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更谈不上通过美国来统一英法的观点。在华盛顿,阿登纳带去了联邦议
院3 月6 日刚通过的基本法中有关第二次防御补充条款和初读的义务兵役
法,他向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都作出了联邦德国将履行它对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所承担义务的保证,但是除了杜勒斯告诉他美国政府正在努力使国防预算
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军事情况外,美国人并没有向他透露美国政府进一步的打
算,反倒是有不少迹象表明德美之间在利益方面的差距在拉大。
这种分歧仅在阿登纳回去一个月之后就公开了出来。
裂痕
巩固西方是当务之急。
——《阿登纳回忆录》(三)
1956 年7 月13 日,阿登纳在绍姆堡宫接见了前来联邦共和国访问的印
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正是在这一天,《纽约时报》公布了一份由美国参谋
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阿瑟·雷福德将军签署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将
美国防务政策中讨论了多年的实行以核武器为威慑核心的“大规模报复”战
略,变成了一项即将逐步实现的具体计划,这项新计划中对联邦德国和欧洲
最关键的一点是,雷福德主张为了集中力量发展核武器,美国将要削减八十
万常规武装部队(其中陆军四十五万人)。此计划一公布,立即引起了波恩
和整个欧洲“触电般的震惊”,尤其是对阿登纳。因为巴黎协定签署前,美
国曾作出保证,它将无限期地为欧洲大陆上的北约武装提供相应份额。现在
美国在巴黎协定批准后一年就改弦易辙,不论是物质上,还是政治上,都将
使联邦德国在组建巴黎协定所规定的十二个德国师时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不
能不让德国人有被抛弃的感觉。
当然,阿登纳并不是一个黩武主义者,但他对军事决定的政治含义特别
敏感。他不能不立即对雷福德计划作出相应反应。
7 月21 日,夏休季节刚一开始,进入休眠状态的联邦政府机构就被阿登
纳在绍姆堡宫召集的一次闪电式的会议所惊动。应召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波恩
驻华盛顿大使海因茨·克雷克勒、驻伦敦大使汉斯·冯·赫尔瓦特、驻巴黎
大使福尔拉特·冯·马尔查恩、驻罗马大使克莱门斯·冯·勃伦塔诺,以及
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国防部长布兰克、联邦国防军总监阿道夫·豪辛格、外
交部政治司司长威廉·格雷韦等,阿登纳自己则推迟了去比勒赫厄度暑假的
启程时间。
晚上,阿登纳和这些人一道就雷福德计划进行了讨论。计划的内容大家
都已熟知,但关键的问题是联邦德国应该如何作出反映。迟到的驻华盛顿大
使克雷克勒给大家带来了美国方面的情况,他说据他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美
国政府内部意见尚未能统一。虽然国务卿杜勒斯7 月18 日曾表示支持雷福德
计划,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本人却尚未对计划作出最后决定。欧洲盟军最
高司令格仑瑟将军也坚持北约前线中段的常规防卫至少需要三十个师兵力的
原方案。有一点可以确认,华盛顿似乎不太考虑盟国对美国急剧裁减军队所
作出的反应。
驻英大使赫尔瓦特说,在英国人们认为雷福德方案的结果将是减少包括
莱茵军在内的陆军数量、取消普遍义务兵役制、削减军费预算和依赖核威慑,
而英国只有在听取了所有有关国家对削减军队问题的看法之后,再通过专门
委员会审议,才能制定出具体相应方案。
马尔查恩和勃伦塔诺则表示,可以指望法国和意大利反对雷福德计划。
法国是由于军队被陷在北非阿尔及利亚,对美国大规模削减驻欧部队非常不
满,而意大利则是从自身的微弱地位出发来考虑问题的。豪辛格从联邦德国
军事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对雷福德计划的疑虑。他认为这个计划执行的结果将
是:一旦发生战争,会立即升级为核战争;一旦联邦德国成为核战争的战场,
美国所谓的“大规模报复性”战略就将变得毫无用处。对于欧洲来说,即使
是小型的常规战争爆发,西方国家也抵挡不往东方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其中
联邦德国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阿登纳担心的也正是最后这一点,不能因为美国一意孤行而使整个西方
面临巨大危险,必须向美国说明这个危险性并充分表达联邦德国的意志。在
阿登纳主持下,会议一致通过了一项行动计划,规定了以下步骤:1.向西欧
联盟的伙伴国发出照会,要求北约组织立即讨论雷福德计划;2.向华盛顿提
出外交交涉,并派豪辛格将军专程赴美国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进行接触。
有关照会和指示的措辞,则由外交部政治司来负责处理。
这是波恩和华盛顿有关军事防务问题产生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准确地说
是绍姆堡宫和五角大楼之间的冲突,雷福德计划是五角大楼制定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