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计算,就需要至少四十个军的陆军兵力,即使全面完成现有的编制改革,也还需进行扩军。当然,在国防军战略规划处的军事建设计划表上,必须在三个月内,也就是25年的上半年,全国大选开始之际完成全面的军事整编。而扩军计划则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在本年度内增扩一个军的建制,第二步,在未来二年内继续扩建三个军的建制,第三步,再在其后的三年内扩建六个军的建制。也就是说,按照战略规划处的陆军扩军计划,到30年年底,整个国家的国防军陆军建制将达到四十个军,军队在编兵员人数达一百五十万左右,基本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武装力量。
原本这样的计划,至少在上半年完成全面的军事整编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在有了充足的秘密资金注入后,加上无论是奉军还是新桂军。即使是最为保守的晋军,在当前中央大一统,国防军主力占据全面优势的情况下,他们即使想要排斥整编,也是螳臂当车,无能为力了。
四亿新币,并还在持续增加,这几乎相当于国防军三军一年的军费了,对于军事实力的急速提高,意义和作用无比重大。充足的军费保障,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格局。军事大军区化势在必行,中央军力与地方军力力量对比的失衡,令整个整军计划无比的顺利,未引起太大的应激反应。
海军方面,这些年来一直奉行埋头发展,自主大力建造战舰,避敌主力,扩大实力的政策。随着中国整体工业机械,材料化学和舰船建造水平的飞速提高,整个海军的第一联合舰队已经初具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华盛顿海军公约,中国的海军舰队总吨位不得超过26.5万吨和拥有8艘主力舰,中国的航空母舰不得超过七万吨。不过限于中国的经济水平及工业建造实力,国防军司令部级海军部最终决定取消了约克级战列舰的建造,而把有限的财力放在现有六艘德国主力战列巡洋舰的升级维护上。
而关于中国的新造舰计划,不仅速度稳健而有序,也与世界各国争相建造排水量达万吨的轻巡洋舰不同的是,在中国海军的造舰计划上,出现的十二艘轻巡洋舰设计排水量仅有六千吨至八千吨,而且不仅没有开工,设计还都没有完成。因为毕竟这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设计建造如此巨大的战舰,所以中国海军又从世界各国采购了数艘此吨位排水量的退役军舰以作参考。这样的排水量,对各国都难以构成威胁,当然就无法引起英美日法等国海军的足够关注。
而中国造船厂真正开始建造,并陆续下水试航服役的军舰乃是一种最新型排水量达三千二百吨的军舰。这种军舰的排水量与中国海军老式的海容级装甲巡洋舰相近,但在设计上却与中国一款设计较为成功的海风级驱逐舰极为类似,有的军事报纸甚至就指出,这种排水量达三千二百吨,官方命名为海王级驱逐舰的军舰,其实就是海风级驱逐舰的放大版,可以视之为一种新型的巡洋舰。
不过不管这种命名为海王级的军舰是应该归属于巡洋舰,还是应该划分为驱逐舰,在海军建造计划的十二艘六千到八千吨级的巡洋舰还未设计定型的情况下,这种轻型海王级战舰已经成为国防军海军第一舰队水面舰艇的重要力量。
这种放大型的驱逐舰在作战任务上更加的全面,不仅强化了驱逐舰的反鱼雷快艇的作用,还加强了反潜,防空的作用。同时兼有一定的反舰,协同袭击敌人主力战舰的能力。实乃一种海战综合体,虽然各个方面都不十分突出,但胜在作战手段全面,造价和维护也不昂贵。
除了海风级驱逐舰外,一千多吨的海风级,海天级则是前些年的主力驱逐舰。海天级早已停产,海风级还在一些小的船坞,船台生产,主供向一些感兴趣的国家提供出口所用。
那些当初第一舰队的主力军舰例如肇和,应瑞,飞鸿号等等因为性能已经不能满足海军的需要,大量退出现役,变为预备役战舰或者训练舰。
水下兵力的潜艇部队,一直是中国海军的优势。虽然号称世界潜艇之王的德国曾有着一支庞大的潜艇部队,但经过一战的战败,德国的潜艇部队遭受毁灭性打击。无论是数量还是潜艇的质量,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已经稳稳位列世界各国前列,成为中国海军最值得骄傲的战斗力量。
被誉为中国海军的水下毒牙WIII型潜艇不仅是中国海军的主力,在世界各国都有非常著名的名气。其中欧洲各国更喜欢用野狼这个称谓来形容WIII潜艇,可见这种潜艇给各国海军是何种印象了。而多达六七十艘的野狼级潜艇已经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狼群集权,不仅可以覆盖东亚的绝大多数海域,甚至还能把触角伸到印度洋去。
不过,年初华飞动用私人资金秘密注入军队,尤其是注入海军的最关注焦点却并不是上面的这些造舰计划。在25年的五月,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始全面准备选举,在中日之间的谈判陷入莫大的僵局,或者说陷入一个死局后,在上海的新世纪造船厂的封闭式船坞内低调地下水一艘巨舰。如果稍微熟悉海军军舰的人们就会发现,这艘巨舰庞大的和战列舰有的一拼,不过舰体上却看不见巨大的主炮,而是一块平直的飞行跑道。不错,这是航空母舰,这是中国国防军海军经过多年的等待和期盼,终于等来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