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5 月9 日,德国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后,德国最高统帅部发布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最后一项公报,把这个时刻描述为“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与其它公报中气势汹汹的措词相比。这最后一份公报的语气阴郁而凄凉。
希特勒曾经威胁说,假如他的军队不能取得最后胜利,他将和德国人民
同入深渊。第三帝国元首的话不折不扣地实现了。自17 世纪30 年战争中野
蛮的宗教冲突摧毁了封建德国并使其1/3 的人民丧生以来,德国遭受到的生
命和财产损失、城镇破坏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结构的瓦解,从未如
此之严重。
第三帝国的光辉、梦想和希望转瞬间烟消云散、荡然无存,现实使每一
个德国人清醒:三百万士兵死亡,两百多万人受伤致残,五十多万人死于空
难,在被驱逐出自己在东方的家园的一千六百万难民中有四百多万人死亡和
失踪,犹太人、吉卜赛人、“无生活能力者”、斯拉夫人和政治反对派被无
情消灭。昔日繁华热闹的城市如今已变成满目疮痍的废墟,只有在碎砖乱瓦
之中才依稀可辨得几条弯弯曲曲的小径。战争留下了数百万饥肠辘辘、颠沛
流离的人们,过去的经历剥夺了他们对现在和将来梦想的权力,当纳粹以德
国人的名义对犹太人以及东欧人犯下的滔天罪行被充分揭露出来之后,德国
人在深感羞愧的同时,必须要等待着战胜者的裁决,等待命运加在他们未来
的一切..
在希特勒军事政权最强盛的时期,从西面的比斯开湾,到俄国腹地的伏
尔加河畔;从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北角,到利比亚和埃及的炽热沙漠,卐字
旗在被征服的国土上高高飘扬。随着希特勒在两线的失败,“千年帝国”犹
如一只被戳破了的气球,一下子垮了下来。战事结束,该是赢得胜利的盟国
按照自己意图和规格重画欧洲地图的时候了。德国被剥夺了第三帝国时期所
有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占领的地盘,本土面积也被减少到了只及战前的2/3
左右。
对德国分区占领的原则是在1943 年10 月美英苏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时
就已经确立起了的。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盟国都在考虑胜利后如何防止这个
不安分的国家重新再起、发动战争,各国都力图想做到1919 年在凡尔赛条约
中没有做到的事情:以某种最有效的方式剥夺德国的侵略手段,并从根本上
打消其扩张妄想。对战争贡献最大,对德国事务拥有决定权的几个大国经过
了一系列的争吵和讨价还价之后,到1945 年2 月雅尔塔会议终于确定了由四
大国分区占领德国。1945 年8 月,盟国发布《波茨坦公告》,公布了关于处
理占败德国的最后原则。
第三帝国的残山剩水被美英法苏四大国划分成了四个占领区:
俄国人接管了约有一千七百万人的东部地区,这里是德意志帝国的传统
粮仓。美国人占领了西南部,包括工业区黑森、巴登一符腾堡,以及原来是
农业区和高山地带的巴伐利亚。英国人进入了德国西北部和鲁尔地区。数十
年来,鲁尔一直是欧洲工业的心脏。这里集中了几百家钢铁厂、煤矿以及重
型机械制造厂。在美英的极力支持下,法国人也占据了一块,这是德国西南
角以及莱茵兰—法尔茨地区,该地区的摩泽尔河流域盛产葡萄,是欧洲最好
的酿酒中心。西方三个占领区的人口约四千五百万。
尽管波茨坦会议后,成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它在法律上是德国的最高
权力机构,可是每个占领国还是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自行其事。每个占领区就
像一个小小的国家:各自的边境都由部队守卫,边境上对往来于各占领区的
德国人和他们的物品进行严格的审查与管制。同时,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国
家元首”,即派驻占领区领导盟军占领部队的军事长官。他的命令高于任何
德国法律,任何德国人皆不得违抗。占领区军事长官的行动仅对他在华盛顿、
莫斯科、伦敦或是巴黎的上级负责。
盟国管制委员会之所以形同虚设,主要是由于四大国在任何重大问题上
不能取得一致决议。美英法苏、特别是美苏对德国都有各自的基本目标和计
划,这些目标与国家利益相连接,势必相互冲突。这样德国问题很快成为美
苏对战后欧洲争夺的焦点。美苏冷战愈演愈烈,德国最终被分为东西两块。
不过,客观地看,希特勒的覆亡却是阿登纳重返政坛的新机运。正是在
希特勒德国的废墟上,阿登纳重新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1945 年3 月,美国人一占领科隆,便开始寻找这位昔日的科隆之王。
当阿登纳和他的家人一起,从勒恩多夫的地窖中爬出来,忙于清理曾遭
炮火袭击过的家园时,一名原是德国犹太移民的美国军官来到了勒恩多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