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原则在战争中显示了它的价值;这个社会原则的优越性使法国军队显然
比旧制度的军队高超得多。
和它的敌人一样,法国的弱点也在于筹措战费日益困难。督政府不得不
用宣布破产的办法来废除纸币而恢复了硬币。由于只剩下税收,督政府格外
地陷于通货紧缩常有的窘境:价格调整、经济瘫痪、收入减少。这种本不应
由督政府承担罪责的财政状况一直贯穿在它整个的历史中,而使它声名狼
藉。实际上,督政府尽了很大努力来改善这种财政状况。它调整了直接税的
基数,甚至还制定了新的基数;它催促编造纳税名册并设法加速税收,多少
获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又不至剥夺选举产生的各机关的职权。督政府还增加
了间接税,并且在共和七年成立了征收注册税、印花税和抵押税的机构;又
开征了运输税和公路通行税,并且还授权城市征收城市通行税①来帮助它
们。督政府完全懂得,要确保大量的经常的收入,必须对重要的消费品(例
如盐)征税,但是这些是它自己也感到没有足够力量去冒险采取的措施。因
此,它除了削减支出别无它法,而这种削减接着又迫使它拒绝支付公债的三
分之二,并且置公共事业于不顾。
即使督政府还能保持正常预算的平衡,它也还要为战争提供军费,这只
有依靠借贷才能做到。可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强制公债成了借贷的唯一
手段。银行家都不愿意贷款给政府,以维持国库的运转。因为收税官尽量长
期地保存税款以便从中牟利,所以有人谈论要恢复“期票”,这就是说,1789
年以前包税人对预定的税收开出的期票。然而,谁会来贴现这些期票呢?银
行家确实曾建议成立一个国家银行,但那将只不过是一个要用来贴现他们自
己的票据的银行。简而言之,督政府不得不用债券偿还债务②,支付养老金
和薪金等,这使人们极端憎恨督政府;它也不得不把军需供应让给诈取政府
钱财的私人公司去筹办,而政府还得把国有产业、木材采伐、预收税抵押给
它们,或者用没有银行能兑现的支票给他们作补偿。
这些构成变相通货膨胀的权宜措施,引起了狂暴的投机浪潮,而且也使
许多政府官员和政客腐败起来,因为承包商贿赂他们以取得付款。军队深受
其害,他们对这些“中间人”很气愤。由于警察缺乏战胜盗匪的手段,随着
经济危机的不断恶化,盗匪为数日增,公共秩序越发难以维持。受到影响的
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生活和道德:穷困使督政府为了养活军队而剥削荷兰,
并且扩张到意大利和瑞士去,军需承办商推波助澜;将军和军事特派员都热
衷于追求自己的私利。军队,甚至国家,都依靠战争过活;这样就从战争中
产生出一个主战派,它具体体现在波拿巴身上。
正如执政府后来所表明的那样,社会秩序和财政的恢复需要时间,但最
需要的首先是一个有权威的当局。督政府很好地组织了自己的工作;例如它
的“国务秘书部”后来被波拿巴重新采用;再如它的警务部,其中就有富歇,
他是在共和七年进入警务部的。但是督政府却没有能巩固自己的权力。首
先,共和三年宪法重建了广泛的地方分权制,而且在巴黎也实行分权制度,
这种分权的情况剥夺了战争所需要的国家行政机构的活动能力。行政机构没
有控制国库,它和立法机构之间,或立法机构两院彼此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
突妨碍了它的工作。其次,只要原来的特权阶级还是不向新秩序屈服,在法
国就仍然存在着酝酿叛乱、内战和叛国勾当的顽固的骚乱因素,这种因素削
弱了政府的力量,或者迫使政府采用暴力。共和七年,法国西部就曾再次发
生武装叛乱,西南部也有叛乱发生;在普罗旺斯和弗朗歇—孔泰,有人勾结
外国并拿英国的钱,也正在策划到春季发动暴乱。
只要反革命还得到部分天主教僧侣的支持,那么就不能指望它放下屠
刀。1794 年9 月18 日,“教士法”随着宗教预算的取消而不复存在。现在
对神甫的要求只是宣誓忠于共和国,但许多神甫仍拒绝这样做。这些人遭到
了追捕,被拘禁在罗什福尔或雷岛的囚船上,然后流放到圭亚那。他们都和
罗马以及先前那些顽抗的主教多少有些联系,这些主教多数都靠拿皮特的津
贴住在英国。无论他们主观愿望如何,他们的忠实信徒都可能参加叛乱。那
些已服从法律的罗马派教士和恐怖时期以后曾经改组过教会的老宪政派教
士对督政府都没有好感,因为督政府和资产阶级共和派以及空论家一样,总
不放过任何机会表示对天主教的敌意。督政府卖掉了许多教堂,强迫实行第
十来复日制,根据法律禁止一切公开的宗教仪式,甚至把第十来复日礼拜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