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一则惧怕董卓,二则各怀私心,皆言不可轻动。
操大怒:“竖子不足与谋。”遂与孙坚领军直奔洛阳。远远望去洛阳火光照天,黑烟翻腾,二人心急如焚,催兵前进。一路上二三百里皆无人烟。近得洛阳闻得卓已走远,于是孙坚入洛阳安定民心,扑灭大火。
而操则和我率本部人马追击董卓,我对操道:“曹将军,董卓狡诈,必设有伏兵,我等贸然前往必会中伏,望将军三思。”操毅然道:“大义所在,虽有千万伏兵吾又有何惧哉。”遂不顾我言,一心追敌。我心中也不禁感叹,现在曹操还真是热血青年吗,不想以后变得也十分残暴。
果不出所料,在荥阳操遭遇董卓麾下大将徐荣的埋伏,又有吕布相助。操军大败,我舍命和典韦,高顺抵住追兵,以报操知遇之恩,让操得以顺利而逃。我和高、典二人保护郭嘉、田丰、沮授三人且战且退,也不知杀了多久,方才得脱困境。
检视部下官兵只剩百余人,尚好几位谋士大将都在。
遂聚集众人商议日后的去处,郭嘉道:“青冀幽并素有黄巾之乱,且民风悍勇不可急;司隶已成焦土,亦不可得;兖、徐两州乃百战之地,我军得之也无力守之;豫州目前为袁术盘踞,势力雄厚,暂不能敌之。我们不知去投益州刘璋,璋仁厚而懦弱。我等可徐徐取之权而领益州。益州且乃天府之国也,少有战乱,民丰物足,且有盐、铁之利,高祖得其为发家之地。主公可以其为基业,北图雍凉,经略三辅,先定中原,再下江南,可成霸业。”
田丰、沮授然之。
我也十分高兴,不错,史载刘璋此人懦弱无能,耳根子太软,而且目前还有东川张鲁时常袭扰。我等去投必得重用。
于是计议已定,遂投益州而去。
而此时进入洛阳的联军早已如鸟兽散。或互相攻伐,或打道回府。
孙坚亦因联军传其打扫宫室时获得传国玉玺一事和联军闷翻。和袁绍屡番大战,后经众诸侯相劝告,各自罢兵。孙坚自引军自回江东。袁绍不忿,密写书使人送于荆州牧刘表,言坚匿玺不报。故坚路上遇刘表伏击,大杀一阵,伤折大将祖茂,方才逃回长沙。至此,孙坚与刘表结仇。
正文 第八节 初进益州收取人心
(更新时间:2004-11-16 17:17:00 本章字数:6835)
第八节 初进益州收取人心
懦弱刘璋难安益州
首先有个说明:益州牧刘焉是公元188年成为益州牧的,死于公元194年.现在吧大约是公元191年吧,刘焉还没有死,但为了剧情需要,爵士就让刘焉归天好了,让其子刘璋继为益州牧.就算是天命吧!哈!
却说益州刘璋自其父刘焉因闻益州有天子气自请为益州牧以来,借口东川米贼张道陵闹事,阻塞道路,已久已不向朝庭称臣进贡了。虽初时奈张道陵之名得以自据一方,但张道陵占据东川后,日渐强大。现张道陵虽已死,其子张鲁继之。张鲁常有收取西川之心,每每袭扰西川,使刘璋十分烦恼。
这一日与群臣正在议事,忽听得虎牢关前大战吕布的蒋振华振部来投。问计于群臣道:“诸位,蒋锋此人智勇过人,如有其助某,定可安定西川,北据米贼。诸位以为然否。”
众臣有的称是,有的则认为蒋锋其人智勇双勇,非久居人下之人,若驾驭不当,恐反噬自身。
刘璋思虑良久,道:“名将来投,我若拒之,非为人之道也。吾观蒋公为人忠义,必不会负我。”
遂令将我等一众请入。
见得刘璋,果然生得一副忠厚老实的老好人模样,怪不得基业拱手让于他人。不过让给我总比给大耳贼刘备或者曹操好吧!
于是抢先上前见过刘璋:“小人蒋锋兵穷来投,还请大人收留。”
刘璋喜道:“蒋公免礼。赐坐!”
落坐后,刘璋又道:“振华能在势穷时来投,足见对璋之信任,璋必定厚待将军。”
遂即封我为牙门将军,高顺、典韦为校尉,郭嘉、田丰、沮授为谋士。
我大喜谢过道:“多谢州牧厚赐,然则无功不受禄。不知大人是否有难言之隐,我必试为大人解之。”
璋道:“唯有东川张鲁时常寇边,使吾不胜其烦。如若将军能为吾把守葭萌关,定能北据张鲁,使我西川无忧矣。”
我心道,果然是一守之犬耳,只图安守,不图进取也。略略思索了一下,便道:“张鲁不足道也,三年之内我必为公除之。然则吾现在无可用之人,适用之兵。还请宽限半年余,待我练成精兵后方可出战。否则面对张鲁勇悍贼众,恐无胜算。”
刘璋称善,遂拨一万兵与我,并准我另召一万兵马,于成都外立营立兵,半年后赴葭萌关,抵御张鲁。
即时,谢过刘璋。回到刘璋所赐府第,和众人会居一堂。沮授问道:“不知主公日后有何具体打算。我等对主公今日应守葭萌关一事甚有不解。”
我笑笑道:“沮公不用着急,目前我等无可用之兵。吾若不请守葭萌关,刘璋必不会付与我重兵。目前即使付与吾兵马,也必定会有诸般掣肘,故吾准备以自召兵马为主,组建一支善战的新军。此新军必完全听命于我。练成后可先灭张鲁,然后再图西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