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岸的战争消息,使这支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美军不寒而栗,而自身的遭遇更令人生出无限的伤感与恐惧。这些驻平、津、秦皇岛的美国海军,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在敌人占领的国度里作为俘虏的滋味。只要日本士兵走到面前,就要立即鞠躬,稍有怠慢,便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外加一顿拳打脚踢、棍棒加皮带的惩罚。
锭者首先找到了华北美国海军司令官哈斯特上校。这时的上校司令官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傲慢与神气,尽管依然身着军服并佩有日本人特许的长剑,然而那长长的佩剑如同乞丐的木棍斜挂腰间,让人顿生可怜和滑稽之感。事到如今,“高等”的白人不得不向日本小鬼低下了那“高贵”的头颅。
锭者审问的结果,仍令他大失所望。哈斯特上校坦言:他确实曾经接到过美国公使馆的指示,让他负责转移“北京人”,但他并没有具体承办这项任务,因为当时还有许多更紧迫的军务要做。至于“北京人”到底是什么模样?是三块骨头还是五根肋骨?是装在白色木箱里还是装在红色皮箱里?是一个箱子还是两个箱子?他从未见过,因而一概不知。至于派去载箱的士兵究竟是在什么地方装有货?拉到了那里?他也同样无可奉告。
锭者只好暂时放弃了哈斯特上校,转而找到了曾经去协和医学院运送“北京人”化石的美军上士斯耐德尔和中士杰克逊。按锭者的设想,这两个直接承办“北京人”化石的转运者,应该知道“北京人”的去向。
然而,当锭者在集中营找到二人时,情形却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
斯耐德尔和杰克逊站在锭者的面前,紧绷着脸,不愿正面与其对视。在锭者的再三逼问下,二人承认去过协和医学院押车装过一批货物,但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他们将这批货物送到了美国公使馆,之后又奉命押往秦皇岛,然后放入了瑞士仓库。至于这批货物里面到底有没有红木箱或白木箱,木箱里有没有“北京人”,毫不知晓。按两位士兵的解释,上级交代任务时并没有让自己知道箱子的颜色和形状,更没有告诉自己箱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作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也自然没有资格去打听,否则就属违犯军规。
尽管锭者对两个美国士兵软硬兼施,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只得匆匆收场。
这位著名的侦探回到住所,把近一段时间调查的线索仔细地疏理了一遍,得出了如下结论:既然美国海军陆战队受美国公使馆的指令而去协和医学院转移过一批“货物”,那么“北京人”肯定就在其中,只要搞清这批货物的所在地点,“北京人”定在其中。根据两个美国兵的说法,“货物”已被转押到了秦皇岛瑞士仓库,那么“北京人”就应该还藏匿在秦皇岛瑞士仓库的某个地方。于是,锭者最后认定,可能存留“北京人”的地方只有两处:一、秦皇岛瑞士仓库(这个地方的可能性最大);二、美国海军驻北平陆战队兵营。
第七章 紧急搜寻(3)
根据这一设想,锭者当即向北支派遣军司令部作了报告,得到准许后,马上带领一群士兵,首先冲向美国陆战队驻北平兵营进行搜寻,但找遍了每一个角落,仍未发现“北京人”的踪迹。这意味着“北京人”惟一可能存在的地点,就是秦皇岛瑞士仓库。
锭者马不停蹄地向秦皇岛赶去。
剖腹自杀的日本侦探
昔日井然有序的秦皇岛,此刻已变得混乱不堪。
1941年12月8日,日本军队缴获了秦皇岛霍尔库姆营地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的枪支后,紧接着便对美国在秦皇岛及市区的所有物资全部进行了严密封锁。
这时的秦皇岛码头,从北平、天津等地运来的集装箱已塞满了整个货栈,偌大的瑞士仓库早已满得几乎放不下一个铁钉。整个码头耸立起了一座座由货物堆积而成的小山包——有的用白色篷布遮盖着,有的顶端搭上几块草席,有的干脆什么也没有,任凭风雪肆虐。这些货物大多是在等待即将到来的“哈里逊总统号”轮船与其他美国轮船公司的船只装载,想不到包括“哈里逊总统”号轮船在内的二百多艘大小船只,未能靠岸就被日军截获,美国驻华军人与公职人员多数已被捕关押,码头上的货物便成了一堆堆既无人运走也无人领回的“流浪儿”。
由于战局不断恶化,秦皇岛港成了日军转运战备物资的专用码头。随着一批批战争所亟需军火的运进运出,原存放于码头和瑞士仓库的美国人的物资,有的被日军抛入大海,有的被运到大街上卖掉,有的被洗劫后变成了他人的私有财产。整个港口成了各色人等趁火打劫,发财致富的角逐场。
锭者一到秦皇岛,立即将“北京人”的调查情况向当地日军司令官作了汇报,并要求派兵协助搜寻。
一时间,整个秦皇岛港内港外,无论是大小板箱还是集装箱,统统以各种方式被打开进行仔细搜查。整个码头、仓库和货栈,铺满了被从箱子中扔出的衣服、书籍、铁器、瓷器、木器等各色物品。日本士兵的皮靴在上边来回走动,几乎将这些抛散的物品碾成了一滩滩湿泥和碎片。
然而,锭者和他的士兵们经过三天三夜的紧急搜查,连一块骨头的碎片也没见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