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呢?”他张大双眼。“还不知道,反正有人认为我需要离开这里,否则,也许,有危险。”
中西功慢吞吞地说。“那当然,这是给你发的警报。定是你有暴露的危险,或者已经暴露了,才给你发这报。在日本,有哪些人知道你的底细?”
“有几个,都是非常了解我的好朋友。”
“那么就是说,有人怕牵连到你。”
“我也这样想。或者已经牵连到了。”
“白川次郎是准?革命同志?还是亲戚朋友?”
“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
中西功苦笑了:“和我来往的同志和朋友中间,没有叫白川次郎的。”
“没有?”
“没有。”
“奇怪,是哪位同志的化名吧?”
“肯定是,因为他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发电报,这种事谁都会这样做。不过,这个名字,我用过。”
“你用过?”程和生奇怪起来。
“那是几年前我在《中国论坛》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叫《镇压日本左翼运动的状况》。临时想出来的一个笔名。”
“噢?那么应该是个知道你有这个笔名的人。是谁呀?”
“我想过,想不出来。”
“知道你用这笔名的人多吗?”
“很少,只有几个最亲密的朋友。”
“谁呀?”
“说出来你也不知道,也没有必要。”
“好吧,事不宜迟。你的意见怎么办?”
“我正是请你来参谋呀,我现在离开这里,向西去,会是怎样?”
“什么怎样?”
“我是说这里的工作呀。”
“自有我们留下的人来做嘛。”中西功不响了。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程和生决然地说。
“当然,我相信你们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是,我一走,日本警视厅必定要追查你们。”
“追查我们?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你是日本人,你的事,我们知道什么?”
“话可以这么说,但是,‘满铁’的人都清楚,‘特别调查班,是我建立起来的,是我‘雇用’你们进来的。我走了,宪兵首先要查抄你们,首先要审问你。就算他们查不出你什么问题来,也不会允许你们继续存在,那样,好好的一个班子可就被我们自己撤销了,你们再建立这么个据点,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我,不甘心。”
程和生恳切地说:“安全第一,你不必考虑这么多了。”
中西功又摇摇头:“不,现在,在我们上海情报科,没有人具备我这样的优越地位和条件。没有人能替代我取得这么多的绝密情报。我能占据这么个地位,是经过了不少努力和曲折的,太不容易了。”
“有人在,我们可以建立新据点。”
中西功默默地摇摇头,半晌,叹口气:“我说过了、谈何容易,我们要想个万全之策。”
程和生忽然觉得中西功今天不像以前那样明智果断了,变得左顾右盼,犹豫不决,以前他可不这样。以前中西功说话,总是稳健中透出明快。刚才,看完电报时,他还曾想,中西功叫他来,是要他帮助下决心的,现在却要他想个什么万全之策出来,眼下还有什么万全之策?他耐不住,正色道:
“我的万全之策就是你赶快走,立即走,马上走。”
“没有别的办法了?”中西功恳切地看着他。
“难道你下决心在这里等待被抓?”
“当然不是,我是想,最好,我们既坚持着这个据点进行工作,又要不出现受损失的局面。”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程和生的口气像是个教师。可是中西功像没听见,继续说:“我们多想想。”
程和生觉得这样地和他想下去,是白耽误时间。他看出来要说服中西功立即“向西去”,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推他走,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组织手段了。于是便用无奈的语调说:“这样吧,我去问问老吴,看他有什么办法。”
中西功张眼看了看他,也似无奈地点点头:
“也好。”
“把电报给我拿去。”
“不要不要,这种东西,不要随便带在身上。”中西功一边擦火柴把电报点燃,看着它在抖动的火苗里渐变成蜷曲的黑灰,一边说:“先告诉老吴,通知大家提高警惕。我想敌人在没发现我们之前,我们是没有道理撤退的。而且,我想即使他们发现了我们,在他们没有摸清楚我们的全部情况之前,一般来说,也不会对我们采取什么行动,他们是希望把我们一网打尽的。何况他们对我们上海的情报组织,到现在为止,可说是一无所知。”
“你说的道理是对,可是现在已经有人给你发警报了。还是问问老吴吧。”程和生脸色沉重,一本正经地说。
第二章中共上海情报科
老吴名叫吴纪光。是中共上海情报科的具体负责人。大家这样称呼他,不是因为他年纪有多么大。而是因为他现处的地位和作用。地下情报工作的环境,使同志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充溢于心头,而绝少有机会公开表露,除非在绝对安全的场合。一般大家都不指名道姓地互相称呼,更不能以亲热的语言调侃,或抚肩靠背地交流亲近。日久天长,大家都习惯了这种工作形式。于是,提到吴纪光,也都只称“老吴”。同志之间谈到老吴时只要岔开五指一晃,对方便心明了,这是因为“五”与“吴”谐音之故,恰如老百姓岔开拇指食指暗示八路军一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