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阿林沙的国家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尽管获得了这些利益,但韦尔斯利的
自行其是与目中无人的态度还是激怒了东印度公司,并使得已经焦头烂额的
英国政府感到担忧。韦尔斯利辞职,并于1805 年8 月15 日启程回国。
英国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始终是如何利用他的海上优势取得贸易的垄断
地位。它全力恢复了有关封锁的规定。从1803 年到1805 年,它的虚拟封锁
的范围甚至扩及法国占领下的汉诺威。与此同时,英国在1803 年5 月18 日
开始重新颁发特许证,甚至允许用中立国船舶载运敌货进口。对敌人的殖民
地贸易重新实行了“1756 年规则”①,但对也能为它服务的中立国则实施得
并不严格,予以适当照顾。在欧洲,中立国只得顺应形势,屈从英国;而对
美国的关系则很快就发生困难。美国航运事业的进展日益遭到英国妒忌;斯
蒂芬在他的《伪装下的战争》(1805 年)一书中认为,“迂回路线”②有助
于欺骗,所谓“中立化”的敌货甚至没有卸船,也没有按照美国的规定征收
关税。由于英国海军部从未明确地规定在何种情况下“中立化”才算有效,
所以一些捕获法庭就开始数以倍增地没收货物。1806 年4 月18 日,美国国
会采取了报复行动,它宣布,在11 月15 日以后禁止英国货进口。但是这时
拿破仑实施了大陆封锁,于是形势就起了变化。
由于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仍然没有被封锁,所以英国能够象在前次战
争期间所做过的那样重新组织它的贸易,因而损失甚少。1803 年它的出口从
二千五百五十万英镑下降到二千零四十万英镑,但在1805 年回升到二千三
百三十万英镑。再出口受到的影响较大,从1802 年的一千二百七十万英镑
下降到1805 年的七百六十万英镑。英属安的列斯各岛(世界上糖的主要供
应者)的糖的产量继续上升,价格不断下降,因为尽管英国的消费不断增长,
但进口过剩。糖价从1805 年的每公担五十五先令下降到1807 年的每公担三
十二先令。连年丰收和开垦土地(由于1801 年圈地条例促成)的结果使面
包价格下降到每磅两便士,这就使得地主要求加强谷物法,他们的要求在
1804 年得到了满足。这说明为什么从法国入侵的梦魇下解脱出来的英国舆
论,在提尔西特和约签订前,一直处于一种漠不关心的状态,它漫不经心地
瞧着大陆的事态。
这一时期拿破仑的经济政策没有引起英国人太大的关注。1803 年6 月20
日,他重新下令禁止英国货进口;他原先指望入侵英国,后来又把全副精力
倾注在他的大陆战役上,但是不管史学家怎样看法,他认为在这期间这项禁
令只不过是次要的措施,他甚至没有很严格地执行这一规定。事实上,他依
然忠实地执行着有节制的政策,这一政策从他上台以来就替代了督政府的政
策。他对中立国的贸易未加任何限制,结果中立国成了交战国之间的中间
人,使伪装中立国货物的交战国货物依然来来往往。大陆封锁完全符合构成
拿破仑重商主义思想一部分的保护贸易主义思想。而且,封锁政策是为满足
工业家的愿望而制定的;它排除了外商的竞争,但却不排除必要原料的进
口,也不妨碍本国货物的出口。海关税表表明,这一政策不仅是针对英国的。
共和十一年,精制糖与糖蜜,不论来自哪个国家,一律不准进口。1804 年3
月13 日和1805 年2 月6 日,棉织品及殖民地产品的关税都提高了。1806 年
3 月4 日,对殖民地产品又加征收附加税。由于这些货物主要来自英国,因
此可以默认,封锁并无实效,而这时拿破仑的封锁政策其实并不是一种作战
的手段。
最狂热的保护主义者总是那些棉纺企业主,特别是纺纱厂厂主,因为英
国棉纱进口量从1804 年的三十一万公斤增至1806 年的一百三十六万八千公
斤。里昂的工厂主也同样强烈要求排除意大利的竞争,他们要求把皮埃蒙特
的生丝专门供应给他们。从不断上升的海关税率可以看出,工厂主的影响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逐步地使拿破仑采取了他原来并不想采取的措施。夏
普塔尔不同意这样做,巴黎的商人也不同意,他们在1803 年通过商会谴责
了所有的贸易禁令和针对中立国的所有措施。1806 年2 月22 日,拿破仑终
于下令禁止进口漂白布、印花布、软棉布、灯心布及金属器具;但他允许继
续进口其它棉纱,杂货以及各种丝缎带,但要征收附加税。到1805 年,已
拥有超过一百万纱锭的棉纺业又取得了更大进展,纱锭的生产从1806 年的
二百万公斤上升到1808 年的四百五十多万公斤。里昂的工厂主也得到了满
足:尽管1803 年和1806 年的法律准许不单从里昂,也可从热那亚和尼斯出
口皮埃蒙特的生丝,但是海洋被封锁确保了里昂人的垄断地位。他们还在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