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周东进没有机会了,他接到的命令是:立即撤离395高地。
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周东进完全失控了。他对着魏明坤大喊大叫说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说如果不攻打主峰我们为什么要拿下395高地?他说既然我们花这么大代价拿下395高地为什么又要马上放弃?他说这是打的他妈的什么仗?!
魏明坤冷冷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执行命令。
最令周东进沮丧的是,395高地这一仗竟是最后的一场战斗。从395高地撤下来后,他所在的部队很快就撤离前线,结束此次轮战了。周东进彻底失望了。在整个后撤过程中,周东进的情绪一直十分低沉,他深深地陷入了严厉的自省自责之中。
其实,对夺取395高地这场战斗,前指是十分满意的。尽管五连没能按预定方案实施主攻,没能抢先攻占395高地,但他们毕竟牢牢地牵制住了绝大部分敌人,减少了四连进攻的压力,很好地配合四连完成了任务。虽然战斗被迫采用了第二方案,但最终还是按预定方案圆满完成了作战计划。没有任何人追究五连为什么过早地暴露了自己,造成伤亡近半的沉重损失。不仅如此,前指还在为四连请功的同时,提出给五连嘉奖,以表彰五连在这次战斗中英勇顽强牵制敌人的突出表现。并准备给魏明坤和周东进个人记功。
只有周东进心里明白,如果不是他指挥失误,这场仗完全可以打得更加漂亮。在周东进看来,五连实际上等于是打了一场败仗: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主攻意图,造成部队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不仅失去了主攻连的地位,失去了全连立战功的机会,还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这一切,都是他周东进一手造成的。是他的自以为是导致了指挥失误,是他的愚蠢造成了不必要的牺牲,周东进无法原谅自己,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原谅自己。
周东进感到十分痛苦。许多年来,他一直盼望打仗,盼望能有一个在实战中施展自己军事才能的机会,盼望能得到一个上战场立战功的机会。他自认军事上那套东西自己已经摆弄得烂熟了,自认自己天生就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自认自己只是缺少一个在实战中证实自己的机会。所以,接到参加轮战命令的那一刻,周东进简直是欣喜若狂了。他在全连战前动员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说:“一个男人一辈子不当兵是个遗憾,一个军人一辈子不打仗更是个遗憾!你们是幸运的,你们有幸既当上了兵又赶上了打仗,这是你们做军人的幸运,是你们做男人的幸运!命运没给你们留下任何遗憾,下面就看你们自己了,看你们能不能到战场上去证实自己,看你们能不能为祖国立下战功!我希望你们能抓住这个机会,不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留下遗憾,不给自己今生做男人留下遗憾!”没想到,真正留下遗憾的却是他自己。
得知前指对395高地这场战斗很满意,对五连的顽强战斗作风十分赞许,周东进的心里丝毫没感到轻松。特别是当听说前指提出要给他个人立功之后,他的心情反倒越发沉重起来。周东进一时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之中。平心而论,周东进很想得到这枚军功章。周东进清楚地知道,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他的五连来说这枚军功章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荣誉呀,是每个军人都会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去换取的荣誉。军队历来是这个世上最重视荣誉的团体,军人历来都把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荣誉是军人的追求,是军人的生命,是对军人价值的肯定。虽然周东进平时也立过功,但这是战功,在周东进的眼里,平时和战时立功的含金量是截然不同的。周东进始终认为,只有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军功章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军功章。许多年来,周东进一直盼望自己能得到这样一枚军功章。但现在,当他真的即将得到这枚军功章时,他却丝毫也感觉不到应有的自豪和兴奋。面对军功章,周东进感觉到的只有愧疚,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愧疚。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周东进决定放弃这次立功的机会。他找了营党委又找团党委,说我知道立功的比例有限,还是把这个名额分给那些表现更突出的同志吧。人家说,周连长,正是因为你表现得更突出,所以才决定给你记功的嘛。周东进说连里很多同志都因为名额有限立不上功,我是连长自己立功不好做下面的工作。人家说正因为你是连长你才应该立头一功。有什么不好做工作的,没有你这个连长的指挥连队能打得那么英勇顽强吗?周东进说反正我不能要这个功!人家就说周连长你这种谦虚的精神值得学习但功还是该给谁立就得给谁立。周东进说我不是谦虚,我是不配立功!人家说配不配不是你个人说了算的,我们领导认为你配,下面群众认为你配,你就不要再推辞了!周东进就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了。找了一大圈周东进才发现,立功不容易,推功更难。几乎所有人都把周东进的做法当成了一种姿态,没人认真对待。周东进心里明白,只有一个办法能说服大家了,这就是把真实情况讲出来!这个念头一出现,就把周东进自己吓了一大跳。他拼命地想把这个愚蠢的念头从头脑中排除出去,但不知为什么,这个念头却越来越顽固地占据了他的思维。
魏明坤一直在冷眼旁观。魏明坤的心里很清楚,对攻打395高地时发生的情况,除了周东进和他魏明坤之外就再没人知道了。只要他不说出去,周东进的功就板上钉钉立成了。魏明坤绝不想说出这件事,他这样做倒不是为了周东进,而是为他自己。很多年过去了,魏明坤早已不是过去那个眼神阴暗的小战士了,他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在一点点地完善着自我的人格。如今的魏明坤已经不会再用从前的那种方法与自己的对手竞争了,他更注重的是另一个层次的竞争——人格的较量。开始,他以为好大喜功的周东进一定会高高兴兴地捧回这个功的。如果真是这样,周东进就等于在战场上输给他之后又在人格上继续输给他,他就有足够的资格俯视周东进了。后来,见到周东进执意往外推功,他反倒有些担心了。心想,周东进这家伙一旦上来那股子劲儿历来不计后果,他要是一时冲动真把实情说出来可就有点犯不上了。后来见周东进只是推功,并没说出事实真相,似乎是在做出一种姿态,魏明坤这才放下心来。但渐渐地,魏明坤就发现情形有些不对头了,周东进竟一根筋似的一直找到了前指,摆出一副不把功闹黄誓不罢休的劲头。魏明坤这才想到,会不会是因为自己一直没向周东进表示不会说出这件事,而周东进又担心他说出实情才这样做的呢?周东进的潜台词大概是,你看,我不要这个功,你也就没必要再说什么了吧?这样一想,魏明坤还真有点坐不住了。说心里话,魏明坤一直赞成给周东进立功。不说别的,就冲他拼死咬住敌人的那股狠劲,冲他不顾一切吸引敌人火力,舍己保魏明坤连主攻的全局意识就该给周东进立功。魏明坤想,如果周东进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放弃立功的话,自己以后会感到良心不安的。看来,确实有必要找周东进谈一谈,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