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星这才觉得不妙,自己是大年三十翻黄历,好日子已是过完了,眼下一见皇上宣召,不由跌跌撞撞地进宫,见皇上气色不好,纳头便拜。
“唉,不纳李任之之议,终于落到了这个结局。”李自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开口便有追悔之意。
一听皇上提到李岩,牛金星忙说:“皇上何必气馁,且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就是目前大局,也不是完全于我军不利呀。”
李自成这回倒是清醒,摇了摇头说:“不行,山海关一仗,我们败得很惨,十成人马伤亡了七八成,眼下刘宗敏手中已无一支完整的部队,北京怎么能守得住呢,今天召你来,是商量登极的事,此事刻不容缓。”
牛金星想了想说:“皇上仍打算定在二十九?”
李自成想了想说:“朕不是已有谕旨吗?还是在蓟州传来的。”
定在二十九日登极的上谕,牛金星当然看到了,那天他随手翻了一下黄历,却发现是黑道凶日,他想,皇上怎么定在这个日子呢,难道宋献策没有参与?
李自成见他欲言又止,忙说:“你不要说,朕知道,这一连几天都不是好日子,宋矮子当时也说了,可朕算了一下,军机间不容发,我们不能延宕了。俗话说,择日不如撞日,就是这天吧。”
牛金星见皇上这么说,便不好说什么了,反正这事说难不难,班次排定了,百官的礼仪也熟练了,服饰冠带备办妥贴了,剩下的,不就是三跪九磕首吗?能马虎就马虎吧,都怪这该死的吴三桂!
李自成接着问起了近日发生的大事。要说大事,可就多了,牛金星尽自己所知,一一道来。
八 大顺皇帝(3)
大军西征,兵力一经扯动,后方便明显地空虚,江南明军,蠢蠢欲动,左良玉一步步向襄阳逼近,受史可法指挥的高杰等四镇进窥山东;这还罢了,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顺军的后方,除了陕西,晋、豫、冀、鲁四省原来已归服的地方全不稳了,崇祯死了,可在藉的官员、举子、豪绅却纷纷组织起团练,把大顺军派在那里的地方官驱赶杀害,大顺军运往长安的金银车被掠夺,大顺军从长安运来的粮草被拦劫;至于北京城里,天天出现用吴三桂名义发布的、号召百姓驱杀反贼,为崇祯报仇的告示,那些就不用说了。
李自成听到这些,眉头紧锁,双手背翦,在殿上踱起了方步……
2 决计南走
武英殿上,又一次御前会议。
李自成没有落坐,他背翦双手,在殿上徘徊,独眼炯炯,不时阴鸷地扫视群臣——刘宗敏带伤在抵挡追兵;李锦的伤未痊愈,由护卫扶着来了;高一功、刘芳亮等大将,个个绷带裹伤,怏怏地望着他,往日会议热烈的气氛全不见了,府第、金银、女子,这些最吸引人的话题,过去一提,众人无不唾沫横飞、兴高采烈,今天却无人说起了,偶然听到的,是一声声轻微的叹息。
李自成把这一切看在眼中。
会议没有要交议的事,只是将这班人招集起来,宣布登极的时间,及撤出北京的具体布置,但没料到,会议才开始,这班威风凛凛的将军们,情绪竟是这么低落。他想,打败仗也是经常有的事,崇祯十一年,他们在潼关被孙传庭杀得大败,仅剩十八骑脱逃,潜伏商洛山中,连一般的山大王、小股的刀客也敢奈何他们,可他们却轻松地闯过来了,不曾气馁,也不曾失望,今天是为什么呢?他忽然觉得,就这么宣布撤出北京城不好,那样势必使众人更气馁,想到此,乃轻松地笑了笑,说:
“怎么啦,一个个都像瞌睡未醒似的,不就是山海关败了一阵吗?这算什么,当年在潼关,败得不比这更惨吗?可我们不是又东山再起了,还把孙传庭这小子给收拾了?山海关之败算什么,一座边关小镇,才巴掌大的地方,就是丢了北京,也还有百二秦关,还有长安,朕敢说,一百个北京,也不敌一个长安。”
众人勉强点头说:“皇上说的是。”
见众人情绪仍很低靡,他又说:“此番山海关之败,败在我们事先没有充分作好准备,没提防吴三桂认贼作父,投降了满鞑子。不过,我们是百战之师,且有关中为基础,晋、冀、豫、鲁为藩卫,根深蒂固、兵强马壮,偶然败一仗算不得什么。吴三桂降虏,连自己的祖宗也出卖了,这是不得人心之举,势必遭到天下人的讨伐,又能折腾几下?再说,满洲才巴掌大的地方,怎能与中国抗衡呢?所以,朕认定,只要大家齐心,反败为胜是指日间的事,但不能气馁,要知道,气可鼓,不可泄!”
皇上的话虽说得硬气,众人却仍个个心有余悸,他们不知皇上已打定主意撤军,只害怕接下来的战事——山海关前那一场大屠杀太可怕了,那些手持白杆枪的辫子兵,身材高大,模样凶狠,一个个就像天神,骑在马上就能把你比下去,且骑术精娴,武艺高强,一杆枪、一把刀,在他们手上变化无穷,令人难以招架,怪不得他们数次进入内地如入无人之境,怪不得京畿一带传说,什么“辫子兵不满万,满万无人敌。”这不是明朝军队可比拟的。眼下辫子兵就要打到北京了,以他们这点残兵,怎么能与辫子兵对抗呢?北京城池再坚固,也断断乎守不住,何况还民心不稳,众寡不敌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