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吃蜘蛛的人_杨瑞【完结】(45)

  生日过后的第二天,天刚破晓我便起了床,自己一人大踏步走进遵义城.我打着绑腿,脚穿草鞋,头戴竹笠,时下步行串联又大行其道.我也想亲历一番,选定的路线是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路:娄山关.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殊死奋战.寡不敌众,饥寒交迫,几千名红军战士长眠沙场.他们的墓碑树在路两旁的山坡上,有些墓上刻了姓名,更多则写着"无名烈士墓".

  站在墓前,我仿佛听见每一位烈士在讲述一个英雄故事:子弹像蝗虫般飞过,河谷回荡着战斗的呐喊.日色昏黑,流水血红,痛苦和绝望深不见底,爱和梦驻留在青山翠谷之中.我被深深打动了,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这些没有能够活着看到新中国的先驱们给的.我发誓要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让先驱者的热血在我身体内流淌.为了牢记这誓言,我决定把名字改掉,从此不再叫瑞,不管是瑞士还是吉祥,这些意思全不合我心意.从今以后,我要叫红军!脱胎换骨,面貌一新.山河日月,请鉴我心."

  红军,我第二次串联途中就一直用的这个名字,从云南边唤来的红卫兵也这么称呼我.我在路上与他们相遇,边走边谈,几个小时后我们已经彼此十分了解,成了好朋友.那时,我们脑子里不存在"隐私"这个概念,聊起来百无禁忌,有疑必问,有问必答,五句句是肺腑之言.

  我一路与之同行的15个云南红卫兵都是硅矿工人的孩子,家乡在个旧.带队的年轻人17岁,高挑英俊,其他队员有的简直就是孩子,最小一个女孩才13岁.

  人小志不小,我的这些新朋友雄心勃勃地计划从云南一路走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先沿长征的路线到延安,然后取毛主席在解放战争中行军的道路进北京.好一个宏伟的计划:全程300多公里,全凭双腿步行!

  "不打紧,我们能走.每迈一步,就离毛主席近一分.今年如果走不到,明年也一定能走到!我们有决心!"

  这番话是一个14岁的女孩带着浓郁的云南口音对我说的,她的发音绵软轻柔,所表达的信念却是谁也不会误解的."我们每天走100里,一星期走7天,明年3月准能走到北京."

  好个主意!我暗想,没准我也可以试试.毕竟我比这里多数女孩都大,她们能行,我难道就不行?这可是一个对我毅力的考验.

  在陡峭的山路上一天走100里决不是闹着玩的事.当天下午我就意识到自己有多么无能,真是一个典型的口头革命派.不论我如何紧赶慢赶,就是赶不上我这帮新朋友.他们抢过了我的背包(背包里装满了老三篇,我原打算一路上散发给农民看的,后来才发现有好多农民根本不识字),又抢过了我的铺盖卷儿,即便如此,我还是拖了他们的后腿.又走了一段路,我死活坚持让他们先走,不要再等我了.

  天黑了下来,山峦化作大片的暗影.星星布满天空,没有月亮,脚下的路也沉到黑暗中去了,极目处看不见一座村落,听不见一声狗叫,还得走差不多10里才能到达今天的目的地.我几乎要哭出来了,不是因为怕鬼怕坏人,而是感到实在力不从心."红军会哭吗?当然不会!红军流血不流泪."

  "毛主席教导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那个年代,无数的中国人遇到困难都会背诵这段语录给自己打气.话音刚落,奇迹出现了!我突然看到前方闪出一点灯光,开始时灯光在暗夜中飘忽不定,再走近一点,又亮了一点.最后我看到一盏马灯,映照3名云南红卫兵的笑脸,那个带队的小伙子也在其中.他们告诉我他们早就到了目的地,左等右等不见我的人影,天这么黑,他们决定返回来接我.

  他们陪我一起走到村里的红卫兵接待站.女孩们已经为我准备好了一切:热水倒在木盆里,一只小板凳放在边上,她们坚持要我先泡泡脚,说这是走长路的人应该做的第一件事.之后她们又给我在桌上摆好了饭菜和开水,连床单和枕头都帮我从接待站借来了.这时已近午夜,所有的女孩都走足100里,3个男孩为了找我,走了120里,他们也都精疲力尽,然而他们为了照顾我都还没睡.我感动万分.

  此后的日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山路弯弯,数十万红卫兵向着北方日夜兼程,为圆一个共同的梦.在这漫漫征途上,人们萍水相逢,却真心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便使大家情同手足,心贴着心.如今回首往事,明知自己也曾经沧海,这记忆却已恍若隔世,中国变了,我也变了.

  第二天,我们又走了100里,我的脚打起了大大的水泡.咬紧牙关,我强忍剧痛朝前走.这次我不再坚持让云南红卫兵先走了,免得他们半道又得回头找我.我们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后才到达目的地.

  第三天,我遇到了怪事.不管我怎么努力,就是起不了床.背毛主席语录也不起作用,两条腿像不是长在我身上一样.我难为情极了,不用说,云南的红卫兵不会把我扔下,于是我们在桐梓县住了下来,一住住了3天.我心里好着急,这次我真的把大家的行程都耽误了.

  第四天,我对云南红卫兵说,我决定坐火车去重庆.我作出这个决定有一部分原因是我需要钱,虽然步行串联能在接待站得到免费的食宿,但身无分文终究是老大不便.只有到了大城市,我才能让父母给我汇钱.

  我的新朋友送我到火车站,看他们站在车窗口,我颇为惭愧.但同时我也感到一种优越:北京的红卫兵事务繁忙,我不必像他们那样徒步大半个中国走到北京.我们毕竞有所不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