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吃蜘蛛的人_杨瑞【完结】(56)

  其实知青也不等村民劝饮.几个月下来,我们都喜欢上了白酒,女青年也不例外.也许是气候的原因,这里半年时间极其寒冷,余下时间则潮湿不堪.恐怕还有别的原因,农场生活到底不比家中.只是开始几年谁也不想承认,人人都说喜欢北大荒,要在这儿扎根.

  白酒不能空腹喝,中国人喝酒时吃很多菜.在这个地区,最好的佐酒菜肴是狗肉.在这之前,我从未碰过狗肉,而在农场,因为没有其它肉供应,村民们只能宰自己的狗来吃.他们请我尝尝时,我没有稍加迟疑,将狗肉蘸在酱油里,就着生大蒜,大口大口吃将起来.往下吞的还有白酒,三杯,四杯.干了干了!酒肉可真是好东西!道理很简单,几个月时间不沾半点荤腥,只吃蒸馒头和见不到油花儿的水煮萝卜,如果有人给我吃耗子肉,没准我也吃得很香.

  就这样农场里的生活一天一天改变着我.像花儿和当地女孩一样,我说话山响,笑起来没遮没拦,想唱歌就吼它一嗓子.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每天我们和太阳一同醒来,在地里挥汗劳作,风吹日晒使我们体魄健壮,漫天的雨雪和飞扬的尘土都挡不住我们劳动的步伐,甚至蚊子也都不在话下.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村里的文化生活贫乏,其他知青也有同感.

  尤其到了冬日降临时,昼短夜长,下午4点以后,天就黑了,户外滴水成冰.村里没有电视,没有电影,没有图书馆,没有乒乓球桌,连棋和扑克牌都没有.有的只是马拉松式的政治学习,晚饭后无所事事,当地人家为了省油,早早就吹灯睡觉了.

  "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呢?当地贫下中农对我们亲如一家,也许我们可以在晚上表演几段节目来回报他们?"这个主意不错.在北京时我们多少都学了些歌舞,会唱几段革命现代戏.我们决定把节目串起来向村民们做个汇报演出.

  文艺晚会成了凉水泉一件空前的大事.演出那天晚上家家户户倾巢而出,将大食堂挤得水泄不通.几个拖拉机手头天早晨开车去场部借来了发电机,在大食堂架起了照明的电灯.许多村民提前一小时就搬了小板凳来,为的是占一个好座儿.

  可以想象我们的演出相当蹩脚,有人忘了台词,在台上抓耳挠腮,也有人演到半中间忍俊不禁.逢到这时,台下的观众也一同爆发出善意的哄堂大笑,没人会向老戏迷那样喝倒彩,我们的观众对我们全情支持.孩子们的眼睛睁得滴溜圆,老人和妇女紧张得嘴都合不拢.每一段表演结束后,大伙儿的掌声、叫好声经久不息……

  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想到父亲和他的同志们1943年搬上山村舞台的《傲慢与偏见》.现在我才理解他说的演出引起强烈反响的意思.尽管距他演出的年代已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新中国成立了,开展过许多场运动,但是这里的农民仍然生活在文化沙漠里.他们中很多人直到今天晚上才第一次看到真人现场表演.我们应该做更多的事来改变现状,也许我们也能排一出戏?当然不能排《傲慢与偏见》,要排一出革命的剧目.

  我们再聚在一起时,我建议我们排演话剧《年青的一代》,演话剧可比演节目复杂多了,但我的知青伙伴都赞同,于是我们着手挑选演员.

  剧中的男主角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叫肖继业,他志愿来到遥远的边疆勘探矿藏.在一次事故中,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队友,一条腿受了重伤,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当然,英雄人物的肢体怎么能残缺不全呢,最后医生想尽办法保住了他的腿,使他重返边疆.

  这个角色,人人都觉得应该由周来担任.周是北京来的知青,长得一表人才,更重要的是他热心而有激情,总是乐意帮助别人.在我们心目中,他就是肖继业的化身.他来演肖继业再合适不过了.

  这出戏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叫林育生.他是大学的高班学生,和主角形成对比,他怕边疆的艰苦,毕业后想留在大城市.当然他转变了思想,因为他后来得知他的父母都是革命烈士,最后他也志愿去了边疆.

  我们认定这一角色最理想的人选是文,一零一中的高材生,在校时成绩优异.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文本人架一副白框眼镜,看上去颇有书生气.但在那个年代,说一个人有书生气并不是恭维话,这等于说这个人软弱、犹豫、不中用.所以当我们提出由文演这个角色,引得他老大不高兴,"为什么要我来演?在你们心目中我像他么?"他抗议地反问.但是他那些一零一中的哥儿们都为他中选而兴奋,他们最终说服他接受下来.(8个一零一中的男同学住一间房,他们自称"8只快乐的大苍蝇".)

  这个剧中的女主角也很关键.她叫林岚,是林育生的妹妹,一个热情奔放的革命青年.这个角色我有意让花儿来演,但一开始这个主意遭到一些北京青年的质疑.

  "什么?让花儿演?你觉得她能成么?她初小都没读完,能记得住那么多的台词吗?"

  他们说得不错,花儿12岁她父母就让她辍学在家带弟弟.村里好多女孩有类似的经历,反正不管男孩女孩,很少有读完小学六年级的.离村最近的一所初中在十几公里之外.但我相信花儿能演好这一角色.花儿嘴上不说,我知道她心里别提有多想参加我们的演出.

  花儿爱唱爱跳,过去她老在地里模仿不同的人物逗我们乐,一会儿学我们都熟悉的她爷爷的咳嗽,一会儿又学头天隔着打谷场和人骂架的一个肝火甚旺的"臭家属"的腔调.我总觉得她聪明,善于观察,是天生的演员坯子,只是没被发现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