
于谦:真是如此,情况就万分危急了。这些人里外勾结,毒杀太子绝不是最后的目的,他们可能有更大的图谋啊,皇上!
景帝心惊胆战地:他们……他们莫非要对朕下手不成?
于谦:臣还不敢肯定,可臣有预感,他们是冲着大明的江山社稷来的。灾祸已迫在眉睫,必须采取断然措施了。
景帝:那……于爱卿想怎么样?
于谦:武清侯拥兵自重,心怀不轨,应及早提防,王大人和皇上曾经商议捋夺他的兵权,臣以为势在必行,请皇上即刻下旨,采取行动。
于谦说着,看了景帝的床头一眼。
景帝床头的案几上,搁着代表皇权的御玺。
于谦的目光意味深长地落在御玺上,似乎在催促景帝早下决心。
景帝的目光也跟着落在御玺上,却犹豫起来:武清侯朕自然是要除掉的,可现在朕躺在这病榻上,行动不便,还是等过些日子,朕身体稍安,再召文武百官上朝,在廷上一举解决,如何?
于谦大急: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此事万万拖延不得,请皇上万勿优柔寡断!
二十六 复立太子(7)
景帝大为不悦:这怎么叫优柔寡断?于爱卿想过没有?朕如若现今就下一道圣旨,捋夺武清侯的军权,把武清侯逼到绝路,狗急跳墙,他真的反了,岂不反误了大事?
于谦胸有成竹地:这个不难,皇上可令武清侯奉命出京,巡视边防,然后乘机派得力之人接手京城三大营。
景帝还是摇头:不妥,不妥,朕现在的意图,是要武清侯按兵不动,你先尽快查出谋害太子的凶手,到时候,朕在朝堂上一并发难,将他们一网打尽!
于谦无奈地:皇上既然不愿即刻动手,臣再说也无济于事。不过,臣还有一事请奏,望皇上务必恩准。
景帝:说吧。
于谦:此事关系到当下朝廷的安危,更关系到大明天下长治久安,如皇上以社稷为重,鼎力玉成此事,则我大明的灾祸有望烟消云散。
景帝:哦?何事如此严重啊?
于谦郑重地:启禀皇上,臣主张即刻复立沂王为太子,以稳定朝政,稳定人心!
景帝大惊:什么?你……你要朕复立沂王为太……太子?
于谦:没错。皇上染病在身,朝政荒废已久,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复立太子乃众望所归,不如此,不能定人心哪!
景帝气得浑身颤抖,指着于谦:你……你还不如杀……杀了朕!
景帝一语未了,哇地吐出口鲜血来。
于谦大惊:皇上,皇上――
景帝已昏死过去了。
钱公公尖声叫起来:万岁爷昏过去了,快来人哪!
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的曹吉祥赶紧溜出来,装模作样叫着御医:太医,太医,快来啊!
太医急匆匆上来给景帝诊治。
于谦悄悄退出去。
13、乾清宫外
外面是瓢泼的大雨。
钱公公送于谦出来:万岁爷已醒过来了,于大人放心回去吧。
于谦麻木地点点头,走出宫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