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贝格公国赐给他们的儿子查理时,他自己担负起监护孩子的责任,随后
即转交给奥坦斯。缪拉和卡罗利娜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把那不勒斯赐给他
们的条约触怒了缪拉;因为,实际上这是送给卡罗利娜的礼物:她如比丈夫
后死,就应自己戴上王冠,而不是让他们的长子继位;她后来不问政事,过
着半隐居的生活。至于吕西安,他终于在1810 年8 月7 日乘船去美国,但被
捕而带往英国。拿破仑的母亲支持其他子女来反对拿破仑;拿破仑一直等到
她拒绝承认热罗姆的第一次婚姻,才给她一个正式的尊号:“皇太后殿下”,
但是她并不满足,还想要一笔赠产和某种“政治地位”,拿破仑没有答应。
所以,从1806 年到1810 年,可以看到皇帝对各附庸越来越生气,并威
胁要并掉他们的国家。这样就加速了联邦制帝国的演变,帝国之所以采用拿
破仑各项制度,其目的原是要把它统一起来。拿破仑与奥地利联婚,想要增
加罗马王的遗产的意图,以及为罗马王未来的弟妹创立家业的前景,这一切
更使波拿巴家人亲族的地位越来越不稳固,不过他们早就知道这种地位已遭
到损害。合并荷兰和与奥地利联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从1809 年起,合并的
事似已迫在眉睫;1810 年初,路易却把它推迟了,因为他同意割让了西兰和
直到来因河的荷兰南方各省;1810 年7 月2 日,他逃出荷兰,随后到达了奥
地利。4 月,缪拉在巴黎也自知王位难保;卡罗利娜却因为接受了陪伴玛丽·路
易丝的职务而能够设法取得了暂时和解。拿破仑禁止缪拉任命大使;缪拉身
边经常有形迹可疑的意大利人如加洛·马盖拉等,后者被缪拉任命为警务大
臣,他同许多反法秘密组织有来往,因而可能是最先设想在他的主子缪拉统
治下统一意大利那批人之一。卡罗利娜被迫再度分居退隐,并受到离婚的威
胁。缪拉在关税方面采取反对法国的措施,他把好几个法国派来的高级官员
撤职了,最后,留下来的法国人都要向他宣誓效忠。于是,事情已闹到了决
裂的地步:1811 年7 月2 日,拿破仑禁止其臣民向缪拉宣誓;他行将吞并那
不勒斯王国的风声就传开了。俄国的威胁使拿破仑与缪拉的紧张关系缓和下
来;缪拉到巴黎参加罗马王的洗礼,并随同大军出发去俄国。然而,没有一
个人相信事情到此为止。与此同时,热罗姆看到他在汉诺威的一部分领土被
割去后,担心要把它转交给波兰。至于约瑟夫,他抱怨只是个徒有虚名的国
王。最后,自从缪拉被调到那不勒斯以后,贝格大公国就已由拿破仑亲自治
理了。
与各附庸国相反,那些处于被保护地位的联邦,通过永久性联盟同“大
帝国”相联系,并照样存在。拿破仑没有理由去触动他自己制订的“调停条
例”。瑞士现在被围在拿破仑所征服的领土之中,不再具有直接的战略意义,
因而不必加以占领来迫使它服从;直到1809 年使用了巴塞尔桥和占领了特辛
州的时候才破坏过瑞士的中立。相反,改组来因邦联是势在必行的。它的领
土依然过于支离破碎。连它的成员国的法律地位也不一致:贝格公爵和威斯
特法利亚国王是附庸国的君主,而且只要欧仁还没有取代达尔贝格,拿破仑
的傀儡法兰克福公爵就既不是法兰西帝国的皇族成员,也不是帝国大勋爵。
维尔次堡大公国的存在得到1809 年同奥地利签订的条约的保证,而奥地利暗
中自以为对于它曾占有的费迪南的旧领地托斯卡纳和萨尔斯堡具有第二继承
① 莫尔尼(1811—1865 年)在1851 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时,出力不小,后任立法院院长,
成为他同母异父哥哥的大帮凶之一。——译者
人的权利。虽然来因邦联中最重要的一些君主是通过拿破仑签订的条约而获
得新的称号,其他的君主是通过继承权取得正统王位的。然而,最突出的是
整个邦联还没有宪法,也没有一个能促进行政、教会、社会,甚至军事统一
的中央权力机构。
此外,大陆体系得到随着政治形势波动而临时组成的联盟的不断扩充,
通过将来的努力可能把这些联盟变为持久的结合。普鲁士和奥地利已不可能
反抗,前者由1812 年的条约事实上已沦为附庸国。只有沙皇亚历山大,虽然
是战败了,但自以为是得到法国平等对待的,因而以真正“同盟者”的姿态
出现,每次拿破仑要求他的支持时,他坚持只考虑本国利益,要求法国为此
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种连续不断的敲诈势必有导致俄罗斯战役的危险;只要
亚历山大还不甘心俯首听命,大陆体系的政治结构就仍未完成。这个最后的
障碍一旦消除,大陆体系就可能被吸收进大帝国里来,而同盟国就都变成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