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王朝1449_王彪/赵锐勇【完结】(266)

  景帝喘着气,好一会才恢复过来:朕……朕还挺……挺得住,你……你先给朕下去,朕要安静一……一会了。

  钱公公:是,万岁爷。

  钱公公刚要走,曹吉祥的圣旨拟好了:圣旨草拟好了,请皇上过目。

  景帝看了一眼:唔,盖上御玺,即刻往沂王府宣旨。

  曹吉祥走到案几边上,故意一愣:万岁爷,御玺呢?

  景帝:御玺不就在朕的案几上吗?

  曹吉祥:万岁爷,御玺不见了!

  景帝大惊:什么?御玺不见了?这……这是怎么回事?

  二十七 密谋复位(1)

  1、于谦公事房

  于谦和王文、胡滢等大臣在议事,几个人的脸色都极为严峻。

  王文:皇上令于大人主持朝政,算是走对了一步棋。

  胡滢:如此一来,武清侯这些人倒不致轻举妄动,朝廷也可安耽几日了。

  于谦却连连摇头:不对,我总感觉到事情越来越凶险了。

  王文:于大人说的,莫非是御玺失踪一事?

  于谦:没错,你们想想,前有太子被害,案情还没水落石出,现又来了个御玺不翼而飞。这两件事情一旦联系起来,形势委实是太严峻了!

  胡滢:御玺乃我大明社稷之神器,丢了御玺,可是大大的凶兆啊!

  于谦:看来他们的图谋大得很哪,要把我大明的命根子都给挖了。

  胡滢:难道武清侯他们真要谋反了?

  于谦:虽不能百分之一百肯定,可也八九不离十。

  胡滢:于大人可有证据?

  于谦:范广将军向我禀报,武清侯在暗中秘密训练他的军队,活动极为异常!眼下的局面,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王文大急:于大人,那我们赶快采取断然措施,不能让武清侯他们抢了先机啊,要不,我大明就完了。

  于谦:皇上优柔寡断,没他的圣旨,我们是动不了武清侯的,这事难哪!

  胡滢也想不出对策,只能连连叹气:就是,皇上听不进于大人忠告,我等身为臣子,又岂可越俎代庖?唉。

  几个人都沉默了。

  胡滢:后日即要行郊祭大典,眼前这副局面,皇上恐怕是去不了了。

  于谦:郊祭大典自然要如期举行,皇上不能去,倒也并无大碍,关键是东宫之位,已成朝廷病根,悬而不决,后患无穷啊!

  王文似乎突然想到了计策: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两位以为如何?

  于谦:王大人请讲。

  王文:皇上既然不肯复立沂王为太子,此事绝难办妥,像于大人刚才所说,东宫之位又不可空缺太久,否则朝中的争斗将一日不得停息。

  胡滢:这个道理老朽明白,何用王大人多说?

  于谦:王大人,你还是直说吧。

  王文:我的意思是,既然复立沂王已是万难办通,我们何不在各位藩王中另选合适之人……

  胡滢大吃一惊:王大人,你……你是想迎立藩王之子,以登东宫之位?

  王文:恐怕这是眼下唯一行得通的办法,以我猜测,皇上兴许……

  一直沉默着的于谦突然霍地站起来,厉声地:王大人,你别说了,此事万万不可!

  王文一愣:于大人……

  于谦极为冷峻地:你这样做,只会造成更大的纷乱,而且给人有机可乘。再说,东宫之位,非沂王莫属,绝不可落入旁人之手!

  胡滢赶忙附和:于大人所言极是,王大人这个念头,老朽也以为万万不可。

  于谦:东宫之位其实早有定论,王大人岂可擅作主张?

  王文被于谦严厉的表情震住了:于大人,我这是跟你商议,你又何必如此声色俱厉?

  于谦:此事到此为止,王大人,以后休得提起!

  王文不吭声了,心里却颇为不满。

  胡滢有点六神无主地:于大人,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于谦:还是以稳定朝政为先,皇上那儿,我再据理力谏,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

  胡滢:好,就这么办,我们都听你的。

  胡滢说着,又问王文:王大人,你说呐?

  王文却颇为负气地:我没什么好说的,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胡滢一愣:你……

  于谦却点点头,极为自信地:我相信会有办法的。

  2、吏部公事房

  王文将一封信函交给一名吏部侍郎:这封密函马上派人送给襄王。

  吏部侍郎迟疑地看了王文一眼:襄王?

  王文觉察到侍郎的脸色有异:怎么啦?

  吏部侍郎有点战战兢兢地:王大人真的是要迎立襄……襄王……

  王文吃了一惊:你这是听谁说的?

  吏部侍郎:实不相瞒,外间多有传言,说王大人打算迎立外藩之子……

  王文倒吸了一口冷气,脸色大变:是吗?都是谁说的?

  吏部侍郎:下官也只是道听途说,不敢妄言,请……请王大人见谅。

  王文拿着信函,倒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吏部侍郎:下官也是为王大人好,王大人,这件事,可是非同小可,王大人万请三思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