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江谁不知我和日本人做黄金买卖,和黑龙会的关系不错。”陶老板说,“怎么啦?日子过得好好的吗。”
“那是过去,我没当县知事之前无所顾忌行,现在让人看到我们与日本人有关系不行。爹,咱和日本人走近了,得罪的人就多了,俄国人,巡防军,革命党,红灯照什么的。”陶知事说,他讲的非耸人听闻,世面上的确很乱。
“爹,桥口勇马说得对,我们要和巡防军搞好关系……”
“和洪光宗套头(套近乎)不难,你看爹的。”陶老板随即为儿子出了一计。
一天,将军府门前一支大秧歌队扭起来,引来众多路人围观。陶知事和三江上层名流,裹在人群里。
“报告司令,”当值的军官进来道,“陶知事带秧歌队来给您夸官。”
“这是唱哪出戏?”洪光宗望着孙兴文说。
“陶知事看到耿督军的信,给您……”孙兴文猜想到原委。
“唔,看看去。”
孙兴文拿起洪光宗的大檐帽追到门口说:“帽子。”
“挺沉的,我老忘戴它。”洪光宗接过来帽子,是将军戴过的帽子。
“人客百众前,你是巡防军新统帅,一定要戴。”孙兴文说。
“没想到,当司令这么麻烦。”洪光宗抱怨道。
将军府外,唢呐、锣鼓喧天,秧歌扭得正欢。
“立正!”卫兵高喊,洪光宗挺拔而出。
“恭喜司令!”陶知事高声说。
鞭炮骤然响起,其声震天响,洪光宗向众人挥手致意。鞭炮响过,秧歌扭毕,陶知事率人上前道:“恭喜,恭喜!”
“同喜!”洪光宗回礼道。
“洪团长荣升大帅,乃我三江之幸事……”陶知事故意提高洪光宗的阶衔,极力取悦。
“是司令,不是大帅。”洪光宗装谦虚,抠字眼儿说。
“巡防军司令,就是大帅呀。”陶知事牵强附会道。
洪光宗心里舒坦,嘴却道:“这样叫不好,还是叫司令。”
将军府有一个人不肯出来看秧歌,枝儿憔悴在床上。
《出卖》第十三章(14)
“外边多热闹,扭秧歌呢。”环儿腆着大肚子坐在枝儿身边,劝她道,“起来,出去看看秧歌。”
“姐我不去。”枝儿一动不动,说,“要去你去吧。”
“你见天见(每天)把自己圈在屋子里,脸上没一点儿血色,这样下去还不得生病啊!”环儿心疼妹妹。
“生病死了更好,和爹娘做伴儿去。”
“说什么呢?”环儿责备道,“我只剩下你这么一个亲人,你要是有个好歹,我倒活不成啦。”
“姐,你还有姐夫,还有肚子里的宝宝……我呢,来去无牵挂。姐,我去撵爹他们,问问他咋不和我说句话,撇下我就走啦。”枝儿伤感,始终为没见上义父最后一面心里憋屈。
“爹何曾不想和所有爱他的人道别,可是……”环儿她流下泪来说,“爹最后嘱咐我照顾好妹妹。”
“姐,姐啊!”枝儿起身抱住环儿。
一夜间,徐家大院只剩下她们姐妹,埋葬了双亲这种相依为命的感觉藤一样缠紧心头。其三江县内徐家还有已经出了五服的堂亲,在獾子洞村租种着将军府的六百垧河套地,没什么大的走动,这一股徐家与环儿的故事发生在若干年后,在另一部书中还要讲到。
“枝儿,姐不能没有你啊!”环儿说。
洪光宗仍处于亢奋状态,以前几乎是玩笑的话,当徐将军的女婿,未来掌管徐家军,转瞬之间成为现实,换个角度讲,是杀手成全了他,不然要等到将军上不去马挥不动枪,交权轮到轮不到他两说着,其中充满变数。
“陶知事叫我大帅,这样叫多不好,参谋长你说呢?”洪光宗有当大帅的野心,他却这样说。
“其实也没什么。”孙兴文回答得巧妙圆满。
“总之叫早了。”洪光宗满意称他大帅,巴不得早点称上大帅,嘴上却这样说。
当!当!当!有人敲着镗锣满街喊:“巡防军洪司令有令,从即日起白狼山封山,不准进山伐木,不准进山采参,不准进山狩猎……”
行人停下,想听听清楚内容。
“巡防军洪司令有令……”
路人交头接耳议论:
“哪个司令?”
“徐将军的那个女婿,如今当了司令啦。”
“才几个团的兵,就叫司令,够吗?”
“乱巴地的时候,有枪就是草头王嘛!叫司令、叫将军、叫大帅,还不都一个味儿。”
桥口勇马骑在马背上,在人群中听了一会儿,悄悄离开。他骑马去哈尔滨找一个人,那人叫月之香。
与其说敲着镗锣人是传达巡防军命令,不如说对外宣布洪光宗当了司令,短短几天时间三江县都知道了。将军府的牌匾摘下,换上司令部的牌匾,油漆很新,路过还能闻到大麻子大麻子:蓖麻的俗称。做调和漆用蓖麻油。味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