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奎元不难听懂冯八矬子的阴谋,此次被胡子勒索去的几千块大洋正没处要回来呢。也该有人出,谁出?徐家。勒索信是你徐老三写的,至少他参加了绑架。
“弟弟牵驴,哥哥拔撅子。”冯八矬子说,“损失的钱财,咱朝徐德富要嘛。”
“不见棺材他不能落泪,徐德富不好对付。”
“嘿,不是让徐德富见棺材,得让他见尸体。”冯八矬子越说越狠,“抓住徐老三,说徐家通匪……他们拿什么救人?大洋!”
陶奎元认为光整徐家不解恨,要彻底消灭坐山好绺子才能报绑架儿子之仇。
“我们当然不放过坐山好,瞅准时机,消灭他们。”冯八矬子表明效忠,主动请缨道,“我去獾子洞盯徐家,捋着他家的线索找到坐山好的巢穴,一举消灭他们……”
“你去吧,不过要隐蔽,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能碰徐家,怎么说徐德富是日本人的嘱托,得罪他无所谓,得罪日本人不成。”陶奎元叮嘱一番,其实冯八矬子用不着叮嘱,某些方面他比陶奎元狡猾、老辣,也更聪明。
“放心吧署长。”冯八矬子自信道,“听我好消息吧。”
冯八矬子走后天气骤然变冷,一两天的工夫河冰封了。寒流对亮子里镇的人来说无大影响,人们说,冬天该冷就冷,夏天该热就热,那才是正常。然而,寒流袭击小镇,对陶家来说如一个杀手走来,厄运降临。
第五章荒原寻找(8)
陶双喜诵着童谣“小驴儿,跑得快,一张桌子八碗菜”走出房门,家人听到他的诵童谣声,认定是清醒时刻,也没人太在意他,放任他出门去,一般他也不走远,围绕家房前屋后玩。
后来陶家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傻子陶双喜在冬天里忽然就想到鱼的,而且自己去抓。
陶双喜走出镇去,直奔河边。他听见鱼在冰下面唱歌声音很宏亮,于是和鱼对歌,当然是那首整天不离嘴的童谣小驴儿跑得快。他确实见到一条鲤鱼,望亮鱼——冻在冰窟窿里的鱼。
陶家在吃晚饭的时候发现傻子不在,才慌了手脚,马上到街上去找。
出动的警察找遍全镇,也不见陶双喜人影。
“铁匠铺,他爱看挂马掌!”二姨太突然高声嚷道。
“一惊一乍的!”陶奎元斥责她,自从赎回来儿子,见他变傻啦,她就落下病来,时常是一惊一乍的。他说,“天已大黑,铁匠铺早关了门。”
直到后半夜,有人来陶家报信,说河面有一个快冻僵的孩子。陶奎元带人找到儿子,人已说不出话来。
“放在冷水里缓。”先生(医生)说。
东北人有冬天吃冻秋梨的习惯,人人都知道缓冻梨的方法,用冷水,水越凉缓得越快。陶双喜像一只冻透的秋梨,在冷水里缓了半天……人是活过来了,双手十根指头齐刷刷地冻掉一节,小便失禁,下身整日水流不断。
半月后陶双喜恢复说话功能,第一句话没叫爹没喊娘,却说:“鱼,红毛大鲤鱼!”
望此情景,陶奎元咬着牙走出院子,拔出匣子枪,冲天空砰砰连放了数枪。
谢时仿离开白狼山,毛驴换成一匹马,上马前,徐德成将一个叉形的树根交给他。
“是什么?”
“一旦哪个绺子找咱家的麻烦,就将这个东西给他们看,并说是坐山好的蛐蛐。”徐德成说。
“哎!”谢时仿告别道,“三爷,保重!”
谢时仿把叉形的树根放在桌子上,向东家讲了见徐德成的经过。
“接受张大帅改编?”徐德富对此很感兴趣,改编后的胡子不能再称胡子,他希望三弟的绺子早日接受改编。
“三爷说张大帅派人商谈了几次,坐山好犹豫不决,始终未吐口。不过,近些日子,坐山好活了心。”
“改编后他们要到哪里去,欠点儿牙缝(消息)没?”
“没有,反正成了正规军,都去城里驻防,有吃有住,省得昼伏夜出,东躲西藏的。”
“他们成了正规军就好了,最好能来亮子里镇驻防,也离家近一点儿。”徐德富希望是这样好结局。
“三奶奶问起三爷的事,我怎样说?”谢时仿问。
“入绺的事先不告诉她实情,只说他在里边挺好,帮助写写字什么的。”徐德富说。
“三爷说插空(趁机)来家看看的事呢,告诉三奶奶吗?”
徐德富寻思一会儿说:“那倒可以告诉她。”
4
徐家大院给胡子辽西来马队包围是三更天了,马蹄叩着冻土地、枪械的拉动声音在静夜中格外清晰。
院内,徐德富同谢时仿顺着马道爬上炮台。
“当家的,胡子来了不少。”老门说。
“他们没说是哪个绺子的,老门你懂得他们的规矩和黑话,问一下。”徐德富说。
老门对着瞭望口喊话:“你们报个迎头!”
“辽西来。”胡子答道。
“我家是坐山好的蛐蛐(亲戚)。”老门说。
院外,辽西来吩咐山口枝子道:“你带人到北面去,我再盘问盘问他们。听我的枪响,你带弟兄们攻北炮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