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彼得堡的贵族中间爆发了好战的愤怒情绪,东正教将拿破仑逐出教会。
11 月9 日,皇帝决定延缓签署和约,而代之以一项要求以维斯杜拉河与布格
河为界的停战协定;国王的军队要驻扎在东普鲁士,在必要时,他们将从那
里赶走俄国人。此外,他还宣称,在未能签订一项包括归还法国殖民地以及
保证土耳其领土完整的全面和约之前,他将不从普鲁士王国撤兵。11 月21
日,他的这些意图在提交给元老院的一篇咨文中公开发表了。实际上,普鲁
士已被作为抵押品;看来,它所处的被囚禁地位很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随着军队的前进,它有计划地没收了英国货;随着汉撒各城市被占领,德意
志现在停止了对英国的贸易。拿破仑在11 月21 日著名的柏林敕令中宣称,
不列颠诸岛“处于封锁状态”,那就是说,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
进行虚拟封锁。结果,无论是直接来自英国的船,还是来自它的殖民地的船,
都不得驶入帝国的港口。
有人认为“大陆封锁”是“大帝国存在的理由”,情况根本不是这样;
封锁的扩展是帝国对外征服的自然结果。由于拿破仑没有控制海洋,因而著
名的柏林敕令本身对业已存在的对英国货物的禁令并没有增加任何新东
西。富有意义的新情况是,由于中立国无形中受到打击,封锁就会失去自拿
破仑执政以来就给予它的那种保护主义的根本特点,从此以后,它变成了一
种攻击性的武器。胜利又使拿破仑完全转回到1798 年督政府采用的政策上
去。联合欧洲大陆反对英国的意志已经形成了,因此就使“帝国的”和罗马
的观念在当代政治中具有了现实意义。“我要用陆地的力量征服海洋,”拿
破仑这样写道。这就是为什么柏林敕令标志着一个转折点。
普鲁士的谈判全权代表由于眼光短浅而于11 月16 日接受了停战协定,
但是国王却拒绝了这一协定,同时他身不由己地和反法同盟连结在一起。拿
破仑不等国王作出决定就一直进军到维斯杜拉河。11 月27 日,部队到达华
沙。可是皇帝不得不在柏林停留一个月以便调集援军和充实士兵装备。莫蒂
埃被派遣去占领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并封锁斯特拉尔松。已表示悔改之意并
答应取消与美国人联姻的热罗姆率领德意志各邦部队去包围西里西亚各要
塞。1806 年度征募的新兵已启程开赴前线。与此同时,向维斯杜拉河的进军
已经把波兰问题公开提出来。波兰人在法军进军中就举行了起义,并驱逐了
普鲁士的行政官员。参加起义的主要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但他们的看法不一
致:有一个由拉齐维尔公爵领导的亲普鲁士派,其中不止一个贵族从那仿照
普鲁士的先例建立的抵押银行中得利;尤其是还存在一个亲俄派。恰尔托雷
斯基再次劝说亚历山大抢在拿破仑之前宣布自己为波兰国王,他的这一建议
得到了涅姆策维奇和大主教谢斯琴策维奇的支持,后者痛骂了“波拿巴的虚
伪良心”。波尼亚托夫斯基本人直到12 月末还在犹豫不决。波兰的大贵族
担心万一失败会遭到报复;他们也同样惧怕法国获胜,因为法国的胜利将会
解放他们的农奴。
无论如何,不得不与俄军作战的拿破仑不能拒绝别人给予的援助。早在
9 月20 日,他就授权札荣切克将军成立一个由普鲁士军队中逃出的波兰人组
成的军团。耶拿战役之后,顿布罗夫斯基将军和韦比茨基将军就受命在起义
地区组织三个军团。同样被召去的科斯丘什科则要求给以保证条件。拿破仑
无意答应重建波兰国家,因为这将触怒沙皇并会引起奥国干涉。科斯丘什科
谴责拿破仑对重建波兰保持缄默是出于自私:“他只想到他自己。他憎恶所
有的伟大民族性,更加憎恶独立精神。他是一个暴君。”这是一个透彻的论
断,但却也是对这位皇帝的保留态度的一种误解:如果条件可能的话,他并
不反对恢复波兰人的国家,以便使波兰成为帝国的一个附庸国。但波兰人能
否自治呢?他对此表示怀疑,他的某些元帅也否定了这种可能性。何况此时
去做也未免言之过早。因此他没有做出任何许诺,尽管瓦莱夫斯卡伯爵夫人
——她与拿破仑一起渡过了整个冬天,而且他也在热烈地爱恋着她——一再
恳求他。他只在波森为顿布罗夫斯基设立了一个临时行政机构。后来于1807
年1 月14 日在华沙成立了一个临时委员会,该委员会推选马拉霍夫斯基为
主席。在塔列朗和马雷的监督下,委员会把行政权委任给五名督政官,它着
手组织波兰民族的军队,并为拿破仑的军队供应军需品,还开始效仿法国改
革司法制度。
面临帝国大军,本尼格森和他的三万五千名士兵已经退却到那累夫河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