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湘一声令下,山顶的战士们突然向敌发起攻击。一排排手榴弹准确地投向没有顶盖的碉堡和敌阵地,山下的正面攻击部队也趁势发动猛攻,机枪和冲锋枪一起开火,守敌猝然受到来自背后的致命一击,夺路而逃。红军在18日清晨终于攻占了天险腊子口,并不给敌人以喘息时间,沿着峡谷向敌纵深继续猛攻,连续突破多道阵地,乘胜穷追90华里,杀开一条血路,占领了岷县的大草滩,前锋直逼岷州城下。
此役还缴获了粮食数十万斤,盐2000多斤,这给红军给养以极大补充。
突破了腊子口天险之后,中央直属队和殿后的红三军团陆续通过了腊子口。走在后面的彭德怀沿途看到,每一株树木几乎都有枪伤或炸伤,满地的青草已经被反复冲锋的战士踩得稀烂,距桥头100米的崖路上,铺了一层炸裂的弹片和未爆炸的手榴弹,有的地方竟然累积成堆,被炸死的敌人尸体还血肉模糊地倒在路旁。
【点评】“棋筋”到手满盘皆活
突破腊子口,是红军进入甘南的关键一战,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曾评价此战:“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现在好了,腊子口一开,全盘棋都走活了。”
如果以围棋之道喻之:腊子口之战规模虽小,作用却相当于围棋中的“棋筋”。“棋筋”虽小,却关乎全局。长征中的红军在蒋介石的围堵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就像一条没有根的“大龙”,时刻为“求活”而苦苦挣扎。
毛泽东抢到了腊子口这个“棋筋”,为这条“大龙”伸出了头,缓了气,为日后在陕甘根据地“生根”,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第五章 强夺要地(1)
——红四方面军包座大捷之谜
1935年6月中下旬,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但是在张国焘的错误思想鼓动下,红一、四方面军的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当时红四方面军离开根据地才一个多月,打的大仗不多,军容比较整齐,师以上的干部每人有背篓,里边装有腊肉。在红四方面军一些人眼里,中央红军形同乞丐。他们已经离开根据地八个多月,一路上恶战无数,又刚刚翻越大雪山,大部分衣着褴缕,军服五颜六色,弹药也不足。
在这种形势下,徐向前等人领导的包座之战,还是显示了红四方面军的战斗力,同时体现了红军内部讲团结、顾大局的风格。
胡宗南的一个师正星夜赶往包座
1935年8月20日,红军右路军进入茫茫草地,经过七天六夜的艰苦跋涉,终于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
右路军由中共中央和红军前敌指挥部率领,下辖由原红一、三军团改称的第一、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四、三十军。
红军下一步要进军甘南,必经包座。
包座藏语意为“枪筒”,距离班佑一百多里地,地处深山峡谷的包座河流域,因地形而得名。这里是从川西通往甘南的必经之地。松(潘)甘(肃)古道蜿蜒于包座河沿岸,包座适扼其中。此时国民党中央军最精锐的第一军胡宗南部已经进驻松潘,并在包座等地设立了兵站。
红军一通过草地,胡宗南马上派第四十九师星夜赶往包座,拦截红军进入甘南。红军必须赶在强敌进驻包座之前,消灭驻守在包座的敌人,打通松甘古道,否则就有被逼回草地的危险。
徐向前主动要求承担任务
此时中央红军彭德怀所率第三军担任殿后尚未通过草地,担任开路任务的红一军在长征途中减员太多且相当疲惫。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政委陈昌浩研究后,赶到毛泽东住所,主动提出攻打包座的任务由四方面军承担,以红三十军为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主攻部队,以红四军一部相配合,红一军为预备队。
毛泽东对这一建议马上表示赞许。徐向前返回后即作部署,定下了出敌不意、围点打援、诱敌深入,然后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计划,并要抢在胡宗南增援部队赶来前强占包座。
正由松潘以北的漳腊驰援包座的胡宗南第四十九师约有12万人,战斗力较强,其中很多士兵在原来的十九路军中与日本军队打过仗。而担负主攻的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不过13万人,装备远不如敌。而且红军刚走出草地,途中忍饥挨饿,战士体力严重下降,作战困难很大。
“夜老虎”拿下大戒寺
包座山坡上长满茂密的原始森林,驻有胡宗南部共三个营,都已筑起集群式碉堡。敌人的指挥部设在一座高五六百米的山上的大喇嘛寺——大戒寺内。山下是一条宽约两丈的小河,正值雨季,水深流急,形成天然屏障。
徐向前亲自率几个警卫进至距敌只有几百米的位置观察,结果被敌发现,引来枪炮射击。徐向前乘敌射击之机,将各处碉堡的位置标在地图上。
8月29日黄昏,担任“围点”的红三十军的“夜老虎”团向大戒寺之敌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红军攻占大戒寺。残敌败逃时放火焚烧了辎重,退入大戒寺后山碉堡等待援兵。红军战士们冲进火海,抓起烧焦的粮食塞进口中狼吞虎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