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黄埔军校_陈宇【完结】(35)

  中校筑城教官:毛景麟、黄明、徐从、李文宝、刘光炎、傅蓝梅、程福铨。

  地形教官:文建勋、夏声潮、姜永纹、李澍、李榘、李良仁、欧阳回、谭天锡、陈定中、黄达、左纪柟、载纪章。

  经理教官:周济;少校经理教官:潘正华、汪逢楠、李林、姚振瀛、陈钦。

  音乐教官:林庆培、张鸿仙;无线电教官:梁文耀、黄兴。

  马术教官:翟瑾;有线电教官:唐保冲。

  黄埔一期学员队队长金佛庄烈士,

  警卫团长,在北伐战争中牺牲。少校教练官:范雨峰、陈器、殷一华、惠济、申自鑫、李进德、周启植、秦鼎新。

  教练官:周彭赏、葛唐彪、钱懋勋、苍德克、单懋统、傅绍仁、张鸿儒。

  俄炮教练官:梁道夫;经理教官:邓梗楠;技术助教:李宝庭、姚卓山、杨宁。

  政治教官:安体诚、廖划平、张荣福、汤澄波、李合林、张秋人、罗霞天、潘怀素、王志文、吴云、陈群、王懋庭、杨道腴、梁鼎铭。

  军校行政机构(6)

  ▲步科第1团

  团长:肖友松;团副:黄仲恂、庄孟雄;副官:何鉴;书记:刘乐丰、陈绳武。

  第1营营长:孙宝瑜;副官:张森;书记:胡家骝。

  第2营营长:杨请缨;副官:张权;书记:杨桂荣。

  第3营营长:肖钟钰;副官:汪荣;书记:徐则初。

  第1连连长:欧阳瞳;排长:胡毓英、应威、汤建威、刘光权。

  第2连连长:孙树成;排长:刘启棠、周旋、邢幼民、武希良。

  第3连连长:李昭良;排长:邓扬奎、麋藕池、杜德孚。

  第4连连长:韩浚;排长:杨少初、徐立。

  第5连连长:肖乾;排长:王涤欧、梁鹄。

  第6连连长:张慎阶;排长:胡国泽、欧治清、王哿仁。

  第7连连长:陈赓;排长:胡立生、卢石英、肖道荣、张廷汉。

  第8连连长:张颖;排长:李天霞、杨锐军;队长:夏北侯。

  第9连连长:魏炳文;排长:张永鍚、陈贻、卢兆熊、张民权。

  审连长:石祖德、顾浚;排长:李藩。

  ▲步科第2团

  团长:张与仁;团副:吴法斌、汪世鎏;副官:陆向阳、吴鸿书。

  书记:黄金殿;副官:汪炼;服务员:陈子高;书记:陈颜真。

  第1营营长:范荩;副官:吴佑、吕良、厉言。

  第2营营长:徐宝鼎;书记:成西长。

  第3营营长:应山三;副官:罗清澄;书记:顾鸿。

  黄埔军校军事教官顾祝同第1连连长:王仲廉;排长:梁得翼、张荄、李浡。

  第2连连长:杜淮;排长:郭鼎铭、舒荣、王宏图、朱祥符。

  第3连连长:陈枬舟;排长:张镇、张守章、欧阳英。

  第4连连长:严武;排长:苗国福、颜驭、傅锡章、胡蕴山、范树朋、叶荫生。

  第5连连长:张忠頫;排长:汤复天、姚仲荣。

  第6连连长:关麟徵;排长:申大伦、杨超凡、冀赓亮、马威龙。

  第7连连长:张达;排长:李宝勤、王志宣、汪化霖、李正芳。

  第8连连长:蔡任民;排长:田松坪、吴荣光、刘启熊。

  第9连连长:邓明道;排长:沙述、韩銕忱、纪毓智、叶启贤。

  ▲炮科大队

  代大队长:邵企雍;大队副:温克刚。

  第1队长:王棫栋;第2队长:杜道周;第1副队长:程虬;第2副队长:蒋作士。

  区队长:冯尔骏、梁素、贾宪民、张渭清、李家忠。

  ▲工科大队

  大队长:杨树松;大队副:刘桐恩;副官:张启周;书记:荣瑞芝。

  普通工兵队队长:柳善;通信队队长:曾粤珍。

  普通工兵队区队长:蔡乘波;通信队区队长:何兆昌、王治平。

  通信队助教:王均;前工兵队长:黄复兴、方清昶。

  前大队队副:周百福;前普通工兵队区队长:黄仲馨。

  前工兵队区队长:陈衡;前工兵队副官:彭子言。

  前工兵大队副官:洪世寿;普通工兵队区队长:章焕。

  ▲经理科大队

  教官:邢绳祖、钟离震、段重智、唐生敏、刘玺、文心水、汪逢榘、韩湘澄、柳圣宣、郑波、沈沧海、张兆棠、陶春林、彭子言。

  ▲政治科大队

  大队长:胡公冕、张纲;副官:王权、严慎夫、曾煜芳;书记:梁仁立;服务员:廖治平、杨定南。

  队长:陈奇涵;区队长:王严、顾名世、雷云门、李彬。

  队长:刘先临;区队长:蔡仲、秦铁铮、蒋作舟、曹伯球。

  两位老黄埔、四川老乡陈毅(右)、

  聂荣臻(左)元帅,1971年夏在北戴河。队长:詹觉民;副队长:黄彰英;区队长:叶佩高、段霖茂、潘明甫、司马传、秦世杰、刘铁超、李素。

  6.本校武昌政治演讲班教官

  军校行政机构(7)

  政治主任教官:恽代英。

  政治教官:郭沫若、周恩来、李富春、李达、李季、章伯钧、蔡畅、张国焘、李汉俊、陈潭秋、项英、陆沉、彭泽湘、郭冠杰。

  苏俄顾问:铁罗。

  在古今中外的一般学校中,负有授课之责的人,通常称为教师、先生、老师,听课的则为学生、弟子。但在军校里,这教师的作用还不仅在于是“师”,而且还是军官,因为军校姓“军”,时刻连通着战场,他们在校园中塑造的是军魂。所以,在军校中任教的教师,与一般学校的教师不同,最恰当的称呼应当是“教官”。所以,本书在叙述上除引用原始资料或避免引起歧义、特别有必要使用“教师”的情况外,统一使用“教官”的称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