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异宋_飞鸟之影未尝动【完结】(353)

  由于虞允文要处理那几十个赵抗微服私访时搜集到的有疑问的大案,所以赵抗便不得不重新接管了他很头痛的政务,于是他一下子又变得相当忙碌。尽管如此,赵抗百忙之中还是抽出时间关注了一下技术革新的进度,令他有些失望。

  军用技术方面,弩炮倒是研制出来了,射程也已经超过了七百步,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可精度实在是这么说吧,三百步内的命中率都不到一成,而那种射程下还不如用大型床弩呢,虽然威力差点,但够便宜,而且数量多啊!而五百步时的命中率,连百分之一都没有,也即是说想打中敌舰那除非是撞大运。除了精度问题以外,延期引信的时间控制也不够精确,常有还没飞到敌舰上就已经提前引爆的事情,这进一步降低了弩炮的实用性。不过赵抗也知道这事急不得,慢慢来吧。

  热气球的研发情况要稍微好些,至少现在已经有能载人上天的能力了,不过气球的升降控制还没处理好,先期试验的几位勇士已经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而且牛皮缝合技术也不过关,常有漏气的情况出现至于火苗太旺把气球点着的事情也偶有发生不过最令赵抗愤怒的还是工匠们不认真的态度,弩炮的工匠们如果工作不认真,那出问题炸死的是他们自己,所以懈怠随意的情况比较少见。而气球制作时马马虎虎,倒霉的是试飞员,与工匠们无关,所以认真程度实在是

  赵抗最后被逼无奈,将军队管理的方法用了起来。他把研发气球的工匠们分成了两组,让他们同时开始研制,每隔一个季度比赛一次,失败的一方收入减半,被扣去的部分补贴给胜者。

  第三百零四章 扩 军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如果连续两次落后,则在败者组中随机抽出一人处死。结果这样一来,气球的研发明显加快了,令赵抗唏嘘不已

  巨型床弩的研发进度倒是还可以,由于有大量已有技术可供参考,目前试验中的巨型床弩射程也已经达到了五百步开外。威力方面,虽然不如弩炮两三发就可以击毁一艘中型船,但一艘巨型船上四十多台大型床弩的一次齐射,如果全部命中的话,中型船就算不沉也没什么战斗力了,而精度上更是弩炮所无法比拟的,更别说还有安全性上的优势了。

  而同样花过不少投资的巨型投石机则被赵抗放弃了,主要是只能凭抛射手的经验来判断落点,精确度实在太差,而射程越远这个问题就越明显,而且它们实在是太笨重了。但是投掷百斤以内石弹的大型投石机则因为机动性的优势,而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改进。

  至于那两种超巨型船只的研发建造,由于有刘明这个内行负责,进展倒是非常迅速。不过,因为造出样船只是个开始,之后还需要下水试航,然后不断修正直至定型,接着还要建设相应的船坞,直到批量建造形成战斗力,再快也需要数年时间,所以赵抗急也没用。

  比起军用技术来,民用技术的进步倒是要快得多了,也许是因为成果与利益直接挂钩的原因吧,而重奖等鼓励发明创造的举措也功不可没。其中尤以印刷术的进步最大,某个工匠发明出了滚筒式的排版工具,使得活字印刷的速度和效率又提高了数倍。虽然由于刚发明不久,所以要完全取代板式排版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书籍的价格必然进一步降低,倒是很好地配合了白话文运动的开展。因为白话文最大的不足就是不够简洁,而印刷成本的下降正好缓解了这个问题。

  不仅是印刷,造纸的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竹木沤烂药剂配比的日益合理,纸张的产量与质量都有了不小的进步。而锻冶技术虽然进步不够明显,但产量方面却令赵抗极为惊讶。原来,现在光台湾岛上的铁匠铺就超过了一万家,而包钢与花纹钢两大技术也得到了普及,焦炭则更是完全取代了煤与木炭的地位,这使得赵国今年的生铁产量有望第一次突破千万斤大关,正常状况下已经勉强可以自给自足了。这么快的发展速度,主要是因为军方对兵器的大量采购,与垦荒农民对农具的紧缺,“看来,需求才是最大的动力啊!”

  虽然有着诸多的不满,但即使就按现在的发展速度,赵国的国力,尤其军力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凌驾于诸国之上,这令赵抗对伐金的信心又大了不少。但尽管如此,远征锡兰岛的损失实在很大,而且战后还留下不少军队作为那里的驻军,这使得赵国目前的机动兵力严重不足。而赵抗并不想反复地打拉锯战,他的意图是将下一次的伐金之战变成灭金之战,一举收复失地,从而树立威望以吸引各方的俊才。为了确保这个目标的达成,赵抗命令从地方驻军中精选士兵组建新的野战军,这样一来,赵国的常备野战兵力将达到空前的二十二万之多,其中近卫师不到三万,所有的胡人部队(包括阿尔的外籍兵团,只有对马驻军除外。)统编成新的第二军,总人数四万多人(当初在风暴中死了一些。);第一军八万人,下辖六个师,终于满编;而新建第三军,总兵力七万余人,下辖五个师,因为以新兵为主,仍然需要训练。

  也正因为胃口大增,赵抗更改了对金国出兵的时间,延后到来年的春天,这样便有大半年的时间可以利用,在赵抗看来这么多时间用来灭掉金国足够了。唯一不利的因素就是,当初从北方缴获的战马有很多都因为水土不服而病死了,如今可用的战马不足七万匹,优良战马就更少了。最后近卫师只好重新步兵化,而这些战马大部分都配给了第二军,只有两万多匹配给其他军队作为侦查之用。不过这在赵抗看来并不算什么大的问题,他依然对北伐的胜利充满信心。但是他却不知道,在此时的临安,一个针对赵国的阴谋正在策划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