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另类厮杀(1)
十一月探妹天寒凉
我与小妹打麻将
输了还给你
赢了躺在床
——民间歌谣
1
胖乎乎的男孩双龙和女孩娟儿在炕上玩耍,四凤回娘家腿斜在炕沿边儿,同家人唠嗑儿,徐郑氏和二嫂分坐在炕头。
“四凤,孩子叫啥名?”徐郑氏问。
“双龙,他哥叫双喜。”四凤生孩子后,新鲜得像一朵花。
徐郑氏望眼两个玩耍的孩子,娟儿是二嫂和佟大板子生的,比四凤的儿子双龙大一岁,问:“双龙大妈、二妈对他咋样?”
“大妈挺喜欢他,二妈和双龙不怎么近边(亲近)。”
陶奎元的大太太特别喜欢双龙,举一个生活细节的例子:洗三洗三:东北满汉育儿习俗。婴儿诞生三日后,为其接生的老牛婆为婴儿洗浴……本来是老牛婆做的事,因曹氏外出接生未归,她说:“我给儿子洗。”
洗婴儿用艾蒿叶水,需口诵洗三歌谣,洗到哪个部位诵那段歌谣,一开始是:“一搅二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接下去便是:
先洗头,作王侯;
后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
洗脸蛋,作知县;
洗洗沟,做知州……
为婴儿梳头时,歌谣曰:“三梳子、两拢子,长大了戴红顶子!”
“没孩没爪的大妈喜欢孩子,二妈有自己的孩子自然对别人的孩子不亲。”二嫂分析陶奎元的两位太太道。
“我看你对梦人比娟儿强。”徐郑氏说。
二嫂对小闯子高看一眼,用她的理由说,爹娘不在必须对他特别疼爱才行,事实上她做到了,省吃俭用送梦人到四平街读书,期望他将来出人头地。
“二婶,我两年多没见梦人,长高了吧?”四凤说。
“出息成大小伙子,那天从四平街下学回来,我差点就认不出啦。”
徐郑氏道。
“这日子真快呀,梦人上了中学。”四凤感慨说。
“谁说不是,四凤你都当娘喽!你娘要是在也快奔四十岁的人。”徐郑氏缺憾道。
“小芃和梦人同岁……”四凤一脸的忧伤说。
“不,小芃比梦人大一岁。”徐郑氏说。
三人沉浸在痛悼往事之中……双龙和娟儿快快乐乐地玩耍。
“我四婶常过来吗?”四凤问。
“她一个人搬到望兴村去住了。”
“四叔呢?”
“在镇上游逛。”徐郑氏说,“听人讲,他经常住郝家小店。”
夜晚,郝掌柜嘴对南泥壶嘴喝水,见关锡镴匠进店,放下茶壶从眼镜框上射出目光问:
“住店?”
“我找一个人。”关锡镴匠说,“徐四爷!”
“你是他什么人?”郝掌柜问。
“朋友。”
“他还欠小店二元二角住店钱,现在不知跑哪里蹲露天地挑袍去了。你,替他来还钱?”郝掌柜问。
关锡镴匠冷看郝掌柜一眼,走出店门。
徐德龙倒没蹲露天地。大车店的通天大炕上,形形色色的住店人在炕上躺着歪着,或三三两两唠嗑儿,有两个车老板儿啃着猪尾巴喝酒。蜷曲在北炕炕梢的徐德龙身子动了一下,脸对着山墙,嫌环境吵闹又无奈。
北炕一个庄稼汉打扮的人正讲“捅老鸹窝”的故事:县官娶了个小老婆,小老婆嫌男人老,就暗暗和邻居小木匠好上。八月十五,县官叫妻子找来小木匠,三人喝酒做诗,县官说:“月儿弯弯出正东,树上老鸹有人哄。面团搂着粉团睡,干柴棒子门外听”。小木匠一听老县官已知道他们的风流事,说,“月儿弯弯出正南,提起此事有半年。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小媳妇的诗咋说?”听故事人急等下文道。
“小媳妇说:‘月儿弯弯出正西,老年别娶少年妻。今朝同床又共枕,早晚还是人家的’。”讲故事的人道。
第二十五章另类厮杀(2)
“老县官成了王八!”有人喊叫道。
徐德龙起身下地,走出房间。
听故事的人眼瞅徐德龙的背影,议论道:“这人奇奇怪怪,和谁也不说话,哪像个住店的。”
“是有点隔路(个别)!”另一个听故事人说。
徐德龙走出客房来到大车店后院,这里倒肃静,一盏盏马灯在木桩上挂着,吊起的牲口槽子,马、骡、驴吃草,嚼草、打响鼻声连成一片。他骗腿坐在槽头,伸手拍拍正吃草的马额头,马抬起头,是一匹老白马。大车店伙计隐藏在阴影处,怀疑他不诡,密切注视他。
徐德龙朝亮灯的草栏子走去,草栏子里堆放待铡的干草,一把铡刀床子,他躺在松软的草堆上。
店伙计扛着铡刀片走来,问:“你是谁?咋躺在这儿?”
“住店的,通天大炕太吵闹,出来躲会儿清静。”徐德龙坐起身子说。
“天南地北的人到一块,崩闲坑,扯西游。”店伙计安上铡刀片,一个人无法铡草,徐德龙主动地说,“我给你续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