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黄埔军校_陈宇【完结】(86)

  广州形势突然间异常紧张。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廖仲恺等人的坚决主张下,广东革命政府命令黄埔校军等东征军迅速回师广州,讨伐杨希闵、刘震寰部。

  从兵力对比看,平叛的革命军占有绝对优势。广州参加叛乱的滇、桂联军部队大约有2.5万人。而在革命军方面,参加平叛的有谭延闿、程潜、朱培德、李济深、李福林等将军的部队和黄埔校军,总计有4.7万余人。这时,周围的政治军事环境也有利于革命军。在潮汕方面,地方军阀陈炯明部洪兆麟师4000人已退向福建,林虎部6000人败兵退缩到梅江以西,短期内都暂时无力反扑;南宁方面,范石生部与李宗仁部会合后约1万余人,挡住了唐继尧进攻广州的去路;粤西方面,邓本殷部7000余人暂时保持中立。

  周恩来在东征期间写信给兴宁县师扬县长,希望他设法搞好农会和党务。

  5月21日,黄埔校军官兵、师生冒着酷暑,奉命兼程回师广州,平定杨、刘叛乱。

  浓雾中,广州市近郊的瘦狗岭至白云山一带已经是枪炮声不断。

  杨希闵、刘震寰的滇桂军多是一些烟兵赌将,军官比士兵多,步枪比子弹多,烟枪比步枪多。官兵每人都有两支枪,一支是步枪或手枪,一支是鸦片烟枪。这些部队的官兵虽然在平时散漫,但打起仗来还能抵挡一阵子。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战场经验多,火线上沉着,在阵地上一边打仗,一边抽鸦片烟,能在枪林弹雨中旁若无人地抽烟,烟抽足了,过瘾了,就能玩命冲锋。黄埔校军当初不知当面敌军的这个特点,猛打猛冲,在瘦狗岭和白云山一带激战,但收获不大。打了一天硬仗,战局仍处于胶着状态。

  第二天,黄埔上游猎德炮台,由代总队长张治中率领的黄埔校军2000多人组成的突击总队正在待命,准备从这里强渡珠江。拟从猎德村渡江后攻占东山,并向新本村方向展开,然后向北进攻新和火车站,袭击滇桂军后部。

  珠江岸边,苏联顾问切列潘诺夫、白礼别列夫将军和张治中将军等人围在地图旁商量进攻线路。在集合的队伍前,切列潘诺夫风趣地鼓励官兵:“黄埔军校年轻的勇士们,广州是把椅子,敌人就坐在上面,你们的任务就是把椅子从敌人的屁股下面抽出来。”说着转身问张治中:“张将军,哪个连队冲在前面?”左权从队伍中举起右手答道:“我们前卫连。”切列首席军事顾问切列潘诺夫潘诺夫通过翻译问左权:“你准备怎么个打法?”左权跨步走出队列,敬了礼,回答:“潜渡上岸后,集中力量,形成拳头,抄叛军的后路,猛揍他们的屁股。”切列潘诺夫高兴地点头,说:“好!告诉你的士兵,不要怕敌人的炮火,要积极突进,在气势上首先要压倒叛军。”

  左权这时又补充建议说:“将军同志,最好再有几门炮。如果有大炮压制叛军火力,那我们取得胜利的把握会更大!”“炮!”切列潘诺夫高兴地叫了起来,他得到启发,叫道:“妙!妙!炮!左连长,你的意见很好!”张治中问:“哪里有炮呢?”切列潘诺夫指着珠江里的旧飞鹰号军舰说:“你们看,在那里!”

  原来切列潘诺夫被左权一提醒,这时想起来了,珠江里停着年久失修的飞鹰号军舰,虽然机器发动不起来,可舰上的炮还能使用。于是,在切列潘诺夫的头脑里,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形成了。这就是组成精悍的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突击队,从黄埔上游的猎德炮台上岸,袭击滇桂军的后路,然后在冲击的关键时刻,利用飞鹰号军舰上的大炮开炮助威。

  第八章 校军东征北伐(8)

  张治中一声“出发”令下后,左权带着突击连跳上舢板,强渡珠江。

  战斗开始了,身为前卫部队连长的左权,手执驳壳枪冲在前面,他高呼:“为了革命,为了中国,打倒军阀!”指挥部队英勇冲杀。

  江水中,敌军的炮弹不断地在舢板附近爆炸,掀起的江水把士兵们的军装都打湿了。士兵们拼命用力划着舢板。快到对岸时,敌军密集的子弹扫射过来。岸上,从前面败退下来的是革命军吴铁城部的一群官兵,一军官边跑还边叫道:“敌军火力太猛,弟兄们顶不住了!”跑在后面的10多个士兵被子弹击中倒下。左权见状立即跳下舢板,冲上前去用驳壳枪抵住那个军官,命令:“让你的士兵转过身去实施反攻!”那个军官在无奈之下,只好逼着败兵们转身反击。溃退渐渐被止住了,革命军士兵们开始向前进攻。左权命令跟进的士兵:“打手榴弹!”趁着手榴弹爆炸的硝烟,左权带着部队向前冲去。后面的革命军官兵,也不等舢板靠岸,就前赴后继地跳进齐腰深的江水中,向岸上冲去。黄埔校军攻占了敌军的滩头阵地。

  突击连冲在前面,浩浩荡荡的黄埔校军跟在后面。这是一支奇兵,滇桂军根本没有想到革命军会有这么一招,滇军主力的6个“双枪”团顿时乱了阵脚。

  “冲啊!”黄埔校军的官兵们高喊着,冲杀着,直杀得当面之敌人仰马翻。

  正在这时,事情也竟然这样的凑巧,飞鹰号军舰上的炮发挥了重要作用。舰上的炮既老又旧,虽然能打响,但射程不远。切列潘诺夫接受用炮的建议,无非是想在部队发起冲击时略助声威而已,谈不上精确性和命中率。怎么知道,这飞鹰号军舰上的老爷炮,却有一发不偏不倚地打到设在广九路车站的敌军司令部。那个号称“滇桂联军总司令”的杨希闵,正与他的同党、大军阀赵成梁一起吃饭。炮弹正好落在离饭桌很近的地方,赵成梁被炸掉了半截,当场死亡,杨希闵侥幸没有中弹,但也吓得魂不附体,再加上前线接连告急,于是匆匆收场,把赵成梁的尸体搬回广州市内。杨希闵一到市内,便成了孤家寡人,狐群狗党们见他在前面吃了败仗,一个个都早溜了。杨希闵见大势已去,只好丢盔弃甲带着几个亲信逃进了沙面租借地。在广东的滇军至此全军覆灭。桂军刘震寰原来也有4000兵力,滇军溃败后,他率部退到西村,黄埔校军已在这里等着他了。桂军还未喘过气来,就遭到一阵猛打,结果全部缴械投降,刘震寰狡猾的像只狐狸,早已作了准备,一看形势不对,化装逃出广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