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10 月8 日,亚历山大正式同意恢复和平。他获得了对他父亲在地中海
和土耳其开创的局面的承认:在地中海,他保留了对爱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
和在科孚岛的驻军;在土耳其,波拿巴承认他为土耳其苏丹的调停人。法国
也同意在埃及问题解决之后撤出那不勒斯,并且同意以符合形势要求的尊重
态度对待撒丁国王。最后,德意志问题还要通过共同协商来解决。总之,波
拿巴几乎把从保罗手里诈取来的一切都让给了亚历山大,并且,除了换取到
一项和约之外,他毫无所得。对波拿巴来说这是一个惨痛的失败。
在埃及的冒险得到的又是一个失败。离开埃及时波拿巴任命克莱贝尔将
军继任。后者决定一俟撤退协定签字,他将继波拿巴之后尽快返回法国。克
莱贝尔同率领土耳其军队从叙利亚前来的优素福宰相以及英国的西德尼·史
密斯于1800 年1 月24 日在阿里什会晤,并达成了一项协定。但是英国舰队
司令基思拒绝承认这一协定。克莱贝尔于3 月20 日在希里奥波里斯彻底击
溃了土耳其军队。不幸的是,克莱贝尔于6 月14 日被暗害。他的继任者梅
努将军没有威信,他改信伊斯兰教也未能提高他的威望。他经常和部下争
吵,并让士兵评理。为了尽力挽救这支军队,波拿巴派冈托姆率领的舰队增
援梅努。这支舰队于1801 年1 月23 日从布勒斯特启航,它是几乎不会遭遇
敌人的攻击的,但却胆怯地驶进了土伦港。当舰队于3 月底重新启航时,英
国远征军已经在埃及登陆,冈托姆就退却了。4 月底他又出航,试图使他的
援军在的黎波里登陆,那里的帕夏已经同意签订一项条约,但是因为阿拉伯
人持反对态度,以致谈判失败。当时埃及的命运已经决定了。在马耳他被攻
占后不久,邓达斯就已命令准备派艾伯克龙比指挥的远征军开赴埃及。这支
远征军于3 月6 日登陆,3 月21 日在卡诺普击退了梅努的进攻。由于波帕姆
的舰队控制着红海,韦尔斯利派来的六千名印度士兵到达了库赛尔;与此同
时,二万五千名土耳其军队取道苏伊士地峡进去。6 月28 日开罗投降,8 月
30 日亚历山大港被英军攻陷。
七月末,当第二次武装中立联盟解体、波拿巴图谋进攻葡萄牙失败后,
他提出了新的和平建议。根据这个建议,交战各国要相互归还各自的征服
地。但唯一例外的是荷兰将会失去锡兰,并开放好望角作为国际贸易通道。
总之,法国愿交出埃及,对于埃及的归属,波拿巴虽然故作镇定,但是埃及
的丢失已成定局;而另一方面,法国将保留它在大陆上的全部征服地。英国
要放弃马耳他、梅诺卡、厄尔巴、特立尼达、法属安的列斯群岛,实际上还
要放弃埃及,而只保留锡兰。虽然英国已经又处于有利地位,这个不平等的
建议足以使它感到不满,但除锡兰外它只是提出保留特立尼达的额外要求。
它仍然很注意要搞好同亚历山大的关系,所以,并未提出反对归还马耳他,
虽然英国只要提出给那不勒斯和撒丁以保证就能讨好亚历山大。然而,它并
未为此目的而作出努力。霍克斯伯里只是在关于荷兰问题上试图得到保证,
并且要求一个强国为马耳他提供驻防部队,这样,这一强国就会成为马耳他
中立的保证国。这个极好机会使法国可以提名俄国为保证国,并使俄国与英
国恢复竞争。但波拿巴对此机会并未予以重视。当他威胁说如果不在这些预
备条款上签字就要中断谈判时,霍克斯伯里于1801 年10 月1 日让步了,甚
至没有为奥伦治公爵要求补偿,或要求签订通商条约。
人们曾把这种投降解释成是由于阿丁顿内阁的无能所致,但这一理由很
不充分。实际上,英国政府仍旧处在危机的压力之下,这次危机在这一年的
头几个月就出现了,现在全国各地仍然感到它的影响。这个政府无论如何需
耍实行节约,并且指望和平可以恢复繁荣。公众听到和平消息所反映出来的
欢欣鼓舞表明要求和平是压倒一切的意见。然而在议会和新闻界却提出了抗
议和保留意见。温德姆大声疾呼反对这一“致命的条约”,他认为这是个“亡
国判决书”,这一条约将会使波拿巴得以进行新的征服。阿丁顿反驳说,既
然暂时不可能组织新的反法同盟,最好还是试行一种和平政策;而心满意足
的法国或许会关心这一政策。反之,如果法国不信守和约,英国总会再找到
盟国的。卡斯尔雷在一封信中表示了同样的意见。皮特赞成政府这一政策,
他于11 月3 日提出令人吃惊的解释说:特立尼达要比马耳他具有更大的经
济利益,而保留马耳他就不可能恢复和平;在他看来,锡兰似乎比好望角更
可取。他十分重视特立尼达,因为那里生产糖并且是与西属美洲进行走私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