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相会,图赖见吴三桂的人马大概只剩下一万多人,而且都是丢盔卸甲的疲惫之师,一问才知道明军的施琅水师和陆军夹击莱阳,吴三桂实在顶不住只得突围,准备沿着海岸线一带撤出山东,倒是和图赖的清军凑巧相遇。
吴三桂先是跟图赖要了一些吃的,“大军先在此地休息一晚吧!否则都得累趴下,我们现在的兵力加起来也有三万多人,不如休整后去夺青州。”
苏克萨哈点头称是,“现在兵力不少,可以考虑夺取青州,这样转战鲁南就可以使明军占领的那些地方不得安宁,这样就拖住了明军北上的进度。”
两下都是疲惫之师,听说可以在原地休息一晚,当兵的都很高兴,可因为营帐不足,只得很多人挤在一起休息。
“吴三桂……你干什么?你想造反?”图赖连日的征战非常乏累,今日两军会师,总的来说情况好转了一些,实力有所增加,因此他也睡了一个安稳觉,可睡到半夜就感觉不对劲,睁眼睛一看,自己竟然被绑起来了,而吴三桂却寒着脸盯着他。
吴世倧从外面进来,“大帅,隐藏的弟兄都到了,基本上把人都控制起来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吴三桂的人马有意和图赖苏克萨哈的人马挤在一起,为的就是晚上“工作”方便,确保万无一失。
吴三桂一听,悬着的心放下不少,“图赖,有件事你恐怕不知道,我现在是孤家寡人了,家已经没了,啥都没了……!”吴三桂把北京的变故讲了讲,“我不能不为今后打算一下,所以想跟你借点东西,换俩钱花。”
图赖还没明白吴三桂是什么意思,但对吴三桂的家里变故有些同情,“你缺钱?我可以给你一些让你重新建造王府,皇上那里肯定也会给你拨付一些。”听吴三桂要管他借东西,“你想借什么?借给你便是了。”
吴三桂一阵冷笑,“不借什么,就是借你的脑袋当敲门砖用用,也不知道好不好使。”吴三桂转头问吴世倧,“苏克萨哈呢?都绑起来,就这么两个砖头,想必分量应该够了。”
原来,那日吴三桂抱病开会后,跟部下的将领一商议,别的不说,在山东境内,清廷的大势已去,如果负隅顽抗,那么结果只能是被明军消灭,毕竟明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投靠明朝,关宁铁骑作出这个决定也有有利的条件,因为吴三桂曾经被弘光帝册封为辽王,而吴三桂始终没跟南明撕破脸,南明也没说过剥夺吴三桂辽王的爵位,辽王的印信也没有退还更没交给清廷,所以说,吴三桂脑袋顶上的辽王头衔是得到南明认可的,这一点吴三桂的部将都觉得有一线希望。
当然,吴三桂知道光凭借脑袋上的辽王头衔去投靠南明,即使南明接受了,他今后也别想再翻身,顶多做一个太平王爷而已,为了能取得最大的利益,吴三桂就决定拿图赖和苏克萨哈的脑袋当敲门砖,加上图赖手里的人马,也算是大功一件;另外,吴三桂对明朝确实有感情,他当年确实是以明朝故臣的身份请满清出兵剿灭李自成,可事情的发展逐渐的脱离了他的掌握,多尔衮比他厉害,外面宣传他已经投靠了满清,内里又让阿济格跟他绑在一起,他要是稍有异动,结果就是被消灭,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的局面。
李定国对清军弃城野战也很头疼,虽然收复了大片的失地,但清军却掩藏其中,隐患非常之大,而负责剿灭清军的刘文秀和高一功进展不大,有限的几次交锋都没占到便宜,唯一的好处是利用这段时间把山东半岛也收复了,那吴三桂竟然也有样学样弃莱阳城而逃,不知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李定国和李过坐镇济南,统筹着山东的大局,而蔺养成也在二十天前到了济南,辎重粮草火炮等物的送达,使李定国解除了后顾之忧,李定国已经知会了朝廷和阎应元,让阎应元着手安置新的地方官员,撤换关押满清的官员。
李过一大早就来见李定国,“大帅,吴三桂到城外了。”
李定国啊了一声,“这厮来的好快,马上点兵迎战……!”李定国有些纳闷,怎么吴三桂跑到济南来了,真是不知道死活啊!
李过一笑,“大帅,迎战就不必了,人家给大帅送了一封文书,请大帅过目。”李过将吴三桂射到城内上书李定国亲启的书信递给李定国。
李定国略微诧异的接过书信,内容自然是吴三桂赚清军的过程,后面是对自己“忍辱负重”的一番陈述,最后的落款却颇为讲究,乃是辽王吴三桂的印信。李定国虽然是侯爷,但他现在是东路北伐军的主帅,权力比真正的王爷还高出许多,而吴三桂这个模棱两可的辽王自然也非常的客气,言语之间虽然没提任何归顺的词句,但内里的意思却是处处透露出来了。
李定国把吴三桂的书信递给李过,等李过看完了他问,“听战报说,李成栋已经反清归明,但具体的身份却还悬着等皇上定夺,这吴三桂又摆出辽王的身份,真是不好处理啊!”
李过一笑,“不管怎么样,吴三桂算是把图赖和苏克萨哈给坑了,这样一来,山东大局已定,至于如何处置吴三桂,还是飞报皇上定夺吧!不过眼下我们得好好招待人家,毕竟吴三桂的这份大礼不轻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