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王朝1449_王彪/赵锐勇【完结】(275)

  兴安观察着孙太后的脸色:太后,怎么啦?这扇子……

  孙太后:宣武清侯进来,哀家要见他。

  兴安领着石亨进来。

  石亨:臣叩见太后,愿太后吉祥!

  孙太后:平身吧。

  石亨:谢太后。

  孙太后示意兴安和宫女等人:你们都下去吧。

  兴安等退下:是。

  宫里只剩了孙太后和石亨两个人。

  石亨:太上皇手谕,想必太后已经看过了。

  孙太后平静地晃着折扇:武清侯,你这是什么意思?

  石亨:太后错了,这不是我武清侯的意思,是太上皇的意思。

  孙太后:哦?

  石亨:太上皇的心思,太后难道还不明白吗?

  孙太后:武清侯,哀家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太上皇究竟意欲何为?

  石亨:臣等为保太上皇平安,也为保我大明社稷永固,愿迎太上皇复位。现在臣就是奉太上皇圣旨,来请太后出山的。

  孙太后冷笑:武清侯,你好大的胆子,当今皇上在上,大位早定,你这是谋逆不成?

  石亨扑通跪下:太上皇幽居南宫,形同囚徒,其境况实是惨不忍睹,太后不会不知。而皇上自太子归天后,已是丧心病狂,只怕会随时加害于太上皇,太后,如任其事态恶化,太上皇的性命不保啊!

  二十七 密谋复位(10)

  孙太后盯着石亨:如此说来,你倒是替太上皇着想了?

  石亨:皇上无道,滥杀无辜,朝中大臣早已义愤填膺,沂王被贬,我大明社稷更是前途叵测。再说,大明的皇位本就是太上皇所有,现在不过是完璧归赵,顺乎天意而已。

  孙太后默然。

  石亨:臣心知太后一心为朝廷着想,太后的最大心愿,就是让沂王继位,保我大明千秋平安。太后,迎回了太上皇,到那时候,沂王自然又成了太子,太后梦寐以求之事岂不样样实现了?

  孙太后仍迟疑着:可这件事,哀家总觉得……

  石亨:臣拼着性命,为的是太上皇和沂王,也是为了太后你啊!

  孙太后一愣:为了哀家?

  石亨:太后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太后自己不明白,臣可是看得明明白白。

  孙太后一声冷笑:那又怎么样?

  石亨:让皇上再如此胡闹下去,朝廷迟早大乱,等着太后你的,只怕是另一座南宫了,太后!

  孙太后又是浑身一震,面露冷峻之色:大胆!

  石亨连忙叩头:臣这一番话,也是太上皇的意思,最最紧要之处,乃是复立沂王为太子,保我朝廷永固。

  孙太后的脸色又恢复了镇定,她愣愣地看着石亨,仍然一言不发。

  石亨:臣再进一言,太后就是得于谦相助,除掉臣等,可只要皇上在位,复立沂王之事只怕仍难以如愿,请太后三思!

  孙太后终于被说动了,心情复杂地点了点头。

  石亨慢慢站起来:时不可失,机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大明江山和皇上这个昏君之间,孰轻孰重,太后不会不明白吧?

  孙太后移开了落在石亨脸上的视线,好久没有反应。

  二十八 夺门之变(1)

  1、于府卧房

  窗户上映出了黎明的光亮。

  于谦在房间里特意换上一身崭新的朝服,然后细心佩好尚方宝剑。

  他在做这一切时,显得郑重其事,而且一丝不苟,似乎是要去奔赴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战。

  终于,他准备妥当了,想了一想,毅然出门。

  2、于府女贞房间外

  于谦来到女贞房间外。

  女贞的房门紧闭着。

  于谦犹豫了一会,举手想敲门,又缩了回来。

  女贞的房间里,传出了女贞轻轻的哼唱声:

  三月河边花正开,

  河边望船郎未回。

  燕子来时春又去,

  河边日日等郎归……

  正是以前兰心爱唱的江南民谣。

  于谦心里一动,又举起了手。

  于谦终于下了决心,再次举手敲了敲门。

  里面响起了女贞的声音:谁啊?进来吧。

  于谦刚想推门,女贞已把门打开了,见了于谦,吃了一惊:于大人,是你?

  于谦一笑:是我。

  女贞:这么早就起来了?

  于谦:哦,今日是早了点,嘿嘿。

  女贞:这些天不必早朝,于大人都是吃了早饭,再去公事房办事,今日怎么例外了?

  于谦沉默着,又笑了一笑。

  女贞这时才想起于谦还站在门外:哎哟,我都忘了,于大人,你还站着干吗?快进来啊!

  3、于府女贞房内

  于谦刚一坐下,又霍地站了起来。

  女贞奇怪地:于大人,你这是怎么啦?

  于谦:哦,没……没什么。

  女贞仔细打量着于谦的装束:你这身装束……

  于谦一笑:怎么?是不是有点郑重其事,啊?

  女贞似乎意识到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既然不必上朝,你怎么穿了这身朝服?还是新的,是要去见皇上吗?

  于谦:我是要去办一件大事。

  女贞:大事?什么大事?

  于谦:我和太后商议已定,今晚有一场生死搏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