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末魏武帝_天豪【完结】(156)

  李由当即策马离去。

  曹操笑着拉起张的手,赞赏道:“能收服李由,子秦功不可没。”

  张谦让道:“若非陈先生的离间之计,属下怎能说服李由。”

  陈平忙道:“哪敢跟张先生比功,只是陈平有些好奇,不知先生是如何说服李由的?”

  曹操暗赞陈平识趣。这问题他也想问。只是张身份特殊,他不好询问。陈平此话显然是代他问的。

  张道:“其实也没有什么,李由是一个聪慧之人,他早知就算没有陈先生的离间之计,他们也难逃赵高的陷害。所以,并未真正将李斯之死。怪罪在我们身上。只是他不信任我们,怕我们夺其权,而不得重用,无法为父报仇。因而,不愿归降。我们本是至交,我以性命当保忠勇君地为人,他自然深信不疑。”

  中牟、荥阳位于三川郡内,李由在三川郡当任了十年郡守,各地大小官员无不惧他三分。敬他三分。

  他兵至中牟城下。城守便开城归降。

  荥阳城守不降,但也因部下响应李由号召。发动叛乱杀了城守,献上了荥阳。

  曹操收编了中牟、荥阳的守兵,并且招募各地义军,兵力已近五万。大军直指雒阳,咸阳震动。

  雒阳便是洛阳,只要曹操再破雒阳,兵锋便可指向关中要塞……函谷关。

  便在这时,一则在意料之中,确又在意料之外的消息传到了曹操耳中。

  项梁兵败。

  九月三日,项梁、章邯战于东平,章邯战败。

  九月六日,项梁、章邯战于巨野,章邯战败。

  九月九日,章邯退于甄城,项梁追之破之,章邯又败。

  九月十五日,章邯退于定陶,项梁追之,中章邯埋伏,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项梁身中数箭,托孤于范增,并于九月十六日,饮恨而终。

  显然,章邯瞧出项梁自大的落点,故意连败三阵,将项梁诱至定陶,歼之。

  得到这个消息的曹操正准备出兵雒阳,张、张良、陈平、桓、李由等文臣武将,皆看向了曹操。

  “撤兵吧!”曹操闭上了双眼,似乎很是不甘。

  九月十八日,曹操于荥阳退兵回到了阳翟。

  阳翟城外,曹操看着张良多有不舍,叹道:“子房先生,究竟为何如此顽固!跟我回陈郡吧,曹某以师待之。”张良想起了刘邦地豁达大度,从谏如流,再想起曹操的智勇双全,求才若渴,长叹了一声,“谢忠勇君好意,张良祖上五世韩相,实不能背弃家国。”

  “好吧!”曹操再度叹了口气,张良话已至此,他除了表现出大度以外还能干些什么?“既然子房先生如此决绝,曹某也无力强求,这便去了。”他泄愤似得拍马而走。

  张良微微叹息。转身离去。

  没走几步,却听马蹄响起,张策马而来,行至近前,施礼道:“奉忠勇君之名,赠司徒千金,以谢近日指导之恩,另送书简一扎,还请笑纳。”

  张良摇头苦笑。曹操命张送来,分明是不给他拒绝的机会,犹豫片刻,接过曹操的礼物,道:“子秦替我回谢忠勇君。”

  张默然点了点头。一脸可惜:“不能与司徒同朝为臣,实乃一大恨事。”

  张良沉默不语,打开了那书简,正是那夜曹操给他看的那一扎。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望着那十二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张良惆然长叹:“父亲,孩儿应该如何抉择!”脑中再度浮现张平死前遗言:

  “为父有三恨。一恨,韩国不兴;二恨,暴秦不灭;三恨。为父无能。不能保家护国。此三恨不除,我张平此生死不瞑目!”

  他摇了摇头,策马向阳翟走去,那里是他国家韩国的都城。

  盱眙楚王宫殿。

  项梁战败的消息如秋风一样,很快传到了楚怀王熊心、以及正在攻打陈留地项羽、刘邦的耳中。

  项羽、刘邦见军心不稳,无心应战。只得与吕臣一起向东退守。

  吕臣驻军彭城东,项羽驻军彭城西,刘邦驻军砀。

  至于熊心,他不怒,反喜,独自躲在寝宫开怀大笑。

  他本来是一个放羊娃,大字不懂三个,年岁才不过十三,哪里知道其他?只觉得自己一直被项梁玩于股掌之上。心中恨透了项氏一伙人等。这项梁死地消息对他来说只是觉得出了一口恶气,畅快无比。

  便在这时。陈公、余老、卢公求见。

  陈公、余老、卢公三人乃楚国老臣,个个只忠于楚怀王,而不是项梁。

  三人见项梁一死,各自欣喜,一起来见楚怀王。

  陈公道:“怀王,项梁已死,项氏无主,正是怀王夺权之时。”

  此话正对熊心之意,他本就不愿任人摆布,高声问道:“陈公有何妙计?”

  余老自作聪明,捻须轻笑:“项羽小儿,威信不足,不足为惧,唯一可虑者,只有曹操尔。我等已做商讨,怀王只须下令,便可大权在握。第一、迁都彭城。第二、夺项羽、吕臣之兵权。第三、封吕臣为司徒、吕臣之父吕青为令尹。第四、从义军中选出一位能人,对抗项羽、曹操。第五,离间曹操、项羽之间地关系。”

  熊心听得一头雾水,跟他讲政治等于是对牛弹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