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赵抗带着吹雪等数十名忍者回到台湾时,距离建国大典已经没几天了,所有的公职人员都忙得不可开交。而外交方面却很失败,居然没有一个国家派出使节前来道贺,可见赵抗目前的名声已经臭到了何种地步。不过赵抗反而很高兴,因为这样一来便又有了开战的借口,省得再费神去想了。
赵抗抽空找到了郑南臣,要求他加快西洋舰队的训练工作,准备二月份前往日本沿海执行战斗任务,目的是摧毁日本的部分海防力量,逼迫日本朝廷妥协。日本的水军实力其实不弱,但在装备床弩的轮船面前,日本的战船无论是航速还是射程上,都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赵抗还是很有信心的。
赵抗一向很怕麻烦,所以建国大典他想尽量简化,但却遭到了所有大臣的一致反对,所以最后的仪式还是比较隆重。大典上的节目很有特色,主题相当明确,“战争与海洋”,充分突出了赵国“军事立国”与“海洋立国”的性质。
从赵抗决定建国开始,位于淡水的王宫就已经开始兴建了,由于一切从简,当赵抗从日本归来时已经全部完工。王宫占地还不如南宋一个一品大臣的府邸,但因为赵抗尚未婚娶,所以他觉得还是满宽敞的,“总算有个窝了”,这几年一直居无定所的他此刻心中也有了一点异样的感觉。赵抗还给两个姐姐安排了一个别院,想来的话也就几步路的距离,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赵抗虽说不在乎悖逆伦常的名声,但也不是哪方面都不在乎的。赵抗毕竟年纪还小,有姐姐照顾的日子令他觉得很幸福,如果同时没那么多公务要处理的话
“不知不觉我也十八岁了”,此时的赵抗外貌与气质显出极大的反差,他的相貌看上去稚气仍很明显,但长期的征战让他的心智迅速成熟了起来,即使比起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也丝毫不差。
建国大典期间还出了点小花絮,是该称赵抗“千岁”还是“万岁”呢?一些大臣为此争论了起来,叫“千岁”不能显出赵抗作为独立国家君主的身份,而叫“万岁”恐怕有篡逆之嫌,最后赵抗干脆当场起草了一条新法令,“万岁”日后作为赵国的特有欢呼用语,不但他可以用,凯旋归来的将士也可以用,而他的称呼只有两个:“大王”和“陛下”,他的自称依然是“我”,省得麻烦。虽然招致了强烈的反对,但赵抗只要决定下来的事,是没人能够更改的,最终还是就这样定了下来。
建国大典后,赵抗连一天的假期都没留给自己,他甚至连生日宴会都没有办,和两个姐姐、千鹤、小辛弃疾、郑南臣等几个人一起吃了一顿,就算过生日了。赵抗在建国大典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就立即颁布了“求贤令”,内容简洁明确,没有一句套话。里面说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性别、名声,赵抗都会量才委用,同时赵抗还专门将开府丞相这个官职列在其中。由君王主动任命的开府丞相,战国以后就很少见了,去掉篡逆的权臣,也就诸葛亮等寥寥数人而已,因为绝大多数皇帝都不会愿意大权旁落。
不管如何,赵抗的“求贤令”迅速传遍了天下,虽然在士大夫们的眼里其内容可谓离经叛道到了极点,但还是引来了不少人才,其中还包括一位经天纬地之才。不过那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而且过程远算不上愉快。
赵抗很快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政令,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爵位制度了,也即是在原有待遇不减的情况下,增设爵位。按周时旧制,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每个等级的爵位又分为三个等级,比如子爵中一等子爵最高,然后是二等和三等。另外爵位还分为荣誉爵位和世袭爵位两种,荣誉爵位又称为普通爵位,是封给个人的,人一死国家就收回,世袭爵位则可以传给子孙,但是每过一代则会扣除一定功勋,如果达不到功勋要求则会降一级,比如由二等伯爵降为三等伯爵,赵抗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他们的后代变成纨绔子弟,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为了防止几代以后那些贵族后代尾大不掉。
第二百一十六章 爵位制度
荣誉爵位都是虚封,也就是有收入没封地,而世袭爵位则是实封,会有封地,从世袭伯爵开始更是可以有私人卫队,世袭公爵甚至可以拥有数千属于私人的军队,最高的世袭一等公爵的私兵数量最高可以达到八千人。当然,这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爵位可是都要靠功勋来换的。
军人的功勋与爵位之间的关系换算起来比较简单,超过一千便可以成为最低的荣誉三等男爵,然后达到三千便成为二等荣誉男爵,依此类推,每升一级所需功勋便增加一倍。
这些都是荣誉爵位,而世袭爵位则是由荣誉爵位转换而来,换算方法是世袭爵位相当于高其一个档次的荣誉爵位。举例来说的话,就是世袭一等伯爵可以转换为荣誉一等侯爵,反过来也一样,由此可见获得世袭爵位是何等地困难,尤其是最高的几个等级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所有的官兵还是欣喜若狂,因为军阶的提升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爵位是额外的收益,这样一来他们也终于有了可以留给子孙的东西了,所以大家都是宁可爵位低点,也一定要世袭爵位,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江晨星这种不打算结婚的人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