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看着朱祁钰小心翼翼、畏首畏尾的样子,似乎突然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皱紧了眉头。
孙太后:也先挟持皇上一路夺关而来,京城危急,列位爱卿想必已得到消息了。
众大臣都是鸦雀无声。
朱祁钰强作镇定地:太后问你们话呢,也先进犯京城,列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胡滢:京城的军马全让皇上带走,现今这京城里头,老弱之兵加起来,尚不足十万,军械兵器更是短缺,十不存一……
陈循:十万羸弱之兵,又没兵刃之利,这哪是瓦剌的对手!
大臣们一阵恐慌,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没兵没马的,拿什么去打啊?
――那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瓦剌真的要来,看来京城是守不住了。
――瓦剌兵一到,京城里玉石俱焚啊!
胡滢捶着胸脯,泪流满面:天哪,我大明的气数就这样完了吗?老臣死不足惜,老臣痛心的是京城不保,老臣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去见列祖列宗啊!
胡滢的哭喊引来廷下一片唏嘘声。
孙太后的眼睛也湿润了。
于谦看着束手无策的大臣和哀伤的孙太后,正待上前启奏,徐珵已抢先一步,突然跳了出来。
徐珵先是装模作样地咳了两声,然后趾高气扬地指指大臣们:别哭了,哭能顶什么事?京师十万疲卒羸马,固然难挡也先精兵,可我大明也不是无路可走。
朱祁钰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徐爱卿,那你说怎么办?
徐珵:北京守不住,咱们不是还有个南京吗?当年高祖爷开创大明,就是定都南京,这北京还是成祖皇帝给迁来的。照臣看来,眼前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迁都南京。
王直大惊:你……你这不是逃跑吗?
徐珵得意地:古人云:识事务者为俊杰。北京城守不住了,南迁有何不可?不瞒各位说,前些天,臣夜观星象,确见北京气数已尽,惟有南迁一条路。
胡滢带着哭腔:不不,老臣就是死在北京城,也绝不南迁。
徐珵嘲讽地:你死了,朝廷可不能跟着你完蛋啊!列位大臣,你们说呢?
于谦怒视着徐珵,突然一声大喝:住口!
徐珵吓了一跳:于大人,你这是干吗?卑职难道说错了吗?
于谦正气凛然地:京师乃天下根本,大明的宗庙、社稷、陵寝、百官、万姓、币藏、仓储均集中于此,国家危难之际,如京师一动,人心涣散,大势便去!瓦剌长驱直入,这山之东西,河之南北,就不再是我大明的天下了,到那时候,真正是国破家亡啊!宋室南渡的教训难道忘了不成?
徐珵:天意如此,岂是我徐珵一人的主意?
于谦斩钉截铁地:徐珵,你再敢言南迁,罪当斩!
王直大声附和:对,敢言南迁者斩首!
胡滢:京师万万不可动,就是玉石俱焚,老臣也要拼上一命!
不少大臣都附和着:
――于大人说得对,逃命不是办法。
――我们跑了,也先还不是追上来,照样无路可逃啊。
徐珵被大臣们的议论和斥责弄得慌了手脚:不听我徐某人的,你们……你们会后悔的!
于谦大怒,指着徐珵:徐珵,你这贪生怕死之徒,妖言惑众,扰乱人心,你根本就没资格在这儿谈论国事,滚出去!
孙太后大声地:把他轰出去!
大臣们一片义愤填膺的声音:出去,出去,出去!
徐珵犹如过街老鼠,在众人的呐喊声里,灰溜溜出去了。
孙太后庄重地: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以丧国,今日就是个教训。
于谦:去掉一颗老鼠屎,这儿反倒干净了!
大臣们大笑起来,气氛又开始振作了。
朱祁钰干咳一声:经过这场风波,坚守京城列位已无异议。只是这一次,也先是挟持皇上而来,情况特殊,非同小可,我们光作好迎战的准备,恐怕还是难于应对。
朱祁钰此言一出,众大臣又都呆住了。
六 另立新帝(8)
大家都是面面相觑,六神无主。
于谦也皱起了眉头,一时竟拿不出主意。
12、郕王府
朱祁钰心事重重地在书房里踱着步。
汪氏担忧地打量着他的脸色:殿下,今日议事结果如何?
朱祁钰叹了口气:唉――
汪氏:朝廷还是没有应对之策?那瓦剌挟持皇上,岂不长驱直入了?
朱祁钰:这件事实在太棘手了,也先打的旗号是护送皇上回京,边关守军不敢拒驾,挡不住啊!
汪氏看着朱祁钰忧心如焚的样子,安慰地:殿下也别太心焦,太后会拿主意的。
朱祁钰想说什么,想了一想,没说出来,又长叹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侍女进来禀报:殿下,于大人求见。
朱祁钰倒愣了一愣:于大人?
汪氏想起白天时朱祁钰躲避上朝的情景,自作聪明地:殿下是不是再避一避?让臣妾……
朱祁钰却断然地:不,快请于大人进来。
侍女答应一声退下。
朱祁钰又朝汪氏摆摆手:你先退下。
汪氏:是,殿下。
汪氏刚走,于谦已大步进门:臣叩见郕王殿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