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内响起鼓乐吹打,《工尺上》《工尺上》,为鼓乐班套路的开场曲。据曹保明著《中国东北行帮》载:《工尺上》为报门曲,吹打三通。第一通《工尺上》,先吹号(喇叭),大约半袋烟工夫;再来《工尺上》还是先吹号,还是半袋烟工夫;第三遍开场要变吹《柳河音》,连续吹几个反复,大约半袋烟工夫多一点儿……收尾还是《工尺上》。曲子火爆……
杠夫在关闭的大门前停止颠轿,新娘待在轿子里。送亲的丁家人中,一个妇女懂这个习俗,说:“劝性子劝性子,也叫闭性、别性。据《中国风俗辞典》载:婚礼正日,新娘乘轿到婆家门口,大门久闭不开,致使新娘不能下轿、进门,赖以显示夫门家规的威严。趁此间隙,院内屋内做婚礼前的最后准备,直到送亲人心烦意乱时,方启门。呢。”
“闭性!”另一个妇女重复一句。
鞭炮炸响,大院门重开,送亲妇女搀扶新娘丁淑慧下轿,顺着铺好的红毡入院,满院人客,喜气洋洋。
红毡尽头,堂屋摆着天地桌,除了天地码儿天地码儿:结婚的祭器,主要是天地牌。一张桌子上置一壶,红线绳系二交杯,另一张桌子,摆一具羊尾骨,两碗熟切肉丝,两碗黄米饭。
“拜天地!”主婚人高喊道。
新房门坎前放一具马鞍,两个手持“宝壶”的幼童立在门两侧。徐德龙引新娘进洞房,将两只宝瓶塞给新娘,新娘抱在怀中。
新郎、新娘同跪拜天地……接下去新郎、新娘喝完交杯酒,象征性吃肉丝、黄米饭。
下一道程序,婚礼主持人主持拜祖仪式,地点在徐家的祠堂,墙上祖宗绣像,案桌上摆满供品,香烛点燃。新郎、新娘向徐家祖宗牌位三叩首。
第六章错位婚配(4)
主婚人宣布道:“新郎新娘入洞房!”
西厢房,花格窗上贴着大红的喜字。门贴喜联: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开宿并鸳。
新娘丁淑慧抬起缠足小脚,跨过马鞍的那一刻,新郎徐德龙接过管家谢时仿递过来的秤杆,将丁淑慧的红布盖头挑下,扔向房顶。
丁淑慧转脸,瞧风飘的红盖头……众人数双眼睛望着红盖头,红盖头飘向青色鱼鳞瓦房顶。
徐家在大院内临时搭起席棚,几十桌酒席同时开,众人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四喜丸子!”端菜的人报菜名。
女客的餐桌上,徐郑氏夹菜放进身旁徐秀云的碟里说:“吃菜,吃菜,秀云姑娘。”
“啧啧,”二嫂赞美的目光道,“画儿似的,几岁啦?”
“十六岁。”徐秀云答。
“和四弟同岁。”二嫂说,话里含有别意,徐郑氏听出来了,要说什么,欲言又止。
谢时仿走过来,在徐郑氏耳边低声说些什么,她慌然道,“怎么会呢?快去找找。”
谢时仿匆匆离开。
“谁?”臧雅芬嘴还是快,问:“大嫂,找谁呀?”
“来,来!”徐郑氏故意岔开话题说,“大家长伸筷,吃好。”
“大嫂……”臧雅芬还追问。
“雅芬,”徐郑氏示意她别问,说,“今晚你早点儿歇着,德成回来一趟不易,好好陪陪他。”
臧雅芬有些羞涩,浅声道:“大嫂真疼我啊!”
“一晃,德成又有半年没来家。”徐郑氏转移视线说,“也该到家了……直穿马灌啾河路近不少。”她指不走桥,涉水过来。
从亮子里镇到獾子洞,路过一片平展展的河套地,便可看到徐家绿油油的庄稼,面积足有四百垧,二里地长的垄头子……地边是一条沙岗,生长着一棵歪歪斜斜的孤树,枝桠间有一个黑黢的老鸦窝。望见它,不由使人想到一条谜语:青秫秆,挑大碗,年年下雨下不满。
“营长,獾子洞村还有多远?”勤务兵有根问。
“吁!”骑着青鬃马的徐德成勒住缰绳,望眼老鸦窝,说,“见到老鸦窝,过了马灌啾河,就到家啦。有根,歇会儿,让马吃点草。”
勤务兵牵着两匹马到草地上,用缰绳縻住马。
徐德成靠在树干上,脸浸在树阴里抽烟。勤务兵坐在明媚阳光处,解下腰间行军壶,扬脖喝水,咕噜噜很响。
徐德成盯着勤务兵,吐出一股青烟。
“营长,我?”
“有根,今年十九岁了吧?”
“十九,属鸡的。”
“你比德龙大三岁。”徐德成感慨道,“你扛枪打了几年仗啦。”
“四爷今年十六岁,做新郎……”勤务兵不是觉得新鲜,而是认为早了点儿。
抽透了烟,徐德成说:“走吧,不然就赶不上头席啦。”
“你们这一带獾子多吗?”勤务兵紧跟上去,问。
“在早,人脚獾子随处可见,四处打洞……村名还是我爷爷给起的,他教过私塾呢!”
“识字多好。”勤务兵羡慕道。
“部队在亮子里安定下来,我抽空教教你。”徐德成说,“你是得识几个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