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的目的。麦克米伦建议受到英国经济界和工业界的热烈欢迎,因为欧洲
大陆市场要比英国市场大一倍;也受到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中大多数国家的欢
迎,甚至包括联邦德国和荷兰。莫内和斯巴克甚至感到这是英国和欧洲、和
六国接近的开端。但是英国想和欧洲接近却不愿纳入一体化轨道,双方仍然
是不可调合的。六国担心英国的分化瓦解,因而加速了六国罗马条约的缔结。
可以说英国拆散六国的企图适得其反。
虽然为了拉英国,阿登纳和意大利走得很近,但是,阿登纳一直认为“法
德两国的关系对顺利完成欧洲统一事业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法国人的心
情仍然是矛盾的。尽管政治家们将法德关系看作未来欧洲的支柱,公众却依
然担心德国强大后的威胁,仍然把军备方面的紧密合作看成是防止德国可能
入侵的最好保障。因此,法国政府于1956 年4 月28 日和9 月25 日,两次
以备忘录的形式向阿登纳提出关于法德两国更紧密合作的建议,法国人尤其
希望法德两国加强在军备方面的紧密合作。
阿登纳把这两个照会看成是法国政府愿意与联邦政府进行真正合作的标
志。他也看到在目前情况下,法国人要求的紧密的双边合作愿望是不可能实
现的。尤其在军备方面,欧洲已经有了北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西欧联盟、
法意荷比的常设军备委员会以及西欧联盟国家总参谋部会议等等如此繁多的
机构,若再出现这种只此一家的法德合作,必然会引起其他西欧联盟成员国
的抗议。并且联邦德国在军备方面还受着这些多重国际组织的限制。不过阿
登纳对法国方面的任何一个友好的暗示都是心神领会。
1956 年9 月29 日,阿登纳同法国总理在巴黎的埃尼希宫进行了一次全
面会谈,欧洲政策与法德的合作是两人谈论的主题。阿登纳向后者表示,联
邦政府在原则上欢迎为法德紧密合作而采取的所有措施,并愿为此努力,但
是,至于军备方面的紧密合作,联邦德国将不得不把这种合作严格地保持在
联邦德国在西欧联盟和北约组织内部所承担的义务范围内。对这种非不愿乃
不能的表示,居伊·摩勒也无话可说,不过他们却在对于欧洲合作的必要性
以及对于实现这一目标途径的看法上达成共识。阿登纳称摩勒是一位明智、
冷静而富有远见的法国政治家。摩勒向阿登纳表示,欧洲联合是迫切需要的,
不仅为了苏联、美国,也是为了欧洲自身发展。两人一致认为,欧洲共同市
场的建成是实现欧洲一体化最重要的步骤,法德两国应全力推动。
阿登纳在居伊·摩勒那里看到了欧洲政策自罗贝尔·舒曼之后的重新继
续下去的希望,他早就致力于法德谅解,也随时准备为法德谅解与欧洲联合
作出切实行动。
通向罗马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工作,那么欧洲的统一就
会变成明天的现实。”
——《欧洲第一公民——让·莫内回忆录》
六国为《墨西拿宣言》展现的目标所振奋,决心为振兴欧洲大干一场,
但涉及到一些具体原则,六个国家却各有分歧,尤其是在对经济一体化的实
现方式上,法德的分歧很大。
联邦德国非常赞成全面的经济一体化,阿登纳一向把政治一体化看作是
最高目标,他认为实现全面经济一体化将为理想中的政治一体化迅速铺起一
条道路。联邦德国工业界和经济界人士也乐于看到消除关税壁垒。因为经过
六年的经济恢复,德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强的竞争实力。到1955 年,联邦德国
的工业产值已超过英法,再次成为西方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出口贸易一直稳
步在发展。取消关税壁垒、全面的经济一体化对一直奉行自由贸易原则的联
邦德国经济来说更为有利。正因为这样,联邦德国对共同市场的设想十分广
泛,不仅认为商业贸易应该自由流通,资金与劳务流动、人员往来也应在共
同市场内自由畅通。
相反,法国则坚持部门经济一体化的意见。他们考虑到了原子能、电力、
煤气、运输和邮政电信等领域,认为欧洲机构可以在这些各自不同的部门中,
采取共同行动和实行某种统制经济;同时,法国也对一个全面的共同市场感
到担心,因为法国商品的价格水平高于其他五国竞争者的价格水平。法国有
很多人主张贸易保护,他们担心这个共同市场仅仅是一种贸易自由,既无保
障也无重新适应的可能性。在涉及资金、劳务流动与人员往来问题上,法国
关心的是社会和税收负担的协调与劳动力的再适应问题。
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看法,有时在这个问题上支持法国,有时又在那个问
题上支持联邦德国,意见极不统一。比如,荷兰的出口能力较强,荷兰人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