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智大愚一代名臣:原来曾国藩_张研【完结】(21)

  《行路条规》规定:

  一、凡拔营时,以七成队预备打仗,以三成队押夫。若贼在前,则七成队走前,锅帐担子走中间,以三成队在后押之。若贼在后,则以三成队走前,押锅帐担子同行,留七成队在后防贼。如有十营、八营同日拔行,则各营七成队伍分班行走,不许此营之队参入彼营队中,尤不许锅帐担子参入七成队中。至押夫之三成队,专押本营之锅帐担子,不许此营与彼营混乱。

  二、凡拔营,须派好手先走。或营官,或统领,或哨官、哨长,皆可择其善看地势、善看贼情者向前探看。在大队之前十里,或二十里,仔细看明。一探树林,二探村庄,恐有贼匪埋伏在内。身边带七、八个人,每遇一条岔路,即派一人往看。若遇过桥过渡,尤须谨慎,恐大队过水之后,遇贼接仗,进则容易,退则万难。

  三、每营派一弁在后押尾,凡锅帐担子过完之后,查明恐有病者落后,又恐本营勇夫在后滋事,又恐游勇假名滋闹。

  以上诸条,虽然浅显,对于不识“几箩筐字”的农夫士兵来说却尽收实效,终使湘军成为一支可战之师。

  曾国藩以儒生为将,农夫当兵,目的在于将湘军锻造为“血诚之军”,即成为一支忠于国家、爱护百姓的军队。鉴于此,曾国藩着有大量通俗晓畅的歌谣,从道德感化方面增强湘军的凝聚力。

  首先,曾国藩强调将士要保卫家乡,著有《莫逃走》:

  众人谣言虽满口,我境切莫乱逃走。

  我境僻处万山中,四方大路皆不通。

  我走天下一大半,惟有此处可避乱。

  走尽九州并四海,惟有此处最自在。

  别处纷纷多扰动,此处却是桃源洞。

  若嫌此地不安静,别处更难逃性命。

  只怕你们太胆小,二闻谣言便慌了。

  一人仓忙四山逃,一家大小泣嗷嗷。

  男子纵然逃得脱,妇女难免受煎熬。

  壮丁纵然逃得脱,老幼难免哭号咷。

  文契纵然带着走,钱财不能带分毫。

  衣服纵然带着走,猪牛难带一根毛。

  走出门来无屋住,躲在山中北风号。

  夜无被铺床板凳,日无锅甑切菜刀。

  受尽辛苦破尽财,其实贼匪并未来。

  只因谣言自惊慌,惹起土匪吵一场。

  茶陵道州遭土匪,皆因惊慌先徙走。

  其余各县逃走人,多因谣言吓断魂。

  我境大家要保全,切记不可听谣言。

  任凭谣言风浪起,我们稳坐钓鱼船。

  一家安稳不吃惊,十家太平不躲兵。

  一人当事不害怕,百人心中有柄把。

  本乡本土总不离,立定主意不改移。

  地方公事齐心办,大家吃碗安乐饭。

  保卫家乡要靠训练得法,作战有素。曾国藩写下了《操武艺》:

  要保一方好土地,大家学些好武艺。

  武艺果然学得精,纵然有事不受惊。

  石头要打二十丈,石灰罐子也一样。

  木板只要五寸宽,箭箭要中靶子上。

  石头灰罐破得阵,叉钯锚子一齐进。

  靶子也立一块板,板上先凿四个眼。

  眼内安个小木球,戳在锚子尖上留。

  只要枝枝戳得准,保守地方总安稳。

  火器虽然是个宝,鸟铳却要铸得好。

  火药也要办得真,不然炸裂反伤人。

  铳手若是不到家,不如操演不用他。

  惟有一种竹将军,装得火药大半斤。

  三股麻绳紧紧缠,一炮响动半边天。

  件件武艺皆无损,石头锚子更要紧。

  石头不花一文钱,锚子耍出一道圈。

  若是两个习得久,打尽天下无敌手。

  读书子弟莫骄奢,学习武艺也保家。

  耕田人家图安静,学习武艺也不差。

  匠人若能学武艺,出门也有防身计。

  商贾若能学武艺,店中大胆做生意。

  雇工若能武艺全,又有声名又赚钱。

  白日无闲不能学,夜里学习也快乐。

  临到场上看大操,个个显出手段高。

  各有义胆与忠肝,家家户户保平安。

  曾国藩认为,道德层面的凝聚力对湘军建设无疑更为关键。他着力推广《要齐心》歌谣:

  我境本是安乐乡,只要齐心不可当。

  一人不敌二人智,一家不及十家强。

  你家有事我助你,我家有事你来帮。

  若是人人来帮助,扶起篱笆便是墙。

  只怕私心各不同,你向西来我向东。

  富者但愿自己好,贫者却愿大家穷。

  富者狠心不怜贫,不肯周济半毫分。

  贫者居心更难说,但愿世界遭抢劫。

  各怀私心说长短,彼此有事不相管。

  纵然亲戚与本家,也是丢开不管他。

  这等风俗实不好,城隍土地都烦恼。

  万一邻境土匪来,不分好歹一笔扫。

  富者钱米被人抢,贫者饭碗也难保。

  我们如今定主意,大家齐心共努力。

  一家有事闻锣声,家家向前作救兵。

  你救我来我救你,各种人情各还礼。

  纵然平日有仇隙,此时也要解开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