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委员会的审核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富歇亲自建议除少数人以外大赦全部亡
命者。但是,时机还未成熟;要冒这样的风险就象准备教务专约所冒的风险
那样,波拿巴就必须首先取得胜利与和平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三、仓猝上阵的1800 年战役
波拿巴个人权力的保持和扩大有赖于1800 年的战役,所以他就满腔热
情地准备这次战役。人力不成问题,因为当年的新兵在3 月8 日已全部入伍
交给他来支配了。但他反对雅各宾派和督政府所采用的方法。现在断然不是
模仿共和七年大征兵的时候,何况也缺乏款项。此外,如果我们相信一位非
常偏袒他的史学家的话,波拿巴很知道,“全国战争热情的高度和愿去打仗
士兵的人数成反比”。所以他就满足于统帅三万名士兵了。那些富有的阶级
是容易对付的,因为法律允许他们可以出钱雇人顶替。来因军已经准备就
绪,一支新的后备军还有待建立。这就需要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倾出训练
站的新兵,召回西方军的老兵,成立意大利军团,在行军途中训练那些新兵
掌握战斗技术。但是骑兵极少,而炮兵更少。在这样的条件下,波拿巴要全
力以赴地出征意大利,就需要有非常的胆量和自信。
最难的问题是为战役提供军费,据说大约需要六千五百万法郎。替代了
强制公债的额外军费捐献以及加速征集税收的措施都不能开辟急需的财
源;由于捐献和租税可以用督政府发出的票据和支票来支付,而此时这些票
据却毫无价值了,于是情况就更加严重。此外,军需供应又委托给了承包私
商,这些人都以动产的收益作为担保。戈丹希望依靠征收间接税,但是,对
自己的力量仍没有多大把握的波拿巴只准许统一城市通行税,但这项税收专
用于济贫院和城市本身。开支被压缩到最低限度,可是执政府最后不得不采
用督政府所用过的权宜措施。政府停止了实行承包制度,并且恢复了征购的
办法。但是征购时发出的票据又不能用来缴纳租税。政府最后决定部分延期
付款;国库中的少量余款每隔十天给各部发放一次。此外,政府还发行了不
兑现的支票。最后,它就依靠银行家和承包商了,他们同意每月按百分之五
来贴现票据。政府也求援于在热那亚、汉堡等地的国外金融家,他们被强制
垫款六百五十万法郎。
这个专制政府在财政政策上的唯一新奇特点就是它的高压手段。政府要
求那些没有得到政府付款的承包私商:如果他们希望用新指券来补偿他们的
话,他们就要交出五千二百万法郎。但是这种债务证券立刻就丧失券面价值
的百分之五十。已经被捕入狱的著名金融家乌弗拉尔被迫向政府交出一千四
百万法郎。因此政府只能过一天算一天。虽然政府做了极大的努力,可是,
不应以其结果来欺骗自己。由于政治原因而最受优待的来因方面军总共得到
了六百二十万法郎,在雨月还拖欠了一千五百万法郎薪饷。徐徐前进的后备
军,除了沿途从农民那里得到给养之外,既无军饷又无军粮。象在革命时期
一样,战役准备中财政上的巨大不足造成了军队的苦难。在财政方面,象在
政治方面一样,一切都取决于胜利。如果不要求全国作出牺牲(这种牺牲曾
使得国民公会和督政府不得人心)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就不可能长期打下
去。
至少人民是这样推论的,而且每一个人都相应地作了准备。当波拿巴于
5 月6 日离开巴黎的时候,雾月党人就纷纷开始考虑万一他不能回来的话,
有哪些可能解决的办法。西哀耶斯又在巴黎露面了,于是有人开始议论起什
么新的督政府,什么新的第一执政来——卡尔诺、拉法叶特、莫罗。也有人
提到奥尔良公爵。波拿巴的弟兄约瑟夫和吕西安也跃跃欲试。在这种形势下
必然会有某些猜测;但是,肯定有很多显要人物会幸灾乐祸地指望着他的失
败。除了他的失败以外,自由主义者和某些雅各宾派没有别的指望。斯塔埃
尔夫人后来写道,“我在指望波拿巴失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结束暴政统
治。”就保王党人而言,他们仍旧无所不用其极地帮助敌人。卡杜达尔6 月
30 日从英国回来,打算再策动舒安份子的叛乱。如果波拿巴失败了,这就肯
定会意味着法国亡国和革命失败。在波拿巴和他的敌人之间,法国人民再无
犹豫的余地。
第二章 欧洲和平的实现
尽管进行战争并迫使敌人讲和对波拿巴是有利的,但让法国人相信他并
非战争祸首对他也是同样重要的。为了完成他的备战工作,特别是为了挽救
在埃及的军队(它的损失将成为法国在地中海和东方的不可挽回的挫折),
他本会乐意签订一个停战协定。但是要在自然疆界的基础上媾和在他是难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