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淡淡地扫了几眼,微微点头:唔,甚好,甚好……
各国使节献上贡礼后,便退到一边。
排在最后面的是瓦剌使节孛罗,威武挺拔,目含精光,谦恭中露出一丝傲倨,一上来就显得与众不同。
他故意慢吞吞地扫视了一眼英宗。
王振感觉到了孛罗桀骜不驯的目光,不由皱起了眉头,一脸阴沉。
英宗和众大臣也都感觉到了。
王振把脸一端,尖细的嗓音里有着盛气凌人的傲慢:来的可是瓦剌使节?还不快快跪下。
孛罗一见王振,神色马上变得谦恭起来。
王振又忙向他使了个眼色,孛罗单膝跪下,向英宗呈上一把宝刀:瓦刺使节孛罗,受太师也先之命,特向陛下敬献蒙古七星传世宝刀一把。
英宗听说是宝刀,来了兴趣:来,朕瞧瞧。
王振双手捧上宝刀:万岁爷请。
英宗接过宝刀,抽刀出鞘,寒光闪耀,爱不释手地:好一把蒙古七星传世宝刀!朕谢过也先太师了。
孛罗不亢不卑地:回陛下,我朝深受鞑靼部落骚扰之苦,全仗大明庇护,方保无虞,也先太师对陛下感激不尽,这……不过是聊表一点心意而已。
英宗喜滋滋地:唔,这位也先太师,倒知道朕喜爱宝刀啊!
王振献媚地:万岁爷年轻英武,文治武功,四海之内谁人不知?奴才猜测,也先太师之意,不外乎宝刀配明主,乃是各得其所呵!
英宗有些飘飘然地:王先生说得在理。这位也先太师,倒是颇懂朕的心意,啊?
孛罗却又朗声地:陛下,我朝太师敬献宝刀,乃是恳请陛下恩准大明与瓦剌和亲。
英宗一惊:和亲?
孛罗:陛下曾有言在先,将大明公主嫁与太师,永修两国之好。
英宗脸上有了愠色:这个嘛……
王振见状,赶忙打圆场:和亲一事,改日再议,孛罗,你先回去禀报也先太师……
不料,王振话还没说完,孛罗已气呼呼站起来,也不施礼,哼了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孛罗的无礼让众大臣和各国使节都目瞪口呆。
英宗倒很大度,挥挥手,若无其事地:好了,都收下这些贡礼吧。
王振:是,万岁爷。
英宗对着各国使节:回去以后禀报你们的国王,今后有何事有求于我朝,我朝定鼎力相助。
各国使节齐向英宗行礼:谢陛下!
英宗的目光扫向众大臣,似乎是在发布他的外交宣言:如此方显我大国神威和风度,啊?
众大臣:皇上圣明!
各国使节退出殿去。孙太后在帘内见到如此景象,也喜形于色。
王振:万岁爷,奴才还有一喜相报,中秋佳节又快到了。
一 盛世忧患(3)
英宗满脸欢喜:哦,王先生说的莫非是……
王振不等英宗说完,已大声宣布:中秋佳节,乃是当年万岁爷登基之时,岂非又是大喜?
英宗感叹地:没错没错,还是王先生替朕记着。
王振:万岁爷登基以来,朝中贤臣齐集,王道荡荡,政纲齐举。民间丰衣足食,海外四夷称臣,八方咸来朝贡。照奴才看来,就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也比不过我朝今日的气象啊!
英宗故作矜持地:王先生此言过也,此言过也。
“万岁爷,奴才决非溢美之辞!”王振继续巴结,忽然又转向群臣:各位,万岁爷迄今还是青春年华,就已打下一代帝业,若再假以时日,我大明王朝将是何等举世无双的盛世强国!试问:自三皇五帝以来,哪朝哪代可与我朝的兴盛相提并论?
众大臣连连附和:到底是王先生,把臣等心里想说的话,全说出来了。
英宗终于踌躇满志、喜不自禁地笑出来:哦,那也是全仗太后听政,还有王先生和列位爱卿倾力相助,才有今日这番景象。
王振:奴才筹划,借八月中秋喜庆佳节,庆贺奉天等三殿两宫重建落成,下旨昭告天下,朝野共贺,万民同乐。同时宣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在奉天殿前,举行盛大庆典。
英宗大喜:难得先生想得如此周全,盛世庆典,当今倒恰逢其时。
王振:万岁爷,奴才还有两件事奏请。
英宗:先生只管说来,朕依你便是。
王振:我大明盛世,有赖各级官吏尽心操劳,奴才建议,凡七品以上朝廷命官一应增加俸禄,此为一。第二嘛,既然边关太平无事,与各友好邻邦的通商边卡,可不予查验,任其自由往来,以示我大国风范。
孙太后在帘子内闻听此言,不由微微一怔。
英宗:好,朕再加上一条,大赦天下,以示皇恩浩荡。先生你看如何?
王振:万岁爷真乃当世名君,我大明百姓有福了。
英宗:那就拟旨吧。
众大臣当中,突然有人挺身而出,声若洪钟地:等等。
英宗一愣,盯着这位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一脸正气的大臣。此人正是兵部侍郎兼河南、山西巡抚于谦。
英宗:哦?
于谦:兵部侍郎兼河南、山西巡抚于谦有事奏请皇上。
英宗微感不悦:于爱卿,所奏何事?
于谦沉着地:启禀皇上,我大明虽逢盛世,可边关未必太平无事,朝廷万不可掉以轻心。再者,召三品以上官员进京朝贺,臣以为太过兴师动众。一场庆典,如此劳民伤财,恐不是社稷之福啊,皇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