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答应从德意志撤军。亚历山大在提尔西特和约中也不会得到如此巨大
的收获!英国人当时大为震惊。福克斯承认那是“一个使人感到屈辱的协
定”,他发现英国再次被抛弃了。亚尔默斯步奥布利尔的后尘提出了一项和
约草案,拿破仑于8 月6 日没有做任何根本变动就答复了他:英国将占有马
耳他和好望角,重获汉诺威,同意把巴利阿里群岛交给费迪南,并承认约瑟
夫,因而就默认把西西里给约瑟夫。看来拿破仑分别谈判的两面手法似乎即
将获得成功了。他在给约瑟夫的信中已经把自己看成是地中海的主人,“这
是我的政策的主要的和不变的目标”——至少暂时是这样,因为他心目中还
有许多其它计划。
突然间,风向变了。有很多理由使人产生怀疑,亚历山大是否会批准这
一和约,因为他刚刚解除了恰尔托雷斯基的职务,此人的政策触怒了强烈仇
视拿破仑的亲英派的俄国贵族。7 月9 日,沙皇任命布德贝格男爵为新外交
大臣,他是一个出生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德意志人,他只关心欧洲大陆事务,
并颇为同情普鲁士。英国是可以期待从这一任命中获得好处的。此外,福克
斯已经改变了态度,他的同僚比他更为严厉地谴责亚尔默斯的草案。一个新
的但却仍与法国十分友好的全权代表洛德代尔被派往巴黎,再次要求以“实
际占有”为谈判的基础,然而却可以答应交出西西里,其条件是要能为费迪
南找到一个稍为象样的补偿。拿破仑拒绝重开谈判,他指望俄国批准条约,
以迫使英国退让。但是现在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的态度使沙皇拒绝了批准
这一条约,也许他与法国谈判不过是为了诱骗普鲁士。
毫无疑问,皇帝绝不希望与普鲁士决裂;当决裂时,他深感失望和烦恼。
历届革命政府和皇帝本人长期寻求与普鲁士联盟,以便使奥国和俄国变得软
弱无力,并将英国人拒于德意志以外。因此,拿破仑对普鲁士的态度完全是
仁慈的,如果普鲁士肯象西班牙一样纳入他的“体系”,也就是变成一个附
庸国的话,拿破仑把这一点对普鲁士讲得清清楚楚。国王不顾豪格维茨多次
警告,固执地坚持一种不幸的想法,拒不接受肖恩布鲁恩条约的原来条款,
只肯接受经他修订的条款;在未缔结全面的和约之前他不想吞并汉诺威,而
只是占领它,以免与英国的关系破裂。他的胃口也增大,他声称有权保有安
斯巴赫、并获得汉撒各城市。当拿破仑于1806 年2 月1 日收到这些可观的
建议时,他刚刚得知皮特之死。他宣称,普鲁士的反建议废除了肖恩布鲁恩
条约,2 月15 日,他迫使豪格维茨签署了另一个条约,这一条约强迫普鲁士
立即吞并汉诺威,并对英国人封闭它的一些港口,不仅要交出安斯巴赫和纳
沙泰尔,还要交出普鲁士还保有的克累弗公国在来因河以东的那一部分,拿
破仑把这一部分并入贝格公国,并迫使普鲁士同意法国在威塞尔驻军。弗里
德里希-威廉三世投降了;这是一个他永远不能原谅的可怕的惩罚,而普鲁
士的主战派则更加不肯原谅。
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暂时心灰意懒的主战派很快又增长了力量。然
而一直到最后,在普鲁士仍有一些拿破仑的崇拜者:比洛,未来的独立战争
中的英雄的兄弟,他写了一本关于1805 年战役的书,他在书中对待普鲁士
颇为严厉;布赫霍尔茨,他在自己的《新利维坦》一书中用霍布斯①的哲学
来赞颂拿破仑帝国的专制主义;在军队里有马森巴赫,他原籍是符腾堡。另
一方面,宫廷是拥护战争的。路易莎王后把拿破仑拿来同温文尔雅的亚历山
大作对比,到处散布反对“魔鬼”和“地狱的渣滓”言论。这些情绪赢得了
国王的堂兄路易-费迪南、他的妹妹(她嫁给了拉齐维尔亲王)、福斯伯爵
夫人以及她的妹妹贝格夫人的共鸣。施莱尔马歇、亚历山大·冯·洪堡、约
翰·米勒和默克尔都转变为敌视法国。很多军人,如法尔、沙恩霍斯特和布
吕歇尔则急于采取行动。哈登堡支持他们,4 月,施泰因要求国王解除他所
宠爱的顾问洛巴德和拜姆的职务;在战争前夕王室的亲王们再次提出这一要
求。弗里德里希-威廉生气了;可是他也感到焦虑不安,所以就暗中力图重
新赢得沙皇的友谊。他派遣不伦瑞克公爵去向亚历山大保证,尽管普鲁士与
拿破仑结盟,它永远不会对俄国作战;6 月23 日,当他得知奥布利尔所负的
使命时,又用书面重申了这些保证。至于哈登堡,他与俄国大使阿洛佩尤斯
进行了秘密谈判,按照上述方针缔结了一项协定,7 月24 日,沙皇签署了这
项协定。
来因邦联的创建更加深了普鲁士的不满情绪。的确,皇帝认为绝不反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