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秀吉现有的实力来看,留守北路的羽柴军偏少。其弟小一郎为主将,手下只配有七员偏将:桑山重晴、中川濑兵卫、高山右近、堀秀政、小川(礻右)忠,山路将监和木村重兹。而且七人都不是一流大将,但这七人精于野战,善长指挥小队人马厮杀,士气正盛,拉得住激战。前线与后方合在一起,北路的羽柴军共有二万五千人。
此时,秀吉东路告急,歧阜城的织田信孝突然活跃起来。
信孝闻听柴田军南下,企图骚扰秀吉后方,小部队由城内冲出,烧毁大垣附近的村落。袭击围城的羽柴军采用游击战术,捡到便宜迅速逃进城去。为防范信孝,羽柴军被拖得疲惫不堪,秀吉回到大垣,心中思量:
――索性铲平歧阜城!
秀吉在不影响其他战线的情况下,凑齐人马,欲引兵杀到城下。行至中途,天降暴雨,河渡川和吕久川等内河决口,无法接近歧阜城。秀吉无奈,复引兵返回大垣。
却说湖北山区,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暗中正在酝酿着一场意想不到变化。变化来自羽柴军,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柴田军的先锋官佐久间盛政一手导演的。
连日不战,盛政闷坐帐中,思来想去,突然想到可以争取敌将投诚。于是盛政逐一分析羽柴军中的大将,最后选定了一名新将――秀吉的偏将,山路将监。山路将监字正国,原是近江长浜城主柴田胜丰的家臣。由于胜丰投降了秀吉,他自然也要随主人在秀吉帐下听令。如今守卫在山岳阵地的最前线。然而,他对目前的处境很不满意,柴田方面听说山路曾反对自己的主人投降秀吉。
盛政手下有许多山路的挚友和同事,他们一致认为,将监为人固执,对新环境肯定有抵触,心情绝不会舒畅。
“将监一事,可报知舅父大人。”
盛政派人速奔中军大营,恳求胜家同意。
“此计可行。”
胜家点头应允,继而补充道:老夫深知将监的脾性,此人对现状不满绝非思念旧主,而是出于守旧的性格。将监把妻子,儿女等七人作为人质送给了秀吉。假如反来倒戈,七条性命就要断送在秀吉手中。因此,单纯以友情和忠义劝降,将监是不会动心的。于是胜家吩咐:
“以重利诱之!”
利可以驱动战国时期的人。生活在乱世的胜家痛切地感到人并不足为情义所动。
“告诉将监,倘若事成,我可以赐给他越前丸冈城和十二万石的领地。
“好诱人的封赏!”
盛政心想。倘若事成,其领地多于盛政,是柴田帐下食禄最高的城主。胜家认为这不算高,山路将监投诚给柴田军带来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
柴田的密使悄悄混入山路将监把守的堂木山营寨,告知来意,将监沉思良久,最后说:
“在下答应,只是家眷不好办。”
七名家眷住在后方的长浜城,周围耳目众多,若想救出家眷需要相当谨慎。不过,秀吉为人,诸事宽松,假如小心在意,总可以设法救出七人的性命。
将监的想法过于天真了。实际上,羽柴方面始终没有放松对她的警惕。将监平时的不满引起人们的不快,所以他格外引人注意。自从密使入寨以来,将监及其部将的行动发生了微秒的变化,众人感到蹊跷。和将监同守堂木山营寨的是近江出身的木村重兹。此人从长浜时代,即在秀吉帐前听令。虽属武将,却有灵敏而细腻的政治嗅觉。
木村重兹心中疑惑,为慎重起见,他立即改变了寨中部署,令将监移守外郭,重兹亲自镇守主寨。
重兹换防,使将监慌了手脚,以为事情败露,遂邀重兹饮茶,企图毒死重兹。重兹表面上答应下来,暗中则加倍防范,此时将监手下有人告发,投敌一事确凿无疑。
事情发生在最前线,稍不慎,则酿成大错。因此,重兹分外小心,依旧佯装不知,啜茶一事,托病未去,立即派人把一切报知后方大营。正值非常时期,后方更不声张,只是对长浜城里的将监人质严密监视起来。
将监深感不妙,事已至此,只好投奔柴田。于是,他选一精细家将,让其密赴长浜,设法救出家眷。
长浜城半浸在琵琶湖里,将监的家将备下船只,打算趁夜幕由湖上逃走。不料行至城下水门,被巡夜的战船发现,追出甚远,终被捉住。在同一时刻,前线的将监引五百亲兵逃进柴田阵中。
将监是逃走了,但是家眷被押至堂木山营寨,一家七口均被处以极刑,惨死在面朝柴田营寨树起的桀刑(1)架上。(1) 古代分裂肢体的一种酷刑。
却说山路将监跑进柴田营寨,竭力说服盛政。
“此刻不攻,更待何时?”
将监的每一句话都足以使盛政侧耳倾听,其中最引起他注意的是敌军主帅不在阵中。秀吉为进攻歧阜,踅回美浓,近日不可能指挥北路作战。
将监摊开地形图,详尽说明了羽柴军的阵形和薄弱环节:敌军前线和后方人马密集,鹿寨坚固,可是中间兵力薄弱,犹如一层纸,一戳即穿。
“中间?”
“这儿的两座山峰!”
将监伸出手指,敲击着地图的正中,上面标着大岩山和岩崎山。大岩山由中川濑兵卫把守岩崎山的主将是高山右近,二人均出身于摄津,在旧织田体制时,曾是荒木村重的牙将和佐久间盛政很少交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