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644,帝星升沉_果迟【完结】(62)

  多尔衮想不出所以然。

  年前他在北京,已听到流寇占领长安、崇祯皇帝要兵无兵,要饷无饷的消息。不久,臣服大清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部也有奏报前来,说窜扰中原的流寇已攻下长安,建国号为大顺,改年号为永昌,造甲申历,铸永昌钱,封官设守,其势力已与大清属邦的鄂尔多斯相衔接。流寇如此猖獗,明朝兵饷两缺,相将无人,这不正是带兵进关,逐鹿中原的绝好时机吗?夺取北京,灭亡明朝,这可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追求的目标,多尔衮一直在想这件事,可不解决豪格,多尔衮就不能安下一条心去想那头。

  第二天,多铎又来到府上。

  三兄弟中,多尔衮最亲多铎,多铎也最敬重多尔衮,但二人都与阿济格不太融洽,这不是因为年龄的差距——阿济格只比多尔衮大三岁。只因阿济格生性贪鄙,且目光短浅,经常为一些小事与人争议不休,多尔衮和多铎劝过他几次,他不信,于是,都有些看不起他,认为他胸无大志。

  眼下多铎进门,见面就说:“哥,你明日要去阅军?”

  多尔衮一愣,说:“不是吗,到时你们镶白旗也要去的。”

  多铎又说:“可是在东校场?”

  多尔衮说:“是呀,这都写在宫门口告示牌上了,到时连御驾也要亲临。”

  四 摄政王爷(18)

  多铎说:“你能否改走其它路线,不走那座桥?”

  多尔衮说:“这是为什么,你听到什么了?”

  多铎摇了摇头,说:“没听到什么,不过,我有预感,好像要出事。”

  多尔衮一听,不由把这个兄弟从头到脚看了一遍,说:“这话从何说起呢,从我这府里出发,不走东大桥能走哪里,如果临时改走其它路线,不但要误事,且会被子人笑话的。”

  多铎于是把阿黛的唱词向他说了一遍,又说:“赖塔说过,这个阿黛疯了后,便有些灵气,能知过去未来,有好几件事都被她说灵了。”

  多尔衮一听他提阿黛,心就紧了一下。他不愿看到阿黛,是怕看见她后便会想起阿怜,但今天多铎的话,却不能不引起他的警惕,满洲人是最信鬼神的,自阿怜死后,多尔衮就多次梦到过她,他想,阿黛的疯魔,或许是阿怜的附体,而这歌词,谁能说,不是阿怜在向他暗示呢?于是说:

  “如果有事,一定是豪格作怪,可他想搞兵变是不可能的,眼下两黄旗他指挥不动。”

  多铎说:“他不搞兵变还可用其它手段嘛,比方说,他豢养了一批看家护院的狗,能不咬人吗?”

  多尔衮一听,不由沉思不语。

  多铎说:“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多尔衮说:“你说,阿黛提到了桥?”

  多铎说:“是呀,她不提到这座桥,我还想不到阅兵的事上去呢。”

  多尔衮想了想,说:“要不,就这样——”

  说着,他附在弟弟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多铎连连点头。

  6 摄政王

  沈阳东门外有一片开阔地,广袤若十数里,绿草悠悠,一望无际,直到浑河边,这以前这里是明军的大校场,明军败于萨尔浒之后,努尔哈赤占领了沈阳,乃改沈阳为盛京,这里仍是八旗兵跑马射箭的场所,能摆开数万人马。

  多尔衮在出师前,定在大校场阅兵,几天前,这里靠山搭起了一座大台,三面围着黄色帷幄,一面向着空旷的草场,上面有搭手的扶栏,中间摆了御座,因皇上将要亲临,所以,这天一大早,就有先期到达的宫廷侍卫,在这里布置警戒,一个个刀出鞘,箭上弦,很是森严。

  辰牌时分,顺治帝福临乘车从宫中出发了,陪他一同坐在御辇中的,是他的亲伯父、和硕礼亲王代善,御驾的前后左右,是皇帝的全套卤部仪仗,以及全副武装的御林军。才六岁的福临听说是去看操便很兴奋,在车中,他一个劲地问他的二伯父,说:

  “二伯,为什么要练兵呢?”

  代善从内心里喜欢这个侄子皇上,于是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因为要打仗,所以非练兵不可,兵不练是打不好仗的。”

  福临说:“打仗与行围是一回事吗?”

  代善说:“可以说是一回事,但又不是一回事。”

  福临说:“怎么这样说呢?”

  代善说:“打仗是打敌人,行围是打野兽,虽都是打打杀杀,可对象不一样。”

  福临说:“你打敌人时,敌人打你吗,他也有刀枪吗?”

  代善说:“当然有,敌人也很厉害的,他们也有刀枪,弄不好,敌人也可杀你。”

  福临一听,不由害怕,他紧紧地倚在代善怀中,说:“为什么要去杀人呢,不杀不好吗?”

  代善说:“皇上真是仁厚之君,可要坐稳天下,不杀人是不行的,在这个世界上,咱们不杀他,他便要杀咱们。”

  福临说:“那,我们大家都坐下来,宣布谁也不准杀谁不就成了吗?”

  代善说:“皇上想得太天真了,那哪能成事呢,再说,又由谁去把这些人都召拢来呢?谁又会相信你说的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