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时分,天色要亮未亮时,忽然铁蹄阵阵,大队唐军骑兵如突临的死神般杀入鲜卑营中。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刀枪过处收割了无数活生生的生命。杀得毫无防备的鲜卑军死伤枕籍,至天明时竟被我唐军全歼,慕容德等诸部首领俱死于乱军之中。唐军大获全胜,至此一役,草原震恐,未敢不服,于是北方大草原之上又一个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建立,统辖鲜卑残部。
由此时开始,中国拉开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融合运动。大批汉族人民进入各个少数民族都护府,教导各族人民养蚕、纺织、耕种、冶铁、定居,渐渐促进各少数民族接近了汉族文化(当然不会忘了大力开采各种矿产,制造各种生产用具!哈!)。各北方胡族也有大量心慕汉室文化者,不断迁入汉地,与汉人杂居,学习汉族文化。于是汉族与各族之间逐渐开始通婚,互相融合,一个崭新的中华民族开始在古老的东方新生!
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正文 第八十六节 大中华兵发扶桑国
(更新时间:2006-2-8 11:32:00 本章字数:3110)
第八十六节 大中华兵发扶桑国
百年耻辱今日来雪
公元218年,华夏统一六合后,北方六都护府设立三年后,我的目光开始转向浩翰的大海。此前建立朝鲜都护府时我便吩咐韩王与副都护丁奉(嘻,要他去少数民族地区锻炼一下)在今日釜山地区开始兴建大规模的水师军港准备做为我大唐水师东进的桥头堡。韩王只道我一片好意,派兵保护,自是喜孜孜答应。终过三年的建设终于可以投入使入并已屯积了大量的粮草和军需,该时间兵发扶桑,痛歼倭寇啦!
但是我此时的心情却是非常的复杂,一是将要亲手为中华民族报仇雪恨的迫切感,二是对如今日本诸岛情况的全无了解。要知道在日本在公元2世纪未才算真正成立了一个比较统一点的国家邪马台女王国,这就是历史上日本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大概在公元170年左右吧,由于此时日本尚无文字出现,所以现代人对这时日本的具体情况也是稀里糊涂不甚了解。这就连历史学家也搞不清楚的事情,我这个业余的历史专家自然也是搞不太清楚。只是知道此时日本诸岛只有九州,尤其是北九州一带比较繁华些,有邪马台女王国以及30几个附属小国。基它如四国、北海道、本州等地尚且还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我估计整个九州岛也就能有一百万人吧,为什么呢?我记得史载三十余国中:对马国有千余户,壹岐国三千余户,末卢国四千余户,伊都国千余户,奴国二万余户,不弥国千余户,投马国五万余户,邪马台国七万余户。也就是说如今的日本群岛,最大的国家能有个30万人吧,最少的可能只有四五千人,其它各地茹毛饮血的人口恐怕全部加起来也就二三十万吧。此时的日本顶多一百五十万人口,我笑了笑,这么点人,又这么落后,好对付!
心中计议已定,即下诏命荆扬各州准备调集两百条起航战舰并朝鲜五十艘起航战舰,起兵七万要兵发扶桑。
消息传开,国中大臣闻我要伐日本俱各同意,看样子三年前我对他们的恐吓仍然是心有余悸。但老百姓就不一样了,听说唐王陛下要攻打一叫扶桑的什么什么岛国,俱各茫然,我想九十九的人尚不知道日本在哪里,于是为了调动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支持性,我不得不如是这般下了道被以后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诟病不少的圣旨:东海之滨,海外千里,有一岛国,名曰扶桑。此处国民狡诈凶残,不服王化,常怀不良之心,四处袭扰为生,人称‘倭寇’。常寇我朝鲜都护府之地,杀我国民,掳我财物,蔑视我天朝威严。为免此等顽寇日后坐大,造福子孙,朕特发兵前往尽数剿灭。其所居之处,山水秀丽,景色宜人,宜为我大唐文明之民所居。若剿灭倭寇之后,我天朝民众愿移居此处,为我中华开疆拓土者,朝庭给予重重奖赏!此道圣旨胁之以威,诱之以利,民众听了,自是欣慰鼓舞,支持剿灭顽寇,拓我疆土。(当然啦,前几年创立六大都护府,中国民众与各少数民族交流大大增强,获利不少。不少民众移居草原,获得了国内难得的大片耕地、牧场,现今又闻朕对外征战,财源又开,自是欢欣鼓舞!)我心中暗喜,遂召集诸位大臣朝会。
是日,诸文武聚齐,我道:“诸公可曾记得朕昔日所言否?扶桑岛国之上人皆凶残,久必为我大唐之患,现趁其羽翼若丰,朕决定调水师大军从朝鲜出发东进,一举将其举族荡平。然后迁我中华子民前往定居,如此我中华万世无忧矣!”
典韦抢先道:“陛下,这次让老典随军吧,如果此次我再不跟去的话,恐怕以后没仗可打了。何况也让老典见识一下这等狡诈阴狠的倭寇是什么鸟样!”诸武将也纷纷发言,表示欲领兵前往征战。我笑了笑道:“诸公,不必着急,朕此次亲去!”郭嘉诧异道:“陛下,闻此小国区区几个顽寇,尚未成气侯,何须陛下亲自出马!”我自是不会跟他讲我心中的龌龊思想:自然是想打个什么三光、四光的政策,享受享受日本花姑娘的事情啦!一本正经地道:“此乃消弥我国大患之壮举,朕焉能不亲至耶?何况此次出征可能是朕最后一次机会亲征!时日无多,众臣就不必劝阻了吧!朕此兵去后,就此太子监国,奉孝、文若、伯言等辅佐。”众臣见我决心已定,不敢再行阻拦。便道;“那么陛下准备让何人从军。”我笑笑道:“子龙、孟起乃国之柱石,如今四海新平,不可擅离国土。此次便由文远(张辽)、令明(庞德)、文向(徐盛)、承渊(丁奉)、子明(吕蒙)以及典韦诸将随军,文和、公达为谋,其余诸将安守本职,切勿怠慢!”众臣山呼万岁,领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