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等了一阵,忽然武二娃捅了张有义一下说:“开门来了!开门来了!”张有义猛爬起来,细细一听,果然碉堡里有些响动。两个人心里缩紧了,四只眼不转睛地盯着碉堡门。又过了一阵,只见门动了,刚开了一半,便是“轰隆”一声巨响,一个日本人狗吃屎般的栽了出来,趴在地上不动了。武二娃高兴得差点喊出声来。
地雷响声,把碉堡里惊乱了。马上拥出来六七个敌人,围在尸首跟前察看。张有义见那么多敌人,心里痒痒,不管三七二十一,“叭”的一枪打了过去,一个敌人按着肚子蹲在了地上,其余的敌人发现了目标,马上端着枪向他们扑来。张有义急了,叫武二娃说:“快退!”这时敌人枪打得很紧,两个人爬到沟边上,抱着枪,拿皮袄裹着身子,顺山坡滚下去了。刚滚到沟底,就听得山顶上“轰隆”一声,两个人心里十分得意,知道这是拦路雷炸了。也顾不得回头看,爬起来一气往回跑。
走到离村还有三里地光景,从路旁枯草里,兀的站起个人来,他俩忙停住脚步,定睛一看,原来是放哨的儿童团员王小虎。王小虎说:“哈呀!你俩才回来,干什么去啦?”张有义说:“过年啦,给日本人送了点小小礼物。”王小虎说:“又是埋地雷去啦?”张有义说:“那是自然的!今年开市大吉,给叔叔拜个年吧!”王小虎立正,手一举说:“敬礼!”张有义说:“礼毕。”说笑了一阵,张有义和武二娃,便绕开大路,从荒草乱石坡上往回走。他俩知道这一带大小路上,昨天民兵都用地雷封锁了。
他俩回到村里,左右一看,家家门上贴着鲜红对联,有的写着:“锄头换来饱暖福,地雷打出太平春”,有的写着:“男耕女织生产救国,劳武结合保卫家乡”……。一些男女娃娃们,穿着新衣服满街蹦跳。武二娃走到家门口时,正遇他妈站在台阶上等他,见他回来了,又喜欢又抱怨地说:“怎这阵才回来?真急……”想说个“真急死人了”,后来觉得大年下不该说不吉庆话,于是把下半句话咽下去了;改口说:“快回家吃饺子去吧!”武二娃撒娇地说:“偏不!我要先到康大婶家里去,石柱哥给我分配下帮助军属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哩!”张有义忙插嘴说:“先回去吃饭吧!吃了饺子再去也不迟。”说完他先回去了,武二娃不听,径直往康大婶家去了。
康大婶家的窑洞里,打扫得一干二净,米面瓮瓮揩抹得黑光油亮。雪白的窗纸上,贴着红绿纸花;锅里的水沸腾着,捏现成的饺子整整齐齐地摆在木盘里……,处处显出过年的新气象。康大婶忙着给小娃娃换了新衣服,又忙着捣蒜煮饺子。武二娃见家里整理得齐齐整整,不由的这里翻翻,那里看看。见竖柜里放着四五斤猪羊肉,上边还贴着红纸,忙问道:“大婶,这是哪里来的?”康大婶回头看了一眼说:“嗨,村里人慰劳的嘛!昨天快黑时分,村长和农会秘书亲自送到家门上,还送来十斤白面,说是全村人慰劳抗属的。自你哥当了八路军,村里人真是把我抬举到天上了!”
原来康大婶的儿子,一九四○年就参加了八路军。家中就留下了康大婶和去年抚养的一个小孩。亏了村里人帮助,政府扶持,变工队给代耕地,政府拨给优待粮。每逢过年过节,不是请吃饭,就是送慰劳品。康大婶虽说五十来岁的人了,身子还壮实,推米磨面,纺花织布,样样都能行,因此,日子过得还可以。
饺子已经煮好了。康大婶拉住武二娃,非叫吃饺子不可。武二娃推着不肯吃,笑着说:“我是来干活的,没干活还能白吃饭。”康大婶说:“没有什么要干的活了。”正在这时,街上响起了一片锣鼓声,武二娃以为是闹秧歌咧;忙放下饭碗,侧耳细听,听着听着走近了。霎时锣鼓声已经敲打进院里来了。只见进来一大群人,领头的是村长、农会秘书、中队长,后面跟着大大小小三四十号人,有穿长袍子的;有穿短袄子的;一个个打扮得象新女婿一样。这伙人一进院子,雷石柱就大声喊道:“康大婶,给你拜年来啦!”众人都朝她拜年,有作揖的;有鞠躬的;有敬礼的。康大婶喜得合不拢嘴,忙用手在围裙上摸了几下,说道:“这可劳驾不起呀!这可劳驾不起呀!”众人们齐说:“你家是抗属,是有功劳的!”
雷石柱一眼看见了武二娃,忙问道:“二娃你回来了!守门雷炸了没有?”武二娃得意地说:“连拦路雷也炸了!”众人问是怎回事,武二娃比着手势从头讲了一遍。众人高兴地乱嚷开了,有的说:“二娃真有出息!”有的说:“这可应了出门见喜那句话了!”这时,康大婶端出一大盘红枣来,一把一把往小娃娃怀里装。又招呼众人说:“都到窑里暖一暖吧!”李村长说:“不了,我们还要给别家抗属拜年去哩!”说完引上拜年的队伍,敲着锣鼓,又给别的抗属拜年去了。武二娃看看康大婶家确实没什么活可干,也跟着走了。
康大婶送走客人,这才回到窑洞里继续吃饭。对坐在身边不懂事的孩子不断地念叨:“抗属真光荣呀!给你叔捎上道信,把这事都告给他。叫他安心打日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